- N +

多部门密集部署,新能源汽车产业“反内卷”思路明晰

  新能源汽车产业“反内卷”正迎来密集的政策部署。

  7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召开新能源汽车行业座谈会,部署进一步规范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秩序工作。

  此前7月1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规范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秩序情况的汇报,明确三大举措:加强成本调查和价格监测,强化产品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督促重点车企落实好支付账期承诺。并强调着力健全规范竞争的长效机制。

  7月17日,中央第四指导组聚焦“综合整治新能源汽车行业非理性竞争问题”专项工作赴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开展下沉调研,并与北汽集团、集团、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负责同志座谈交流。

  业内分析,主管部门正在协同推进综合整治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内卷式”竞争,既有短期应对举措,也有长效发展机制。无序“价格战”问题将得到有效管控,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秩序将逐步走向良性化。真正的竞争优势最终还是要依靠价值创造,需要汽车企业从技术创新、产品品质、用户体验、品牌文化等多维度发力。

  “反内卷”思路明晰

  年初以来,新能源汽车“价格战”愈演愈烈。5月3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出紧急倡议,坚决反对无底线的“价格战”。6月3日,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接力发布倡议,呼吁全行业抵制“内卷式”竞争。

  随后工信部回应称,将加大汽车行业“内卷式”竞争整治力度,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加强产品一致性抽查,配合相关部门开展反不正当竞争执法,采取必要的监管措施,坚决维护公平有序市场环境,切实保障消费者根本利益,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7月18日三部门召开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座谈会再次强调,深入推进产品价格监测、产品一致性监督检查、缩短供应商货款账期等工作,开展网络乱象专项整治、产品质量监督抽检和缺陷调查,确保产品安全、质量可靠。

  一段时间以来,行业盈利水平下降,以无序价格战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内卷式”竞争,成为行业效益下降的重要因素。

  中汽中心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王铁分析,成本调查和价格监测是揭露企业不合理定价行为、及时发现和预警价格异动的必要手段。通过加强成本调查,可以清晰掌握企业生产新能源汽车的真实成本,防止企业以低于成本的价格进行倾销,扰乱市场秩序。而价格监测则能实时跟踪市场价格动态,一旦发现价格异常波动,便能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引导市场价格回归理性区间。

  强化产品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是守住产品质量安全底线的必要手段。6月9日,工信部发布《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度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明确组织开展2025年度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工作。

  随后6月19日,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质量发展局、国家消防救援局消防监督司联合召开加强新能源汽车安全管理工作视频会。

  该会议要求,车辆生产企业和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应当引导消费者正确使用车辆,不得进行夸大和虚假宣传,坚决守牢安全底线。车企和动力电池企业绝不能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以牺牲产品性能、降低产品质量为代价实现短期的“降本增效”。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加剧,竞争压力从整车向产业链环节传导,出现了供应商货款支付账期加长、资金周转困难等现象,不利于产业技术创新和健康可持续发展。

  6月以来,一汽集团、东风汽车、、吉利汽车集团等17家车企公开承诺,将供应商账期缩短至不超过60天。7月9日,工信部在“全国违约拖欠中小企业款项投诉平台 ”开通“重点车企践行账期承诺线上问题(建议)反映窗口”,受理中小企业情况反馈。

  7月16日召开的国常会要求,要着眼于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针对该产业领域出现的各种非理性竞争现象,坚持远近结合、综合施策,切实规范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秩序。

  国常会提出三大举措:要加强成本调查和价格监测,强化产品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督促重点车企落实好支付账期承诺。

  科技创新提升竞争力

  中汽协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汽车产销量分别为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1.4%和40.3%,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4.3%。

  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在产业快速发展的基础上,也要看到,当前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有所增加,行业竞争依然激烈,整体盈利水平持续承压,行业稳定运行仍面临挑战。

  国常会听取规范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秩序情况的汇报后强调,要着力健全规范竞争的长效机制,加强行业自律,更好发挥标准引领产业升级作用,引导企业通过科技创新、提升质量等增强竞争力。

  中央第四指导组组长车俊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调研并与北汽集团、比亚迪集团等座谈交流时也提到,建立健全常态化长效化治理机制,依法依规推动汽车行业规范竞争,引导企业通过科技创新、标准引领等推动产品提质、产业升级,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近段时间,从车企到配套产业链,汽车行业正通过多种方式的创新,加快竞争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

  日前,广汽集团自主品牌研、产、供、销一体化运营模式正式落地,实现了旗下品牌资源的集中调度,同时通过重组内部的多个技术研究院,构成新的“大研发体系”,这种全新的运营模式带来了全新的价值。

  东风汽车有关负责人对第一财经表示,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只有创新才能突破摆脱“内卷”困境。应坚持长期主义,坚守用户价值,筑牢安全底线,拒绝“内卷式”竞争,摒弃短期主义和功利思维,为用户打造高品质汽车,推动汽车强国建设。

  除了整车企业外,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也在不断加快创新。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李邵华表示,包括固态电池技术,燃料电池技术等方面,还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智能网联方面,更是需要软件、硬件的融合,搭建汽车的智能网联的生态,这些都需要创新来推动。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共2人参与)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