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

男子吃馒头“噎死”,保险公司拒绝全额理赔,法院:再支付保险金2.8万余元

2023 年 11 月,时年 48 岁的潘先生在家中吃馒头时突然死亡。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载明,潘先生的主要死亡原因为 " 猝死 "。

等家人将遗体火化后,才想起曾在 2017 年为潘先生在某保险公司处购买了一款意外伤害险,被保险人为潘先生,保险有效期至 2047 年 9 月,理赔金额为 10 万元。家人以医院急救病史和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为由,认为潘先生是 " 吃馒头噎死的 ",属于意外事故,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却遭到拒绝。

保险公司认为,根据保险合同条款,猝死属于免责情形,合同中还对猝死进行了详细释义,即 " 表里健康的人因潜在疾病、机能障碍或其他原因在出现症状后的 24 小时内发生的非暴力性死亡 "。根据潘先生的既往就诊记录,他存在多种疾病,身体健康状况极差,死亡原因为猝死,且公司已对免责条款履行了提示、说明义务,不应理赔。

由于双方就理赔事宜未能达成一致,潘先生家人将保险公司起诉至浦东法院,要求支付保险理赔款。

该案件的主审法官孙猛表示,猝死不等于意外伤害险免赔。在医学实践中,对于突发、死因不明的患者,则通常在死亡证明书中将死因列为猝死,可见猝死可能是疾病亦可能是非疾病所致,对于非自身疾病引发的猝死,保险公司应当承担理赔责任。

此外,此案中家属早早将遗体火化,无法进一步鉴定潘先生的猝死究竟是哪一种原因所致。

保险公司表示,家属没有第一时间向保险公司报案,仅凭目前的证据无法充分证明潘先生是吃馒头导致的窒息死亡,保险公司此前已在原因不明的情况下,通融赔付两万余元;要想获得更多赔偿,需家属提供进一步的补强证据。保险公司主张被保险人系因自身疾病猝死,应当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

考虑到诉讼成本和诉讼风险,经过两个小时的调解,双方当事人最终在法官引导下达成调解协议,由保险公司再支付潘先生家人保险金 2.8 万余元,共计支付约半数理赔金。

孙猛介绍,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保险人对合同中免除其保险责任的内容应当在订立保险合同时向投保人进行提示和说明,且提示、说明应当满足实质化的标准。提示义务要求保险公司对免责条款以加黑字体等必要的合理方式,提示投保人注意到相应的内容;说明义务则要求保险人对免责条款的概念、内容以及法律后果,采取书面或口头等符合投保人认知能力的方式,向投保人作出一般理性人能够理解的解释说明。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共2人参与)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