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潇湘晨报 图
五一假期,泰山陪爬又火了。有网友戏称“泰山上来了1亿人”。5月3日,泰山陪爬大学生付同学告诉记者,他从事陪爬已有一年,目前能做到月入5位数,最高记录1天半内陪三波客人爬泰山,收入近两千。
据报道,付同学目前在泰安成立了一个陪爬工作室,全职陪爬人员有5人,还有十余人做兼职。五一假期刚开始,游客咨询量就是平时两倍,仅1日2日两天就有五六十人来咨询陪爬,他打算在自己毕业后专心做陪爬业务。
大学生“兼职陪爬”,已经不是什么新闻,近年来的节假日期间,“大学生兼职陪爬”都有媒体报道。而从“兼职陪爬”到“专职陪爬”,这引发舆论争议。有人支持这一选择,认为只要适合自己,就无可厚非;也有人认为大学生上学期间“兼职陪爬”勤工助学没有问题,大学毕业后以“陪爬”为职业,大材小用了。
这是戴着有色眼镜看待“陪爬”,以为这就是体力活,没有技术含量。而其实,陪爬不但对陪爬者有体力的要求,还需要有其他方面的素质与技能。如付同学说,“陪爬要帮背包、拍照、提供爬山基础装备、带运动相机等,规划最优路线,客户基本上只要人来就行。另外,还要询问客户有没有突发疾病,我们懂一些基本的急救措施,也会带一些急救药品。”
这样的“陪爬”,相当于做专门线路的导游。当然,由于这是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变化而出现的“新兴职业”,因此,目前没有对“陪爬”这一“职业”以及对从业者的规范要求。这也是部分网友担忧的地方。
对于由市场需求催生的“新职业”来说,这是很正常的。就如其他新兴职业一样,最初都是因为有市场需求而出现,从业者不多,或者很小众。这些职业有两种发展走向,一是始终很小众,并不会被承认为正规职业,而是会被作为一种灵活就业方式;二是随着从业者增多,会被纳入正规职业进行规范。
“专职陪爬”,很可能会一直很小众,从业者很少,不会被纳入职业目录成为正规职业;也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就成为“登山陪爬员”正式职业,但不管这样,大学毕业生不妨去尝试。由于这属于提供相关旅游服务,因此,今后也需要按有关旅游法律法规进行规范,以保障供需双方的合法权利。如专职进行“陪爬”者,可能需要导游证,让自己的陪爬更规范、专业。
某种程度说,从“兼职陪爬”到“专业陪爬”,这是大学生自己发现的“商机”,创造出来的“职业”。目前在陕西华山、湖南衡山等地也出现了陪爬业务。
这一方面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个性化,会涌现出不少新兴的职业。据报道,从2019年到2022年,我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就已发布5批共74个新职业。其中就包括文创产品策划运营师、口腔卫生技师、滑雪巡救员、生活服务体验员、老年助浴员、休闲露营地管家等,有的职业在最初出现时,也不被社会理解。
另一方面也要求,社会应该以更多元、包容的心态对待各种新兴职业,以及大学毕业生去从事这些新职业,不要动辄认为是不务正业、人才浪费。大学毕业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去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包括新兴职业,应该给予鼓励与支持。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