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

科普|“小”耳洞也会引发“大”疙瘩,如何治疗和预防?

前不久,一名女孩走进诊室,拨开两侧齐肩的长发,露出两只已经变形的耳朵,急切地询问:“医生,能帮我把耳朵修复好吗?夏天我都不敢把头发扎起来,太难看了!”

经过简单检查,我发现女孩的两侧耳廓上分布着厚厚的、凹凸不平的肉疙瘩,充血发硬。因为瘙痒,她时不时地还会用手挠一挠。

患者就诊照片。

询问病史后得知,她在一家饰品店购买耳饰并请导购小姐帮忙穿耳洞,在导购的鼓励下又在耳骨上加穿了一排。结果穿耳洞的地方一直都有出水,渐渐开始流脓,没过多久,就在耳廓的部位长出硬硬的疙瘩,并且随着时间越长越大,正常的耳廓也被遮盖,继而发生了“变形”。

生活中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这个肉疙瘩学名叫做瘢痕疙瘩,又称为结缔组织增生症,它是由于瘢痕形成过程中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失衡导致的病理性瘢痕。它可能由皮肤外伤或自发形成,高出皮肤表面,质地硬,呈结节、条索或片状。不仅好发于耳部,还常发生于胸口、后背、上臂等部位。生长时往往超出原始伤口边界,且通常不会自行消退。

本文将带大家了解耳部瘢痕疙瘩形成原因,以及如何有效预防耳部瘢痕疙瘩的产生。

一、耳部瘢痕疙瘩的形成原因

1、炎症:穿耳洞时无菌条件差,有细菌性炎症存在,常有红肿、流脓等,而且由于洞口狭小不易引流,慢性炎症反复刺激。

2、异物刺激:佩戴的耳饰做工粗糙,或本身对金属过敏引发免疫反应反复刺激导致成纤维细胞过度增生。

3、组织残留:因打耳洞后表皮组织或毛囊残留导致局部异物反应和反复炎症,残留皮肤附属的腺体不断分泌也常导致瘢痕内囊肿发生及生长。

4、皮肤张力:耳廓皮肤张力较大,受伤愈合后发生瘢痕疙瘩的概率较身体其他部位更高。

5、遗传因素:瘢痕疙瘩有遗传倾向,如果家族中有瘢痕疙瘩的病史,个体患病的风险会增加。有些人带有瘢痕疙瘩的遗传基因,身体的大多数部位一旦发生损伤(例如蚊虫叮咬后,挠痒致表皮损伤)就会出现瘢痕增生甚至瘢痕疙瘩。瘢痕体质的人在穿耳洞后常发生瘢痕疙瘩,而且治疗棘手极容易复发。

6、种族差异:耳部瘢痕疙瘩在深色皮肤人群中更为常见,尤其是在非洲人群中,发病率约为6%-16%。这可能与深色皮肤的皮肤结构和愈合机制有关。

7、内分泌和激素水平:青春期和妊娠期是耳部瘢痕疙瘩的高发时期,这与这些时期垂体腺的高活性有关。激素水平的变化可能影响皮肤的愈合过程,导致瘢痕疙瘩的形成。此外,性别和年龄也是影响瘢痕体质表现的因素之一。虽然瘢痕疙瘩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但研究表明,年轻人和女性更容易形成瘢痕疙瘩,可能与内分泌和激素水平有关。

二、耳部瘢痕疙瘩带来的影响

1、外形破坏:瘢痕疙瘩通常表现为坚硬的结节,表面光滑或不规则,颜色可能为红色、紫色或与周围皮肤颜色相近。它们会超出原始伤口的边界,甚至可能形成较大的肿块。

2、瘙痒和疼痛:许多患者会感到瘢痕疙瘩部位的瘙痒和疼痛,尤其是在瘢痕疙瘩生长期间,这些症状常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困扰。

3、心理影响:由于瘢痕疙瘩通常位于耳部,较为显眼,因此可能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影响自信心和社交活动。

三、如何有效预防耳部瘢痕疙瘩的产生?

1、穿耳洞属于医疗美容,应当在正规医疗美容机构进行操作。

2、选择适合的耳饰,防止过重、做工粗糙以及易过敏的材质。

3、避免在软骨部位穿刺、切忌同一部位反复穿刺。

4、如果家族中有瘢痕疙瘩的病史,应提前了解相关风险,并在进行耳部创伤性操作前咨询医生的意见。

5、耳洞穿刺伤口愈合分为三个阶段:炎症期、增生期(肉芽期)和重塑期(成熟期)。炎症期时定期消毒,保持耳部皮肤的清洁和干燥。增生期避免过度摩擦或抓挠耳部皮肤,以减少皮肤损伤的风险。保护伤口,避免拉扯。一旦出现增生即早期复诊,在医务人员指导下进行抗瘢痕治疗。

四、如何治疗已经形成的耳部瘢痕疙瘩?

1、首先是位于耳垂及耳廓部位比较局限的瘢痕疙瘩,切除后可直接缝合者首先考虑手术切除。术后早期使用抗瘢痕辅助治疗,大部分术后效果良好。

2、面积较大或部位特殊、切除后难以闭合或易造成耳部变形的瘢痕疙瘩,术式选择也有所不同。手术设计应遵循“无菌、无创面暴露、无张力、保护正常组织、创缘缝合整齐和严格控制出血”原则,要保证有充足的皮源可进行无张力缝合,且使耳廓形态维持基本正常。部分瘢痕疙瘩过大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仅选择单纯瘢痕内核切除,保留瘢痕皮肤或使用瘢痕瓣修复创面。

3、瘢痕疙瘩的形成与幼稚成纤维细胞的表达有关,能在伤口愈合的增生阶段加速胶原形成。而浅层放射治疗可以通过抑制生长因子表达以减少胶原合成,进而抑制瘢痕疙瘩再生;放射治疗还可减缓瘢痕疙瘩形成过程中的正常愈合及过度愈合反应,可有效减少复发。成纤维细胞迁入创面发生于创后2-3天,然后成纤维细胞大量分裂、增殖直至伤后7天减缓。放射治疗对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效果最佳,在核心切除术后24小时内立即进行浅层放射治疗可明显提升疗效,对减少术后复发效果显著且不会对全身造成不良反应。

4、其他辅助治疗:常以药物注射为主,以激光、硅胶制剂和压迫治疗等为辅。激素治疗通过抑制伤口炎症和减少胶原蛋白及糖胺聚糖的合成来发挥作用,可作为一线治疗,但副作用包括色素沉着异常、毛细血管扩张、皮肤萎缩和注射时疼痛。5-FU联合糖皮质激素注射治疗疗效远高于单纯的激素注射治疗,复发率也远低于单纯的激素注射治疗。

目前,还有多种激光类型被用于瘢痕疙瘩治疗,包括脉冲染料激光(PDL)、强脉冲光(IPL)以及点阵激光等,可有效控制瘢痕内的血管增生,使成纤维细胞有序排列。使用硅凝胶治疗可通过维持伤口水合作用改善瘢痕质量,有效预防瘢痕疙瘩复发。配合在耳部进行一定的压力治疗,可能通过压力诱导的局部缺氧导致成纤维细胞死亡从而减轻瘢痕形成。

综上所述,耳部瘢痕疙瘩虽然是一种常见的皮肤问题,但通过科学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减轻其对生活的影响。如果您或您的家人患有耳部瘢痕疙瘩,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的医疗建议和治疗方案。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状态,也有助于促进症状改善和病情恢复。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共4人参与)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