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加投资、在沪全球首发新品……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选择上海、融入上海、发展在上海。
5月14日,上海市政府新闻办“总部面对面”系列集体采访活动走进ABeam Consulting、丹纳赫(上海)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现场采访中,他们向澎湃新闻记者提及营商环境、政策支持、人才资源等“关键词”。

5月14日,丹纳赫在沪全球首发上海研发制造的分子仪器新品。 张云鹏 摄
今年3月,丹纳赫旗下徕卡显微系统和金桥集团签约,并追加投资2亿元,在金谷板块启动徕卡研发制造中心扩建项目。这是继1993年徕卡将中国研发制造总部迁入浦东后的又一战略布局,扩建后的项目将升级为丹纳赫上海研发生产中心,标志着这片热土正加速成为全球高端生命科学与医学诊断创新策源地。
徕卡中国研发制造中心扩建项目将通过一系列产品线转移,进一步加强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项目同时支持徕卡生物系统和徕卡显微系统的创新和运营,使公司能够满足当前的制造需求和中国本地化需求。
采访活动现场,丹纳赫全球首发了由上海研发制造、全球同步发布的美谷分子仪器新品。这是第一款由其中国团队全程主导研发、面向全球的新品。
“新品在上海工厂生产,这里政策支持力度大,创新的成本低,这都是产品能够按时上市的原因——因为研发和生产紧密合作,能确保新产品符合生产标准。”丹纳赫中国生命科学平台总裁胡翔宇介绍。
“上海高效且务实的营商环境和稳定的政策对我们长周期的产品研发非常重要。”丹纳赫中国对外事务副总裁韦春艳告诉澎湃新闻记者。2022年,丹纳赫启动“创升中国”战略,不断做强本土研发制造能力,来自美洲、欧洲、亚洲数条海外产线被引入到中国。
ABeam大中华区董事长中野洋辅则表示,作为一家咨询公司,人才是最宝贵的财富,上海有一流的人才资源,公司可以在这里找到既懂得日语,又懂企业的人才,“2003年初到上海,我们只是10个人的小办公室,但现在ABeam China旗下拥有‘德硕’(管理咨询)和‘艾宾’(技术开发)两大业务品牌,拥有超过1100名员工,在上海就有超过600名员工。”
ABeam大中华区可持续发展兼知识管理团队负责人杨丽楠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我们的核心优势在于将日本企业所推崇的‘高品质’与中国的‘高效速度’完美融合。作为一家日企,上海是很多日企进入中国的首选之地,我们的很多客户也因此选择来到上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