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

关于Robotaxi、机器人、中国供应链与人才,调研特斯拉后,大摩给出了十点观察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华尔街见闻

  特斯拉正全力加速业务,大摩在调研后给出了十大观察。

  据追风交易台,在摩根士丹利最新的研报中,其对特斯拉维持“增持”评级,给出410美元的目标价,较目前有约17%上行空间,并重申其为北美汽车行业首选股票。

  本次研报基于摩根士丹利团队在旧金山湾区对特斯拉及其他自动化和机器人公司的考察,报告核心围绕特斯拉在Robotaxi、机器人、供应链与人才以及超算方面的发展。以下是他们获得的十大关键洞察:

  机器人项目:未来已来,但仍需时间

  1. Austin自动驾驶车队即将启动,但规模谨慎

  奥斯汀的自动驾驶车队即将投入运营,但特斯拉采取谨慎态度,初始规模仅为10至20辆车。这将是一个仅限邀请的公开道路测试,配备大量远程操作人员以确保安全——正如特斯拉代表所说:“我们不能搞砸”。具体启动日期尚未确定,但准备工作已在进行中。

  2. Optimus人形机器人即将亮相

  特斯拉投资关系负责人Travis Axelrod表示,公司希望在今年第四季度让更多投资者参观其小规模制造设施,这暗示可能在年底前举行Optimus机器人相关活动。

  3. 无人机?可能性存在但优先级不高

  特斯拉承认管理容量是公司面临的最大瓶颈之一。根据摩根士丹利分析师观点,从自动驾驶汽车到自动机器人的技术飞跃,与从自动驾驶汽车到自动飞机/无人机的飞跃规模相当。虽然特斯拉不排除进军无人机领域的可能,但目前公司已有太多项目在进行。

  成本控制、人才竞争与供应链本土化

  4. 成本控制是关键

  特斯拉将Optimus人形机器人的目标成本定为20000美元/台,而机器人出租车的目标成本为30000美元/台,后者是一个更重的设备。特斯拉强调:“你不能把可扩展性与成本分开考虑”,表明大规模生产对降低成本至关重要。

  5. 生产扩张计划雄心勃勃

  特斯拉计划最早在2026年中期开始商业化Optimus。目前,帕洛阿尔托实验室每批次只能手工生产“十几个”机器人。弗里蒙特工厂二楼的生产线月产能将达1000台,第二代生产线目标是月产10000台,第三代生产线目标是月产100,000台。特斯拉计划到今年年底生产“数千台”Optimus机器人。

  6. 家用机器人的普及仍需数年

  特斯拉承认,智能和成本“还需要走很长的路”才能释放人形机器人的真正潜力。Optimus的神经网络比汽车的更大,因为它需要处理更多自由度和更开放式的任务。这意味着家庭使用的人形机器人可能还需要数年才能实现。

  7. 人才争夺战日趋激烈

  随着创业公司的崛起,人才争夺战日益激烈。特斯拉承认人才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此外,特斯拉还强调中国在应用科学和制造业拥有大量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认为“拥有大量成本效益高的技术工人是中国的巨大优势”。

  8.美国本土生产面临挑战,中国掌控供应链

  特斯拉指出,就核心新一代技术而言,中国控制着供应链,要在美国本土实现供应链的区域化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Dojo超算与算力需求

  9. Dojo超级计算机仍有发展空间

  特斯拉计划在2026年推出D2超级计算机,预计比D1更高效,比类似的英伟达解决方案更便宜,但在竞争力上仍无法与英伟达“一对一”对抗。到2028年推出的D3有望缩小与ASIC的性能差距。随着特斯拉考虑将计算能力提高10倍,获取更便宜的芯片可能成为重大突破。

  10. 算力需求将呈指数级增长

  随着神经网络规模的扩大,特斯拉计算需求将会增加。在推理方面,下一代AI5将比目前的AI4多10倍以上的TOPS(每秒万亿次操作),这表明特斯拉对计算能力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共2人参与)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