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

美国商家等待义乌“拯救”今年圣诞季

界面新闻记者 | 李烨

界面新闻编辑 | 牙韩翔

离圣诞节还有半年之久,但在大洋之隔的义乌,工厂内机器的轰鸣声就已绵延不绝。

每年下半年几乎是中国所有小商品外贸从业者最忙碌的时期。11-12月,西方国家将迎来万圣节、感恩节、黑色星期五、圣诞节等重大节庆日,而他们的商家需要争取提前一个月,就把商品摆上货架。

关税摩擦中,今年的美国零售商一度面临节日期间货架上空空如也的风险。按照上述节奏,他们的订单最晚在5、6月份就开始生产。“如果未来几周不开始生产,就会错过黑色星期五和圣诞节档期。”咨询公司Tidalwave上海合伙人卡梅伦·约翰逊(Cameron Johnson)说

美国经销商的压力很大。洛杉矶的Aldik Home是一个家居用品零售商,这个品牌三分之二的销售额来自圣诞季,销售种类繁多的人造圣诞树、饰品、丝带、花环、花环和其他装饰品,其中超过95%的库存都来自中国。这家公司的经理布莱恩·戈尔德(Bryan Gold)称,他在1月份就下了今年的圣诞订单,但因税率的波动,这批商品可能面临高昂的额外关税,从而有8个集装箱的节日装饰品被滞留在中国。

美国在小商品制造业上的本土产能不足,但圣诞商品几乎是刚需,仍要通过进口解决。

以圣诞树为例,国际统计平台Statista的数据显示,2022年美国从中国进口了价值31.7亿美元的圣诞树,但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2022年美国最大的圣诞树生产地区是俄勒冈州,当年该州圣诞树产能为1.6亿美元。从这一角度来说,关税变化会让美国普通民众的过节成本飞升,但美国采购商仍然需要来自中国的商品。

图片拍摄:界面新闻 李烨

5月,他们等来了好消息——中美双方同意在90天内降低关税,将税率下调了115%。如今小商品的税率约在30%,与4月以前的水平大约齐平。

为圣诞季销售感到焦虑的美国商家可以暂时松口气,他们正在等待义乌发货,拯救圣诞季险些空置的货架。

不过在义乌,你或许无法直观感受到关税摩擦所带来的紧张气氛。

5月18日的义乌下了一场小雨,这座城市在外贸行业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地透露在每一个细节。一下高铁,站内映入眼帘的就是菜鸟跨境、1688的广告,出站口立有写着英语、阿拉伯语、韩语与俄语的境外人员服务处,旁边墙面上是最近要举行的电商博览会的宣传海报。大多数人来到这座城市或许都是奔着同一个目的地:义乌国际商贸城。

5月的义乌国际商贸城人流不似想象中高涨,在商贸城设立了一个档口的厂商张丽敏称,今年圣诞出口的订单大部分在3-4月份就已敲定。她主要向美国出口圣诞球、彩带等装饰品,订单交付已经排到了8月。

“如果是跨境客户来样定制的话,高峰期是前一年的11-12月份,错过了那个时候就没有定制的空余了。”张丽敏说。

另一厂商宋红所在的工厂,每年从元旦后就开始接单。每年元旦起,宋红的工厂就为新一年的圣诞老人玩偶制作样品给客户看。据宋红,这样的外贸订单物流需要3个月,到了海外,还需过海关、分渠道分销,而美国的商户需要在10月份就上架。

今年来义乌采购的美国商户所面临的不确定性正在于,关税政策波动,他们难以知晓订单发货时是否会有巨额关税。义乌的商家们对这个话题没有给出明确的表态,但美国商户却十分焦虑,“去年售价1000美元的圣诞树今年可能涨至2500美元。”布莱恩·戈尔德说。

关税窗口期给美国商户带来了喘息的机会。

宋红与张丽敏这样走海运的外贸大单,征收关税的方式是看船只到达美国的时间。如果是在3-4月甚至以前就已下好单,那么其抵达美国的收货时间仍在90天窗口期内。从这一角度来说,至少今年的圣诞节,多数美国商户和消费者或许还不需要为来自中国的产品支付超高的费用。

从大盘上看,下调的关税和90天缓冲期也实实在在地推动了眼下外贸订单的涨幅。一从事对美物流行业的人士向界面新闻透露,关税下调后,出口货量已回升至此前的60%-70%,在此之前则是掉到了30%。

“现在3个月的浮动期,在这之后仍有不确定性,如果以海运为例,在海上也要漂35天,在这个基础上出现大概1个月的提前。”该人士表示。

图片拍摄:界面新闻 李烨

但圣诞跨境小包裹,却很有可能受到税率影响。

跨境小包裹指的是美国普通消费者从Temu,Shein,Tiktok,亚马逊上购买的少量产品,这类包裹物流时效通常仅需1个月,眼下离圣诞节还有半年之久,远不到大多数美国普通消费者下单的时候。而没人知道到那时关税会变成什么样子。

令这类商家担忧的是,美国对来自中国的小包裹的优惠政策已被取消。今年2月,特朗普对来中国的小包裹开始征收120%的关税,而在此之前这些小包裹均为免税。中美最新会谈的结果没有提及对小包裹的税率变化,但依据白宫最新发布的政令,美国从5月14日起对大陆和香港小包裹关税税率从120%降至54%,同时维持100美元的固定关税。

这意味着一个中国商家不确定自己的包裹到达美国后,加上关税的价格,是否还能卖出去。美国消费者也无法确定自己在亚马逊上看到的圣诞老人,究竟是否会过于昂贵。

具有规模与抗风险能力的跨境电商相对来说担忧小一点。

周口新纬度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运营主管唐家璇告诉界面新闻,圣诞用品在跨境电商业务中的占比相当大,随着关税带来的成本变化,他们对美的圣诞装饰品套盒售价提升了三分之一,但仍受青睐。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该公司的跨境电商业务开展已有8年,美国是他们最大的市场,在小件跨境方面具有大批量备货的能力,此外也拥有海外仓库,库存充足——面对费用的全方位上涨,海外仓储具有成本和商品价格上的优势。

但更规模较小的中国跨境电商公司受到关税影响则较大。在义乌一家成立时间不久、规模小的圣诞树电商公司告诉界面新闻,4月至今他们只做了7000美元的生意。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而从商品品类来说,对于周期没有圣诞用品这么久的商品,海外采购者仍在观望关税的下一步走向。

以出口玩具为例,目前玩具的出口税率约在30%,但广东一对美玩具出口商陈昭告诉界面新闻,目前他的客户中,询盘的客户在关税下调后第二天明显增多,立即恢复订单和下单的还没有。

虽然未来有不确定性,但圣诞用品及其所在的工艺制造业“内卷”却更加重了。

多位外贸商皆向界面新闻提到“价格卷”,出于近年来人工成本的上升与近期关税变化等综合原因,国外客户也要算一算自己采购来的成本与利润。社交平台上有主营圣诞树的厂商写出宣传语:“支持0元打样板,外贸同源价打3折,沃尔玛同款工厂直发。”

陈昭的工厂负责在生产后将货物运送到客户指定地点,税务清关等由客户承担,然总体来说,陈昭的不少客户还在期待更低的价格。他向界面新闻表示,尽管东南亚的税率与眼下中国差不多,但他们塑料材料、工价便宜,做出来的产品质量可能不及中国厂商,但会有美国客户向东南亚采购玩具,这取决于采购商的需求。

宋红则通过创新,强化她的工厂圣诞老人的精品度。“比如脸部的细节是他的眼睛、眉毛、鼻子、脸蛋,这些和其他家是不一样的,配饰也是我们自己开发的。”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共2人参与)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