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届戛纳电影节即将于当地时间5月24日晚间落下帷幕。按照惯例,今年的第25届狗狗金棕榈奖(Palm Dog Award)也在电影节闭幕前一天即5月23日颁出。结果,一只名叫“熊猫”(Panda)的黑白两色冰岛牧羊犬成为今年的大奖得主。

大奖得主冰岛牧羊犬“熊猫”在影片《留存的爱》中
狗狗金棕榈奖创立于2001年,算不上是戛纳的官方奖项,而是由一群每年都会来戛纳看片、跑新闻的媒体人想出来的点子。该奖项的奖品最初是一条皮质狗狗项圈,2023年后改为红色布质三角领巾,授予每年参赛或参展片中表现最为抢镜的狗狗演员。近年来,该奖项越来越受到全球爱狗人士的瞩目,创始人托比·罗斯(Toby Rose)表示,奖项所产生的影响超出了他的想象,已成为戛纳电影节的一大传统盛事。
作为全球唯一表彰狗狗演技的奖项,获奖的狗狗也往往一举成名,之后有望出席各种电影活动。过去二十多年来,《没有过去的男人》《狗镇》《绝代艳后》《大艺术家》和《好莱坞往事》等影片中的狗狗演员,都曾荣膺此殊荣。2024年的大奖得主为《狗的审判》里的杂交犬科迪,2023年的大奖得主为《坠落的审判》里的边境牧羊犬梅西,两部影片都曾引进国内放映,它们的演技也令不少中国观众为之折服。

“熊猫”是《留存的爱》导演保尔马松的爱犬。
今年的大奖得主“熊猫”出演的是冰岛导演希尼尔·保尔马松(Hlynur Pálmason)的作品《留存的爱》(Ástin sem eftir er),而“熊猫”的主人正是保尔马松本人,可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不知导演是否为了让“熊猫”更好地入戏,它在片中的角色用的也是本名“熊猫”。影片讲述一段婚姻破裂后,一年间五位家庭成员的生活变迁。“熊猫”便是这五位家庭成员之一,它的出镜贯穿始终,也是全片的情感核心。而与“熊猫”有不少对手戏的小演员,则是导演保尔马松的亲骨肉,也就是“熊猫”生活中的小主人。

一条长相酷似“熊猫”的边境牧羊犬代替它上台领奖。 © Woopets
遗憾的是,“熊猫”未能亲赴戛纳领奖,而是以一段视频表达感谢。颁奖现场,一条长相酷似它的边境牧羊犬代替它上台,佩戴上象征至高荣誉的红色三角领巾。
今年的评审团大奖由入围主竞赛单元的西班牙影片《接近终点》(Sirât)里的杰克罗素梗犬Pipa和波登科猎犬Lupita获得。该片讲述一位父亲带着儿子和两条狗,穿越沙漠寻找女儿的故事,是今年夺奖的热门之一。

Lupita在《边境的爱》中
颁奖仪式上,导演奥利维尔·拉克谢(Óliver Laxe)和出演该片的婕德·乌基德(Jade Oukid)一同登场。乌基德透露,Lupita其实是她自己的爱犬,但在影片拍摄结束后不久便去世了。“Lupita的名字将因这份奖项而被铭记。我们很高兴能为这段短暂的生命送上致敬。”托比·罗斯在颁奖后表示。
此外,最佳抢镜时刻奖颁给了在《后座》(Pillion)中亮相的一条长毛腊肠犬和一条罗威纳犬。在这部由哈利·莱顿执导的摩托主题、BDSM同性题材作品中,亚历山大·斯卡斯加德和哈利·米尔林饰演的两位主人公在约会时,不约而同带上了自己的狗。哈利·莱顿在获奖致辞中,赞许雌性腊肠犬Hippo有着“原始的性感魅力”,并表示她才是故事真正的主导者。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