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

青春华章·豫你同行|中欧班列青年故事

从零下 30 度鏖战于口岸到拖着 22 公斤样品疾走柏林街头,从被质疑 " 骗子 " 屡屡碰壁到赢得欧洲客户信任并主动代言——在中欧班列联通世界的壮阔版图上,这样一群来自河南的年轻人以青春为笔,书写着破除壁垒、缔结信任的动人篇章。他们践行着习近平总书记 " 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多作贡献 " 的殷殷嘱托,正成为 " 钢铁新驼队 " 驰骋亚欧大陆的核心引擎,带着河南想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的目标稳步前进。

通关之钥 破壁西行

2013 年,河南首班中欧班列鸣笛启程,年轻员工王京亲历了 " 从零到一 " 的艰辛。当构建多元化口岸体系迫在眉睫时,他主动请缨奔赴中蒙边境。语言不通?翻译软件顶上;政策存疑?多方求证破解。零下 30 摄氏度的严寒里,他日夜穿梭于两国海关、铁路与场站之间。在首趟班列临入境突遭到单证问题的危机时刻,他连夜核对修改,硬是在黎明前打通关隘。十年磨剑,河南的中欧班列如今已辐射 25 个国家,覆盖九大口岸,从 " 连点成线 " 到 " 织线成网 ",跑出了令世界惊叹的河南加速度。

链接万邦 驿路多赢

" 你们是骗子吧?" 赵怡斐自 2016 年开拓欧洲市场以来,这句质疑不时回荡在她的耳边,如影随形;她背着宣传册踏遍德、意等国的物流园时,换来的也常是冷眼与不信。面对无数次的碰壁后,转机出现在意大利客户 Mario 那封试探性的邮件。面对他对时效、成本的层层疑虑,赵怡斐化身 " 跨时区沟通枢纽 ",不分昼夜协调各方,用精准的数据与透明的操作逐一消弭隔阂。当试单货物准时抵达意大利,电话那头传来惊喜的呼喊,那一刻她热泪盈眶。而这份信任也不出所料地持续生长:Mario 不仅成为稳定客户,更主动担任班列 " 代言人 ",向同行推荐河南这趟班列服务。于是,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越来越多的外国客户从疑虑的尝试怀疑者蜕变为坚定的同行者。

运贸产融 丝路长风

年轻业务员齐瑞博和张爽的征程同样浸透汗水。为叩开欧洲供应商大门,齐瑞博的手机锁屏长期定格着北京、汉堡、明斯克三地时钟——那是凌晨三点拨错国际电话的教训,更是争分夺秒的青春印记。而张爽为了拿下优质供应商合同,曾在诺曼底牧场尝试用法语砍价,在零下 20 摄氏度的白俄罗斯乡村冒雪 " 扫楼 ",甚至扛着 22 公斤样品疾行在柏林的石子路。正是这份执着,让河南这趟中欧班列成为进口欧洲液态奶的最大平台,三年间累计运回牛奶 3000 万盒、啤酒 2300 万罐、牛肉 2000 吨。

从信阳毛尖飘香波兰超市,到宇通客车驶向中亚站点;从王京们打通物理关隘,到赵怡斐们消融心理壁垒——中欧班列的青年人们,将总书记 " 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 " 的嘱托化为壮阔现实。15000 列班车纵横驰骋,服务全球 8000 家企业,覆盖 40 国 140 城:这条由青春汗水浇筑的 " 新丝路 ",正鸣响河南开放强省的时代汽笛,更让中国梦与世界梦在钢铁轨道的共振中紧密相连。(整理:中国青年网记者 曹一博 实习生 林优)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共2人参与)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