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小股东联合“逼宫”,要求召开临时股东大会,提前进行董、监事换届选举,的控制权争夺战,正在走向升级。
ST新潮6月30日晚间披露,收到6名股东发出的函件,提请该公司监事会召集2025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董事会、监事会提前换届的系列提案。
要求改组管理层的小股东,身后隐约出现了伊泰B(900948.SH)的身影。今年5月,伊泰B耗资115.84亿元,要约收购ST新潮51%的股份。随后,部分中小股东先后向ST新潮董事会提议,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对管理层进行改组,但被ST新潮董事会以程序性瑕疵为由否决。
上述股东宣称,最新提出的召开临时大会要求,已得到伊泰B的支持。
眼下,ST新潮已经走到了退市的十字路口。因未按期披露2024年年报,该公司已自5月6日起停牌,若未能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披露,将面临终止上市风险,这也让控制权之争更具紧迫性和复杂性。
小股东再次联手“逼宫”
ST新潮6月30日晚间披露,当日收到深圳市宏语商务咨询有限公司(下称“深圳宏语”)、宁波国金阳光股权投资中心(有限合伙)、陈开军等6名股东(以下均称“提请召集人”)的函件,提请该公司监事会召集2025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等事项。
这是6月19日提出的相关提案,被该公司董事会否决后,上述股东发起的新一轮攻势。就在前一天,ST新潮董事会以7比0的表决结果,全票否决了上述股东召开临时股东大会的请求,理由是深圳宏语等提请召集人,提请召开股东大会时未附上具体提案,而是由部分股东提出临时提案,不符合《公司章程》及法律法规规定。
第一财经对比发现,6月30日提交的《提请函》,与6月19日提案内容基本一致。提案方在相关文件中特别提出,鉴于ST新潮第十二届董事会仍未披露2024年年报,公司退市风险与日俱增、情况日益严峻,后续编制及审议定期报告时间紧迫,因而要求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审议董事会、监事会提前换届的系列提案,并推举了包括8名非独立董事、4名独立董事及3名监事在内的新一届管理层候选人名单。
提请召集人在此次的函件中,发出了“最后通牒”,即要求监事会在5日内发出召开股东大会的通知,并在通知后的第16日召开股东大会,如监事会以任何理由和方式,导致此次股东大会未如期召开或未能审议相关议案,将视为监事会恶意阻碍、干扰股东大会正常召开。
华南一名律师对第一财经分析,深圳宏语等股东方这一举动,实际上是为后续行动铺路。若董事会和监事会拒绝,股东方或可根据法律规定,自行召集股东大会。按照《公司法》第63条规定,董事会不能履行或者不履行召集股东会会议职责的,由监事会召集和主持;监事会不召集和主持,代表十分之一以上表决权的股东可以自行召集和主持。
牵涉多方
ST新潮控制权之争,新晋控股股东伊泰B的身影若隐若现。
提请召集人在相关函件中称,经过沟通,伊泰B支持提请ST新潮董事会召集召开此次股东大会,且提名的15名董监高换届候选人中,多人与伊泰系高管同名。

(部分提案名称情况)
根据企查查信息,被提名为非独立董事候选人的刘春林,与内蒙古伊泰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伊泰集团”)的法定代表人、董事长同名。被提名为非独董候选人的张晶泉、李俊诚,分别与伊泰B董事长、伊泰集团总工程师同名,另一非独董被提名人刘万洲,则与内蒙古伊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长同名。
ST新潮股权争夺战,发端于今年4月。当时,伊泰B向ST新潮全体股东发出通知,预定以3.4元/股、117.92亿元的总价,要约收购34.68亿股、占ST新潮总股本51%的股份。同ST新潮4月18日收盘价相比,要约收购价溢价近20%。
最终,ST新潮股东预受要约的股份数量为34.07亿股,占公司股份总数的50.1%,伊泰B则合计耗资115.84亿元,成功入主ST新潮。5月30日,伊泰B部分要约收购的股份,完成过户登记。
作为新进控股股东,伊泰B并未直接出面推动管理层改组,而是选择支持中小股东发起提案。上述律师认为,根据公司法相关规定,伊泰B需要持股ST新潮90天,方可提请召开临时股东会。因此,目前伊泰B持股时间尚未满足要求。对此,记者拨打了伊泰B证券代表电话,但截至发稿未能接通。
而这场控制权博弈,也隐约出现了“德隆系”的身影。自2019年起,每逢年度股东大会前夕,总会出现德隆系背景股东发起的罢免议案。2019年7月,10家具有德隆系背景的中小股东,首次联名要求罢免ST新潮多名董监高;2020年4月,类似戏码再度上演;2021年7月,多家股东提出的罢免议案再次被否决。
而此次管理层改选提请人之一的深圳宏语,也被认为与德隆系背景人士存在关联。企查查显示,深圳宏语的股东之一为吴瑞,他同时也为投资有限公司(下称“中海达”)股东。中海达投资董事长为李向春,陈开军则是该公司股东。
李向春是原“德隆系”成员健桥证券的核心人物,现任、中银绒业(已退市)董事长。财报显示,中银绒业的一家全资子公司,曾在2022 年出资 1500 万元,投资了深圳宏语享有的融通资本华兴 1 号专项资管计划收益权项目,收益权中对应的底层资产为ST新潮的股票。2023 年 5 月,中银绒业再次以意向金形式,出资 2000 万元参与深圳宏语“渤海信托·中金君合单一资金信托计划”受益权项目,而该信托的底层资产,同样是ST新潮股票。
退市风险陡增
2024年年报至今没有披露,退市风险不断上升,可能是伊泰B急于接管ST新潮的原因。
因未按期披露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ST新潮已于5月6日停牌。按照现有规定,如停牌两个月内,仍未披露2024年年报,该公司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并复牌。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之日起的两个月内,仍未披露过半数董事保证真实、准确、完整的2024年年报,则将被终止上市。4月28日,上交所已发出监管工作函,提示无法按期披露年报,已违反证券法等相关规定,且对投资者影响重大,根据上交所上市规则等规定,对该公司提出监管要求。
对于年报难产的原因,ST新潮解释称,因时间过于紧迫,所需材料细致,部分材料包括审计所需的询证函回函,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全面收集,正按照审计要求进一步补充提供前述资料。
更严峻的是,该公司在年报编制关键期,接连遭遇会计师事务所“闪退”。原年审机构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因内控分歧不被续聘后,新聘的中瑞诚会计师事务所又以“工作量超负荷”为由临阵辞任。直至3月20日,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才接手该公司2024年年报审计。
此外,ST新潮董事程锐敏、戴梓岍,也在停牌期间相继因个人原因辞职。公告显示,两人从2020年6月4日起担任该公司董事,辞职时距任期届满还有9个月。
ST新潮的主营业务是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及销售,持有的油气资产,全部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近年来,该公司业绩并未出现明显颓势,2021年至2024年9月底的净利润,分别为3.65亿元、31.27亿元、25.96亿元和16.52亿元。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