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

肇庆“95后”水文人陈昌语洪水中逆行,精准测量为7万群众转移抢占窗口期

台风“蝴蝶”过境,绥江怀集段在短短4天内连遭3轮洪峰侵袭。6月18日7时05分,广东省水文局怀集水文站迎来历史最高洪峰,洪痕定格在55.22米,超警戒水位5.22米。

水情就是命令,1997年出生的陈昌语毅然扎进了洪流中心。身为肇庆水文测报中心的助理工程师,也是广东省水文局肇庆分局党员应急测报先锋队的一员。他与队员们逆行而上,用一组组精准数据,为怀集安全转移7万名群众抢占了至关重要的时间窗口。

陈昌语介绍紧急加装临时水尺的位置

无畏涉渡救孤困

6月17日,第三轮更凶猛的洪峰已在路上。刚结束南丰水文站支援任务的陈昌语,马不停蹄赶到大象水文站完成测流,旋即又调头冲向核心战场——怀集水文站。

彼时,绥江洪水已漫过堤岸,怀集部分街道陷入一片汪洋。陈昌语从当地人口中获悉,从G55二广高速怀集西下高速或许还能通行。然而,当他与同事阮毅绕行到怀集西出口时,通往水文站的道路,早已被洪水吞没。

“水位最深的地方,已经没过了我的腰。”归途受阻,陈昌语没有犹豫。他迅速套上雨衣和救生衣,与阮毅毅然踏入洪流,朝着怀集水文站的方向艰难跋涉。

“脑子里真没空害怕,更没想过后退,”陈昌语事后回忆道,“看到前面有老百姓骑着电动车也在水里走,心想路况应该还行。他们都敢走,我有什么不敢的?”当时,他只有一个念头:必须赶到岗位上去!

就在这艰难跋涉途中,一辆深陷洪流的黑色轿车吸引了陈昌语的视线。浑浊的洪水已逼近车窗,车内隐约可见人影晃动——一家六口,包括两个三四岁的孩子,车主正从天窗探出身子,焦急地呼救。

“你们怎么还没走?水位马上还要涨,太危险了!”陈昌语心头一紧,急忙涉水靠近询问。车主声音颤抖:“有老人小孩,走不了啊!打了求救电话,可冲锋舟一直没来……”浑浊的洪水淹没了车灯,近在咫尺都难以看清车内状况,远处的救援人员更加难以发现目标。

“别急!我去帮你们叫救援!”陈昌语一边喊话,一边奔向高处的皮划艇向警员通报险情,眼见警员人手吃紧,他果断跳上冲锋舟帮忙救人,协助警员奋力向被困车辆划去。最终,惊魂未定的一家六口被转移到了安全地带。

来不及接受感谢,甚至没看清被救者的面容,陈昌语的身影很快消失在雨幕中。

洪峰数据保卫战

短短2公里,陈昌语与阮毅在浊浪中跋涉了一个多小时。当他们终于抵达目的地时,眼前的景象令人揪心:临江而建的怀集水文站,俨然已成洪涛围困的“孤岛”。

站房内,站长姚振峰如同定海神针般独自坚守。面对紧迫的测流任务,陈昌语与同事迅速转移至邻近的怀城大桥,在桥头花池处加装临时水尺,调试设备制定测验计划,一场与洪水抢时间的“数据保卫战”正式打响。

入夜,断电后的怀集县城漆黑一片,桥上唯有手电筒光束摇曳。他们每隔一段时间便冒险走到大桥中央,在狂风骤雨中手动拖拽走航式ADCP进行测流。桥上测得的数据,立即与姚振峰在站房内利用自记井浮子水位计读取的数据进行交叉验证校准。

“环境太暗,脚下洪水咆哮,稍不留神被绳索绊倒,后果不堪设想。”陈昌语深知凶险,“大象水文站挂铅鱼的铁塔都被洪水冲垮了!”

洪水的狂暴远超预期,站内关键的1200K频率ADCP不堪重负,肇庆水文测报中心工程师魏林合冒雨驰援,送来了600K频率的ADCP设备并立即投入战斗。

哪里洪水大,他们就赶往哪里,陈昌语和他的同事们,无疑是真正的洪峰逆行者。

从17日深夜到18日深夜,在断电断水断网断路的困境下,陈昌语和同事们依靠走航式ADCP精准完成15次关键测流,完整刻录下洪水暴涨的全过程。

18日7时05分,水位飙升至55.22米,全县通讯彻底中断。陈昌语与同事轮番值守,通过卫星电话每十分钟向肇庆水文分局水情值班室和怀集县防汛抢险指挥部报送实时水情,高强度人工报汛持续整整24小时,成功报送水位数据200余份,为防汛决策提供了不间断的关键支撑。

当洪水终于退去,数据传输任务圆满完成时,陈昌语的胶鞋里灌满了泥浆,紧握绳索的双手磨出了血泡,他笑着说:“只要数据准了,比什么都强。”

精进业务守安宁

在怀集水文站站长姚振峰眼中,陈昌语这个年轻人“特别谦虚,勤勤恳恳,再苦再累从不抱怨,危急关头总是毫不犹豫往前冲”。

新婚仅三个月的陈昌语,妻子正是怀集人。洪水肆虐、通讯断绝的那段时间,是他最揪心的时刻:“联系不上妻子和岳父母,虽然早反复叮嘱过转移车辆、注意安全,可心还是悬着。”

提及同在抗洪战线的父亲,他眼中透着理解与坚定:“他经历的风浪太多,习惯了这份职业的风险,反而不会过分担心我。”正是父亲的耳濡目染,让水文梦想的种子在他心中早早生根发芽。大学选择水文相关专业,毕业后如愿考入肇庆水文测报中心,工作后不久,他就向党组织提交了入党申请书。

“这份工作,意义非凡!”陈昌语的话语充满力量,“我们的数据能立刻转化为保护生命的行动,防汛抗旱、水利工程、百姓安危都系于其上!当时群众围着问‘水位还会涨吗?什么时候退?’,我们镇定的回答就是他们的定心丸。”

事实上,这不是陈昌语第一次迎战洪水。例如在罗定江“23.9”特大洪水中,他就曾坚守下游官良水文站,泡在齐腰深的水中一整天,圆满完成数据测量任务。

6月24日,洪水退去一周后,怀城大桥车流如织,重现生机。陈昌语站在桥上,指向桥头花池:“看,这里就是我们紧急加装临时水尺的位置。”他如数家珍地介绍着水文测量仪器,回忆那场惊心动魄的洪峰过境。

展望未来,陈昌语目标清晰:持续精进业务,融汇传统与现代测报技术,以精准数据守护万家安宁。

陈昌语与同事在怀城大桥上开展夜间测流

断水断电断网断路,怀城大桥上只有水文战士的手电筒灯光在摇曳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共2人参与)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