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

十字路口的古镇|把县城打造成新景区:背靠法门寺的“西北第一镇”如何吸引人流

【编者按】

小桥流水、青砖黛瓦,熙熙攘攘的古镇曾是几代人的集体旅行记忆。

随着时代变迁,年轻人旅行观念和旅行方式急剧转变,越来越多的古镇都身处“十字路口”,是继续忍受门可罗雀还是破釜沉舟升级改造,古镇转型势在必行。

更有甚者,不少古镇更被指为“假古镇”、“人造古镇”,千篇一律、批量复制,只有“躯壳”、没有“灵魂”。这类古镇面临的运营压力会更大,甚至入不敷出。这类“人造古镇”如何避免关门的命运?为此,在2025年暑期旅游高峰时节,澎湃新闻时政湃工作室特别推出专题——十字路口的古镇,系统探讨“古镇向何处去”这一时代命题。

当然,也有一些运营规范、转型成功的古镇,成为其他古镇争相效仿的范本。它们转型成功的秘诀何在?也是我们这组专题探究的重点所在。

今天与大家见面的是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的西府古镇。因发现佛骨舍利而闻名于世的法门寺位于扶风县,每年都能吸引大量游客前往游览。背靠法门寺,扶风当地打造了仿汉唐风格的西府古镇。然而这处古镇自建成之日起,游客数量便并不理想。古寺游客如何能转化为古镇游客,对当地来说是一个巨大考验。

设计:周寰

西安西线旅游有一处著名的景点——因发现佛骨舍利而闻名于世的法门寺。每年都有近百万游客不远千里赶到位于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的法门寺,希望能一睹佛骨舍利的真容。

2008年,扶风县城新区正在建设之中,扶风当地政府想依托法门寺这一知名景点“把县城当作新景区”来打造,同时将法门寺文化景区和县城新区连为一体。在这样的背景下,当地自称为“西北第一镇”的西府古镇于2009年开始修建,2011年建成开园。

然而,西府古镇建成开园至今的十多年里,旅游业并没有什么起色,甚至随着时间的推移,古镇内的仿古文物、石碾、石凳、拴马桩等都已堆放在角落,仿古院落也纷纷对外出租,成为托管机构、培训机构、养生会所以及一些公司的办公场所。今天的西府古镇已和当初宣传的“一个集民俗饮食、汉唐文化、影视拍摄、休闲购物、旅游观光为一体的仿汉唐风格建筑的古镇”相去甚远。当地居民表示,这里更像一处县城的小公园。

投资2.9亿元建设的西府古镇,为何从旅游景点变成县城小公园和营业房,未来又将如何发展?

扶风县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近期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今年扶风县将支持西府古镇创建省级旅游休闲街区,依托西府古镇等文旅商体示范街,打造精致消费场景,大力发展夜间经济,推动县域消费升级。

不过也有旅游专家提到,像西府古镇这样的仿古古镇,如果资金投入不足、仿古建筑又不够精美,古镇旅游产品设计不够合理,再加上企业管理与运营能力有限,也只能折戟沉沙,成为“过剩产能”而被淘汰。

扶风县西府古镇全景。微信公众号“扶风县工商业联合会”图

西府古镇建设之初,当地定义其为法门寺旅游圈内新亮点

扶风县的西府古镇距离法门寺约有8公里。打开一些旅游APP,或者查询近年来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官方发布的扶风旅游信息,旅游景点西府古镇必然在列。

在今天来看,西府古镇所在的位置是扶风县城里比较热闹的地方之一,与扶风小学直线距离不过500米,和扶风县初级中学直线距离不过200米左右。一到放学,古镇西边和南边的街道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

4月底澎湃新闻记者到扶风县走访发现,在西府古镇步行街街口处,立着写有“西北第一镇,汉唐市井文化体验景区”“文化旅游街区西府古镇”等字样的棕褐色牌子,扶风当地将西府古镇称作“西北第一镇”。

公开信息显示,西府古镇于2009年1月修建,2011年5月9日开园。占地面积150亩的西府古镇并不算大,围着古镇四周的营业房走一圈不过十多分钟。

西府古镇步行街口处立着“西北第一镇,汉唐市井文化体验景区”字样的棕色牌子。本文图除注明外均为澎湃新闻记者高宇婷 摄

这处仿古古镇有东西南北四座仿古门楼,其中西门为鼓楼、东门为钟楼。南门命名为朱雀门,北门叫玄武门。从南门走进西府古镇,门内两侧各有一家花店和按摩养生会馆。再往里走,绕过刻有西府古镇简介和示意图的影壁,就是西府古镇的戏楼、广场以及广场尽头的财神大殿。

现在还能在《扶风县志(1991-2010)》上找到关于西府古镇景区的介绍:以旅游为主导的仿汉唐市井文化体验式旅游景区,占地面积150亩,房屋总间数1861间,是一个集民俗饮食、汉唐文化、影视拍摄、休闲购物、旅游观光为一体的仿汉唐风格建筑的古镇。

《扶风县志(1991-2010)》中定义西府古镇的建设:丰富了法门寺大旅游圈,成为圈内的一处旅游新亮点。

财神大殿前的一处简易房屋,已经闲置。

澎湃新闻记者在西府古镇内走访发现,古镇内戏楼和财神大殿之间的广场角落里摆放着许多石桌、石凳、奇石、石柱等物。广场上有小桥、流水,不过流水里不时可见飘落的垃圾。古镇的保洁人员在流水里淘洗拖把,然后用拖把擦拭古镇内花坛边的石栏。

西府古镇周边的街道上商家众多,又因为靠近学校,一到放学时学生熙熙攘攘,街道上十分热闹,而古镇内则偶尔有行人穿行,夜晚更是人员稀少,只有古镇里足浴店门口的那条巷子灯光最亮。

西府古镇广场上一处拴马桩,隐藏在“太极拳班”条幅的后面。

西府古镇里摆放的石碾,墙根处摆放着仿古文物。

西府古镇景区的官方微信公众号曾在2016年7月发布的文章中介绍了“西府古镇独特而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中提到中国东汉时乃是扶风人才竞出的最辉煌的时期,它以“班马耿窦”四大名门望族并存于扶风古郡而负有盛名。走进四大家族展馆,游客将会详尽了解到这四大家族的历史功绩,体验到最详尽的正史起源。

因此,西府古镇内设有“班府”“马府”“耿府”“窦府”四大家族府邸。不过澎湃新闻记者在西府古镇内看到,不论“班府”“马府”,还是“耿府”“窦府”,以及古镇内的钟楼街、鼓楼街上的房屋多已对外出租为商业办公用房,有早教机构、小饭桌、足浴店、花店、养生会馆、消防器材公司、商贸公司、格斗俱乐部、足浴店以及种植合作社等商家,即使是空闲房屋门上也贴有招商电话。

除去西府古镇正中的财神大殿内供奉有财神像外,古镇内已看不到西府古镇介绍中的“民俗饮食、影视拍摄、休闲购物”等与旅游相关的元素了。

西府古镇内的仿古院落均已对外出租,成为早教、托管机构或公司办公场所。

夜间的西府古镇内灯光昏暗,多处没有照明。

从西府古镇内部看西府古镇东门,也叫钟楼,院内车辆可以随意停放,钟楼街两侧小楼内多为商户。

西府古镇南门街道的沿街营业房,在西府古镇建设之初均已售出。

西府古镇步行街口处摆放的仿古物品,集中摆放在路边。

西府古镇景区的一部分——鼎盛西府。

鼎盛西府是西府古镇景区的一部分,在西府古镇西边。西府古镇和鼎盛西府分别被一圈沿街营业房围绕着,西府古镇和鼎盛西府之间是西府古镇步行街。

扶风有“青铜器之乡”的美誉,因此鼎盛西府中的主体建筑“鼎盛中华”为青铜鼎造型。

“鼎盛中华”前的广场叫九鼎广场,广场上有一块景点介绍牌写道:鼎盛中华鼎为国内目前最大鼎,高度为45.98米。“鼎盛中华”正门前有一对称式父辛爵和风绞爵,寓意“绝对”。“鼎盛中华”正门所对的广场上有八组青石鼎,和“鼎盛中华”方鼎共同构成九鼎,寓意“一言九鼎”。一对爵与九鼎也代表扶风人说话、做事“绝对一言九鼎”。

据扶风县相关部门一位知情人士介绍,这处用地最初是按照西府古镇游客中心申请的,建成之后县上领导计划将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等单位搬进“鼎盛中华”,但是该建筑不符合博物馆的房屋建设要求,比如没有文物保管用的库房、外建筑面没有窗户等,博物馆等单位搬迁至此的提议也只得作罢。

另有扶风县相关单位的知情人士也证实了上述说法。这位知情人士提到,因为建筑标准和设计完全不符合博物馆等单位的运营标准,因此扶风县博物馆等单位拒绝了购买“鼎盛中华”作为办公用房的建议。

如今的鼎盛中华一楼被改为游泳馆,2楼、3楼、5楼分别是影城、KTV和商务酒店。

澎湃新闻记者在西府古镇内采访了多位商家,他们均表示这里并不是一个旅游景点,主要是一些对外出租的商业用房。扶风县当地的一些居民也表示,这里更像一个小型公园。澎湃新闻记者以游客身份致电扶风县文旅局咨询扶风旅游事宜,文旅局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并不推荐游客专程到西府古镇游玩。

古镇景区还是商业楼盘?

如今来看,西府古镇内的旅游元素并不多,不论是卫生间、游客服务中心,还是景区购物等配套设施都和旅游景区的标准有很大差距。但当时为何投资数亿元在此建设西府古镇呢?

这要从扶风县城新区的建设说起。一位扶风县的知情人士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扶风老县城在黄土塬上,老县城地势坡度较大,赶上暴雨等天气易发生灾害,于是当时的扶风县委决定建设新区。

1999年末,扶风县在距离老县城城关镇东北方向约两三公里处开始规划建设县城新区。

据《扶风县志(1991-2010)》记载,按照“把县城当作新景区来打造”的工作思路,扶风县先后投资了16亿元启动“十大旅游项目”,这其中包括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的鼎盛西府文化演艺中心,以及集影视、观光、吃、住、购物、娱乐设施于一体的西府古镇。当时的扶风县也计划将法门寺文化景区和县城新区连为一体。

陕西广播电视台官方微信公众号“七女秀陕西”2015年5月发布的西府古镇照片。其时,西府古镇周边还有大片农田。

前述知情人士表示,新区在建设中,县上也在招商引资,最后找到了一位本地的民营企业家投资建设了西府古镇。公开信息显示,陕西益元投资集团投资2.9亿元建设了西府古镇。

这位扶风县相关单位的知情人士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在当时看来,西府古镇的建设远远领先关中地区的其他“古镇”,建设之初想打造成汉唐风格的古建筑,想法很好,但一来县城人数无法支撑西府古镇的运营,此外西府古镇自身的建设和发展理念也并没有跟上。疫情之后,法门寺的游客人数也在逐年下降,当地原本想靠法门寺游客带动扶风旅游的想法更难以实现,何况西府古镇距离法门寺还有8公里路程。

2010年以后,陕西省关中地区陆续建起许多古镇、古村等仿古景区,都想效仿礼泉县袁家村的成功案例,再造一个旅游经济的增长点。这位知情人士还提到,西府古镇建成之初运营时也把袁家村的一些商家招来经营,但生意并不好,没多久这些商家就陆续离开。不过当时西府古镇的沿街营业房和鼎盛西府的住宅楼等已全部售出,投资商已经赚回了本钱。

据这位知情人士介绍,西府古镇景区当年是按照旅游用地规划的,价格低于同期扶风新区的商业楼盘、住宅用地的价格。比如旅游用地一亩地价格约为20万元,商业用地一亩地价格在30万元至40万元之间。

在西府古镇建设之初就购买了西府古镇沿街营业商铺的杨老板(化名)表示,据他了解,西府古镇和鼎盛西府的土地都是按照旅游用地的价格购买的,相较于周边商业用地的价格要便宜很多。

杨老板的临街营业房2009年购买,面积251平米,每平米2100元,总价50余万元。杨老板表示,他的营业房至今还未办理房产证,西府古镇的开发商让他们再等一等,因为办理房产证还要再缴一部分钱,拿出这笔钱目前对开发商老板来说还有些紧张。

4月底,澎湃新闻记者致电扶风县不动产登记中心,一位工作人员表示,西府古镇和鼎盛西府的土地性质均为商业用地,并非旅游用地,产权时间为2009年到2049年,期限40年。

西府古镇鼎盛西府院内的迎街商业房,楼上是住宅楼。

当西府古镇作为旅游景点经营时没有太大起色,如今作为商铺出租的西府古镇内客流也并不算多。

多位在西府古镇步行街和西府古镇院内经营门店的老板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相较于西府古镇刚营业时,现在西府古镇的人气更旺一些。但是相比迎街的营业房来说,古镇内的铺面并没有太多客流,尤其是对于餐馆、酒吧等需要客流的铺面来说,西府古镇的客流数并不理想。

一位在西府古镇内经营餐厅的袁女士(化名)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去年因为西府古镇附近一处临街的营业房房租太高,她便把餐厅从那搬到了西府古镇内,结果客流量远不如之前。在古镇内经营酒吧的曾先生(化名)则表示,此前鼎盛西府的广场还有喷泉,现在也不开了,酒吧的客人数量今年也远不如去年多。

因发现佛骨舍利而闻名于世的法门寺位于陕西省扶风县,每年都能吸引大量游客前往游览。背靠法门寺,扶风当地打造了仿汉唐风格的西府古镇。然而这处古镇自建成之日起,游客数量便并不理想。古寺游客如何能转化为古镇游客,对当地来说是一个巨大考验。澎湃新闻记者 高宇婷 编辑 马潇(02:25)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共3人参与)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