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

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特别设计基金募集质量指标 衡量管理人在持续营销和服务中对客户长期引导能力

  编者按:2025 年是公募基金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年。随着《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全面落地,基金行业迎来了改革新机遇,行业生态正经历系统性重塑。新浪仓石基金研究院特约基金评价研究中心分享提升基民获得感、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切身感悟与实践路径。

  作者:崔圣爱 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

  中国公募基金行业在过去十余年间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其规模扩张的速度令人瞩目。根据基金业协会统计数据,公募基金行业管理总规模已从2013年末的3万亿元增长至2025年4月末的33万亿元,实现了逾十倍的增长。其中,权益类基金的规模从2013年的1.7万亿元大幅攀升至2025年4月的8.1万亿元。这一增长态势,一方面反映了我国居民财富管理需求日益增长,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公募基金行业在监管政策规范引导下所迸发出的活力。然而,在规模快速扩张的背后,行业发展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如短期业绩导向,基金风格漂移,投资者获得感不强等。

  证监会近期印发的《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为行业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行动方案从优化主动权益类基金收费模式、完善行业考核机制、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等方面,引导公募基金真正从“重规模”向“重回报”转变。在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权益类基金作为公募基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资产配置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我们认为权益类基金评价应当关注以下几点:

  (一)践行长期投资理念,强化长期业绩评价

  首要的是贯彻长期投资理念,将评价周期从短期扩展到中长期。业绩考察期限至少三年期及以上,通过长期业绩的评价,能够更加全面地反映基金的业绩表现和风险控制水平,避免短期业绩波动对评价结果的干扰。同时,淡化短期业绩排名,减少投资者对短期业绩排名的关注。以鼓励管理人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性投资,更鼓励投资者以长周期的视角来理性选择和投资基金产品。

  (二)强调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作用

  业绩比较基准作为衡量基金业绩的重要参考指标,不仅是衡量基金投资能力的标尺,更是规范投资行为的重要抓手。一些基金在宣传时声称遵循某一特定的投资风格或策略,但在实际操作中却频繁偏离,导致投资者难以把握基金风险收益特征,甚至可能引发投资者信任危机。强调对基准的遵守并非意味着完全被动跟踪,而是要求基金经理在基准约束的框架下更好地发挥主动管理能力。基金经理应以业绩比较基准为参考,结合市场实际情况和自身投资理念,在合理范围内进行投资决策,以实现超越基准的收益。同时,应避免追求短期业绩而进行激进投资,增加基金业绩不稳定的风险。因此,权益类基金评价不仅要关注绝对收益,也应重视基金超越基准收益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将在评价指标体系中新增风格稳定性指标,以进一步强化风格稳定在基金管理中的重要程度,引导基金管理人更审慎地为市场提供风格清晰、定位明确的基金产品;鞭策基金经理坚持稳定的投资风格,为投资者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合理投资回报。

  (三)注重投资者体验,提升投资者获得感

  投资者进行基金投资时,存在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基金产品的净值增长与投资者实际收益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基金净值增长率衡量的是基金在某一段时期内的业绩表现,它假设投资者在期初一次性投入并持有到期,期间不做任何申购赎回操作。相比之下,资产回报率则考虑了交易行为带来的基金份额变化对投资者收益产生的影响,反映了投资者在某一段时期内整体的平均收益情况。资产回报率相较于净值增长率,更接近投资者的真实投资体验。通过测算发现,2020-2024年间,权益类基金1平均净值增长率达到25.68%,而同期投资者的资产回报率仅为9.18%,尚不及前者的一半。这种差异一方面是因为我国证券市场波动率高,导致投资者容易出现不理性的交易行为,另一方面也是基金行业对投资者获得感重视度不高,在投资者购买基金后的投教与投后陪伴工作未能达到预期效果。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认为基金评价体系应当重视投资者的实际投资体验,通过跟踪基金为投资者创造的利润,评估基金对投资者的实际收益贡献。促使基金公司更加注重投资者的投资体验和实际收益。此外,还可以通过基金的申赎情况,来衡量基金管理人在持续营销和投资者服务中对客户进行长期引导的能力。对此,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就特别设计了基金募集质量指标。相较于传统评价维度大多关注基金管理人的管理规模或旗下产品投资业绩,这类指标更专注基金管理人在展业过程中践行长期导向、投资者利益导向的企业责任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激励基金管理人在扩大业务的同时,坚持以投资者利益为核心,推动基金行业高质量健康发展。

  我们期望,通过引入以上评价方向,基金评价体系能更好地引导基金公司注重投资者体验和实际收益,推动基金行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突围”的高质量发展转变。这不仅有助于提升投资者的获得感,也能为基金行业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备注:1权益类基金为上海证券基金分类下的封闭式股票基金、指数投资股票基金、主动投资股票基金和偏股混合基金,且在统计期间内完整运作的基金产品。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共2人参与)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