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

马上评|又见三角钉扎胎,严惩更要严防

近日,有网友发视频称,在青甘大环线大柴旦至敦煌方向453KM处的正规非铺装道路遭遇三角钉扎胎,导致三辆车12条轮胎报废,最多一条扎了30多颗钉子。

7月10日,青海大柴旦行政委员会联合调查组发布通报称,事发地隶属甘肃省阿克塞县管辖,正会同阿克塞县有关部门进行调查,结果将及时公布。

视频截图

三角钉又名铁蒺藜,由两个尖锐的三角形铁片拼成4个尖刺,总有一面尖刺朝上,车辆一旦压到几乎不能幸免,轻则胎面受损、报废,重则造成严重的交通事故,甚至车毁人亡。因此,对于三角钉,司机群体一直是提心吊胆,唯恐中招。那么,在青甘大环线上,为何会有三角钉?

善意地想,有可能是过路的运输车辆不小心掉落下来的;但据更多网友分析,不排除是维修店、补胎人为了做“生意”,故意撒在路上的。不论是无心之失还是有意而为,对于这种严重危害道路行车安全的行为,及时调查、严肃查处都非常必要。

青甘大环线是一条横跨青海、甘肃的经典自驾路线,每年吸引着不少旅游者前往,尤其夏季更是旅游旺季。自驾途中车胎被扎,不仅危险,更有可能因为道路偏僻,无法得到及时救援,其危害性可想而知。

对于撒三角钉扎胎行为,不仅是司机,只要具备起码法律意识和公德心的人,都会愤慨、谴责。但从过往报道看,依然有个别人利欲熏心,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就置他人生命安全于不顾,群众对此反应强烈。

事实上,如果是故意撒三角钉扎胎,就不是简单的“使坏”,而是严重的违法甚至犯罪行为。2023年,广西河池一男子多次将三角钉抛撒在多个车流量较大或进出城路段,造成16名被害人27辆车被三角钉扎破轮胎,其中一辆小货车发生侧翻造成严重道路交通事故,最终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

不过,治理恶意扎胎行为也面临取证难。如果事发路段没有监控等设备,要及时发现三角钉并不容易,针对不特定对象的扎胎,司机也很难第一时间找到肇事者。此次网友的经历,以及多部门介入调查,就印证了这一点。

可以说,对于撒三角钉扎胎行为,比起事中的监管和事后的追责,事前的预防也很重要。对三角钉的运输、销售等环节,都应该有更严格的规范。

今年3月,就有媒体报道,在一些电商平台搜索可以发现,以三角钉、铁蒺藜为名的商品在平台上均有多家商户销售,有店铺的三角钉销量过万。部分电商商家在销售时,甚至隐晦地表示该商品可用于损毁他人车胎,来报复“乱停车”等行为。

因此,对于此次青甘大环线上的三角钉,当地有关部门不妨深挖细查,如果真是有人为了牟利不择手段,必须依法依规严惩。同时也不妨顺藤摸瓜,查明三角钉的来源,规范相关平台和商家的销售,从源头上减少恶意使用和扎胎黑生意。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共3人参与)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