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国务院总理李强邀请,本周六(12 日),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将展开为期一周的访华行程,这是他今年 5 月连任总理后首次访华,也是他在两年内第二次访华,使他成为历史上访华最频繁的澳大利亚总理之一。
据澳大利亚总理办公室网站 8 日发表的声明,阿尔巴尼斯此次访华计划前往北京、上海和成都。在北京,中澳两国领导人将就全球和地区问题以及贸易和旅游等领域的双边合作交换意见,并共同出席中澳 CEO 圆桌会议。而在上海和成都,阿尔巴尼斯将与商业、旅游和体育界代表会面,强化中澳经贸联系。

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资料图)
澳总理以成都开启访华行程释放什么信号?
阿尔巴尼斯本周早些时候表示,本次访华行程的首站是成都。相较于此行的另外两站北京和上海——中国的政治和经济中心——成都之行确实让外界略感意外,毕竟成都在接待外国领导人方面的曝光量并不多。但直新闻梳理公开报道及中澳交往历史发现,澳总理的选择着实是有道理的。
早在本世纪 10 年代,四川省在大力突出南向开放时,就与澳大利亚结成重要的贸易伙伴,澳大利亚曾一度是四川省最大的境外投资目的国。四川省在澳大利亚投资的项目主要集中在农牧业、房地产、矿业、酒庄收购、化工、商贸、文化等领域。
2013 年 2 月,成都至墨尔本航线开通。同年 7 月,澳大利亚驻成都总领事馆开馆。这两件事极大推动了两地的交流和人员往来,更加速了澳大利亚对中国西部地区发展的了解,以及与该地区政治、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2016 年,四川省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建立友好省州关系。去年 3 月,成都与维多利亚州首府、澳大利亚人口第一大城市墨尔本正式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同为各自国家的美食之都、赛事之城、宜居城市,成都与墨尔本的 " 牵手 ",进一步助力中澳两国的经贸往来和人文交流。
近年来,成都作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以及西部经济中心、西部科技创新中心、西部对外交往中心和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在创新科技、服务产业、文化产业等领域发展得有声有色,城市整体发展水平走在全国前列。相信这也是吸引澳大利亚总理率团访问的重要原因,也预示着经贸合作将是此访的主轴。
据环球网援引澳大利亚媒体报道,阿尔巴尼斯此次率领的代表团包括麦格理集团和汇丰控股澳大利亚分公司的高管,以及来自福特斯克金属集团、博思格钢铁集团、力拓集团和必和必拓集团的代表。这个由 14 人组成的商业代表团将陪同阿尔巴尼斯参加澳中工商界首席执行官圆桌会,与会者包括来自银行、资源、高等教育和食品行业的高层。
中澳自贸协定十年运行稳定 助力两国务实合作
阿尔巴尼斯此访正值中澳自贸协定签署十周年。在此期间,双边贸易额增长超过一倍,为澳大利亚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与投资,推动了经济繁荣。
" 中国是澳大利亚的重要贸易伙伴,我们出口的 25% 流向中国," 阿尔巴尼斯 8 日在霍巴特对记者说," 这意味着就业机会,而我的政府的优先事项之一就是就业。"
7 月 7 日,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肖千在《澳金融评论报》评论版发表署名文章称,今年恰逢《中澳自贸协定》实施十周年,中方愿以更开放姿态、更严格标准对协定进行评估审核,不断夯实农业、矿产等传统领域合作基础,积极拓展人工智能、医疗健康、绿色能源、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合作增长点,推动两国务实合作再上新台阶。

7 月 7 日,肖千大使在澳媒发表题为《推动中澳关系稳中有进正当其时》的署名文章。(图源: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馆)
参考 . 消息引述彭博 . 社网站 8 日的报道称,阿尔巴尼斯的此次访问正值美国总统特朗普推出一系列惩罚性关税之际,相关压力使像澳大利亚这样与华盛顿有着长期安全合作关系的盟友和贸易伙伴感到孤立无援。
在 6 月中旬于加拿大举行的七国集团峰会期间,阿尔巴尼斯原计划与特朗普举行首次面对面会晤。但特朗普提前一天离场回国处理伊朗和以色列的冲突,两人的会面 " 泡汤 "。阿尔巴尼斯也失去了一次在特朗普政府设定的 "7 月 9 日 " 关税谈判截止日期前,向特朗普表达澳方态度的机会。
事实上,在当前全球面临 " 特朗普关税 " 的巨大不确定背景下,中澳经贸关系却持续保持坚挺。今年 6 月 5 日,中国澳大利亚商会在北京发布了《2025 年中澳企业经贸合作现状与展望调查报告》。这项涵盖 858 家中外企业的调研显示,澳企不仅没有撤离中国,反而在调整战略、深化合作,准备在这个更具竞争性的时代实现更大发展。

" 中国澳大利亚商会最新报告显示,近 70% 澳企将中国列为未来三年全球投资前三大优先市场。尽管全球环境复杂多变,澳大利亚企业仍坚定看好中国市场,持续深化在华业务布局。" 中国澳大利亚商会会长冯栢文早前在接受《21 世纪经济报道》专访时强调。
而澳大利亚洛伊研究所 6 月中旬发布的一项民调显示,仅有略高于 1/3 的澳大利亚人(36%)相信美国会在国际舞台上负责任地行事。这一比例较 2024 年下降 20 个百分点,也是自 2005 年洛伊研究所开始进行这项民意调查以来的最低水平。民调结果还显示,虽然有超过 1/4 的受访者认为,美国在 10 年后仍是最重要和最强大的国家,但有超过一半的人预计中国会 " 后来居上 "。这无疑在一定程度上为澳政府强化同中国的关系提供了坚实的民意基础。
坚持对话沟通 中澳有分歧不可怕
尽管中澳经贸合作强劲,但澳大利亚仍与美国维持着盟友关系,并同在 " 奥库斯 "、" 四方安全对话 " 等小多边机制中,可见澳大利亚在安全方面仍单边倒向美国,这不仅在短期内不会改变,更有可能会让澳方对中国的崛起产生误解,进而对中澳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今年年初,中国海军编队在澳大利亚与新西兰之间的南太平洋公海现身,并进行了符合国际法规范的演训活动,就引发了部分澳方人士的 " 不适 " 和无端炒作,澳政府还出动舰机 " 全程监控 "。
这显然是澳方缺乏 " 换位思考 " 导致的误读误判。中国作为澳大利亚重要的贸易伙伴和进口来源地,自然有保障自身重要贸易通道顺畅的需求。而且随着中国自身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国有能力保障这条海上通路的安全,对中澳来说都积极正面且至关重要。
另一个事例则是达尔文港的问题。达尔文港位于澳大利亚北领地首府达尔文市,是澳北部地区的重要港口。2015 年,中国民营企业岚桥集团以 5.06 亿澳元获得达尔文港 99 年经营权。
作为澳大利亚最北端的海事设施,达尔文港被认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贸易上,它是距离亚洲和中国最近的澳大利亚港口;军事上,它又靠近澳大利亚国防军和美军轮驻澳大利亚部队的长期基地,美国海军陆战队在澳轮驻部队每年都有 6 个月驻扎在达尔文港所在的达尔文市。

2017 年拍摄的澳大利亚达尔文港货运码头。(图源:新华网)
鉴于其重要的战略意义,近几届澳大利亚政府不时就传出要收回港口的声音。有媒体统计,过去 10 年,达尔文港经营项目无端经受了至少三次政治与安全审查。但相关审查结果均表明,达尔文港并不存在所谓 " 国家安全风险 ",2023 年的调查结果更得出 " 无须取消或更改这一租约 " 的结论。
但今年 4 月,阿尔巴尼斯在连任竞选期间表示,达尔文港必须掌控在澳大利亚人手中,政府正在制定计划取回控制权。据报道,有知情人士表示,阿尔巴尼斯此次访华的重点任务之一,是向中方阐释澳洲对中企投资的立场,尤其针对达尔文港所有权争议一事展开讨论。
直新闻认为,在此事上澳方要尊重起码的契约精神,当中包含两层含义。首先,中国岚桥集团是通过公开竞标程序获得达尔文港的租约,完全符合澳法律规定和市场规则,澳方需认真履行对合同的严肃承诺,其合法权益应当受到充分的保护;其次,退一万步讲,如果澳方真要强行收回该港口,也需要按合同规定,支付中方企业符合市场行情的高额赔偿。
正如肖千大使在今年 5 月接受媒体采访时所说:" 在港口亏损时把它租出去,在港口盈利时将其收回,这在道义上是欠妥的 "。
归根到底,中澳之间出现矛盾分歧不可怕,重要的是要加强沟通协调,作到互相理解,不仅是两国政府层面,两国企业间的合法权益也应如此。相信在任内通过与中方密集措施,成功解除葡萄酒、大麦和龙虾等贸易障碍的阿尔巴尼斯总理,对此应该有高度的认同和清醒的认识。
最后,再引用肖千大使 6 月 30 日在澳主流媒体《澳人报》评论版发表的文章所强调的—— " 中澳是友非敌 "。文章写道:两国没有历史恩怨纠缠,没有根本利益冲突。我们共同分享同一条贸易航线,没有谁比中国这样的贸易大国更希望维护海上航线安全。有分歧可以沟通,但不应影响两国友好。正如我时常听到澳友人说的那样, 我们有一百个理由成为朋友,没有一个理由成为敌人。中澳是友非敌,这从来不应成为问题。中方始终怀着最大的诚意和耐心推进两国友好合作,期待澳方相向而行。

6 月 30 日,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肖千在澳媒发表署名文章《中澳是友非敌,这不应是个问题》。(图源: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馆)
作者丨林潇
排版丨盘思仪
编辑丨郭永佶
审校丨张思南
监制丨李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