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

彻底火了,中证转债指数创十年新高!

  来源:中国基金报

  导读中证转债指数创十年新高,相关产品业绩表现亮眼

  中国基金报记者 曹雯璟

  近日,中证转债指数刷新近十年新高。受益于此,可转债基金表现亮眼,十多只主题基金年内净值增长率超10%,业绩最高达到13.42%。

  业内人士表示,今年板块结构分化显著、中小盘持续活跃的市场环境有利于主动管理的基金获取超额收益。能够较好地挖掘产业周期机会,充分利用可转债特性把握中小盘主题行情的产品,有望获得超额回报。

  转债指数创十年新高

  相关产品业绩表现亮眼

  Wind数据显示,7月11日,中证转债指数盘中一度涨至452.27点,创2015年6月19日以来新高,年内涨幅达8.75%。

  转债市场上涨带动可转债基金表现亮眼,十多只可转债主题基金年内净值增长率超10%。其中,中欧可转债债券A今年以来业绩达13.42%,暂列第一;博时转债增强A、南方昌元可转债A、华宝可转债A、宝盈融源可转债A等基金年内净值增长率均超12%。

  可转债相关ETF收益也较好。截至7月7日,博时中证可转债及可交换债券ETF年内业绩为8.58%,海富通上证投资级可转债ETF今年以来净值增长率为6.71%。

  博时可转债ETF基金经理高晖分析,今年一季度,股市行情以“AI+”为主线,小盘品种刷新近年来高点,在二季度贸易战的短暂冲击之后,市场迎来流动性修复行情,消费板块接力成为阶段性主线。同时,估值抬升进一步推动转债取得超额收益。究其原因:一方面,去年末,转债在平价大幅抬升的情况下,估值扩张幅度较为温和,存在一定低估,一季度进入补涨阶段;另一方面,是由于固收优质资产相对稀缺逻辑继续演绎发酵。

  高晖同时指出,今年纯债资产获得资本利得收益的难度超过往年,但负债端收益率要求并未同步降低,因此,“固收+”产品利用转债博取收益的需求较为旺盛,且年初各类机构转债仓位不高,一旦权益市场出现趋势性行情,转债迎来平价、估值的共振行情就在情理之中。

  “去年9月以来,权益市场环境较过去三年出现积极变化,驱动可转债市场呈现出较强的赚钱效应,低利率环境下可转债的关注度明显上升。结构上,二季度以来银行板块持续走强,带动大盘权重转债上涨。同时,年初以来,中小盘主题持续活跃,而可转债市场中八成左右的个券属于中小盘标的,在上述两个因素共同作用下可转债指数表现亮眼。”南方希元可转债基金经理刘文良表示。

  华宝可转债基金经理李栋梁认为,可转债整体估值水平因供求因素处在高位,今年金融板块持续上涨,而银行类转债在转债指数中的占比较高,银行板块的上涨带动了银行转债的上涨和转债指数的上涨。

  关注科技、红利、内需等方向

  当前环境下,基金经理表示,在中美贸易战趋缓、全球流动性有望再度放松的情况下,转债市场下半年仍可提供较好机会。

  高晖表示将以“科技+红利+内需”的思路进行哑铃型配置。一是AI眼镜:高性价比AI眼镜已经推出,海外新品亦密集呈现,三季度逐步进入产业链强催化期;二是半导体:自主可控是长期叙事,先进封装产能有望大幅扩产;三是汽零、机器人:国内新能源车弯道超车,销量持续增长,自主品牌爆品不断,叠加机器人叙事,股价在前期回调后有望再度走强;四是算力:海外算力高景气、算力“军备竞赛”背景下,国产算力逻辑逐步强化;五是内需:主要包括新消费和创新药,今年以来“悦己消费”异军突起,内需方向前期领涨、回调后布局更有优势;六是红利低波板块:市场利率长期下行趋势有望保持,保险资金有中长期红利配置需求,此外红利低波也是指数稳定的重要基石,可考虑作为基础仓位,包括银行类转债、公用事业转债等。

  刘文良表示,总量层面,权益市场下限明显提升,结构性机会较多,债券市场维持低利率环境,虽然无法预期可转债估值持续攀升,但板块性、中小盘个券性的机会依然较多。整体看,下半年可转债投资,结构比仓位更重要。

  “分结构来看,一是看好科技自主可控方向,包括人工智能、半导体设备材料、军工等板块,产业周期向上趋势明显,经过二季度的回调,三季度或重拾升势;二是二季度表现亮眼的创新药、新消费板块,短期情绪过热,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来消化,但后续或仍有创新高的机会;三是在充裕的流动性环境中,中小盘主题将持续活跃,可继续发挥可转债的攻守特性,把握中小盘主题机会。”刘文良说。

  李栋梁表示,在行业和主题层面,贵金属、军工、创新药、TMT等都有机会,后续将根据市场走势灵活操作。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共3人参与)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