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

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40元,工资性收入占比为57.8%

界面新闻记者 | 翟瑞民

2025年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时指出,上半年居民收入平稳增长,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快于城镇居民。

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40元,同比名义增长5.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4%。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44元,同比名义增长4.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36元,同比名义增长5.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2%。

按收入来源分,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2628元,增长5.7%,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57.8%;人均经营净收入3407元,增长5.3%,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15.6%;人均财产净收入1825元,增长2.5%,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8.4%;人均转移净收入3980元,增长5.6%,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18.2%。

数据还显示,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8186元,增长4.8%,中位数是平均数的83.3%。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25380元,增长4.0%,中位数是平均数的88.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0060元,增长5.5%,中位数是平均数的84.3%。

提高居民收入水平近年来一直是我国财政政策优化调整的着力点。2024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作为今年要抓好的首项重点任务。会议还提出,今年将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提升消费能力、意愿和层级。

此前,财政部发布2024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明确,2025年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持续用力、更加给力,其中包括大力优化支出结构、强化精准投放,更加注重惠民生、促消费、增后劲。重点做好支持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支持保障和改善民生等工作。

3月23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在北京举行,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韩文秀表示,我国将综合施策扩大消费,不断形成高质量发展与高品质生活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局面。我国将增强消费能力,在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基础上,增加城乡居民的收入,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提升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让消费者有钱能消费。

7月9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周海兵介绍,“十四五”以来,每年城镇新增就业稳定在1200万人以上,为民生改善提供了基础支撑。2024年,三次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分别为22.2%、29%和48.8%,服务业吸纳就业的作用显著增强。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乡收入相对差距进一步缩小。

据第一财经报道,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日前在北京举行的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宏观经济论坛上表示,消费是收入的函数,着力提高居民收入对提升消费非常重要,“具体是要提高三个比重,即财政支出用于公共服务和民生的比重;居民消费占总需求的比重;居民可支配收入占国民经济的比重。”

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滕泰还表示,工资性收入是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主要部分,近年来工资性收入占中国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例为55%-57%。要实现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工资和劳务性收入的增长是必需的。此外,中国居民的财产性收入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推动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是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的重要举措。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共2人参与)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