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器星成”陨石文化展。 “上海天文馆”微信公众号 图
女娲为什么要补天?孙悟空的金箍棒由什么铸造而来?坠落的陨石是否会携带生命信号?天外而来的陨石遇见古老的中国乐器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7月18日,上海天文馆(上海科技馆分馆)与湖北省博物馆联合主办的“大器星成”陨石文化展在上海天文馆B1临展厅开幕。在这个历时5年精心打造的展览中,这些问题都会展开新的解读。
上海科技馆天文研究中心陨石研究室主任杜芝茂认为,这是一个与众不同的陨石展。相较于陈列众多不同成分、不同大小、不同时代的陨石样本,“大器星成”把更多的精力花在和文化的互动之中。通过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方式,从现代科学、神话传说、历史记录等多个视角进行解读,突破传统文化与科学思维的边界,重构经典故事。
展览共分为“天机启卷”“神兵破界”“星石有音”三大板块。第一板块以壁画形式再现了“女娲补天”的故事,从陨石坠落的角度重新解读女娲补天的起因。神话传说之外,展览呈现众多史籍关于陨石的记载,更通过800公斤的南丹铁陨石实物配合穹幕投影,再现明朝陨石坠落的轰鸣与火光。

全球首根陨铁打造的如意金箍棒。 澎湃新闻记者 蒋乐来 图
第二板块“神兵破界”则是此次最重磅的展品——全球首根陨铁打造的如意金箍棒所在之处。根据原著描写加以复刻,这根“金箍棒”由真实的铁陨石进行切割,用苏州工艺精雕制成,重13500克。现场还设置了光影互动,当观众站在金箍棒旁,背景将展现孙悟空独面天兵天将的宏伟光效。

全球首套陨石编磬“万籁寂”。 澎湃新闻记者 蒋乐来 图
而在第三板块“星石有音”中,重头戏就是全球首套陨石编磬,由20片精选陨铁切片锻造而成。这套陨石编磬名为“万籁寂”,历时5年打造,20片磬片架设在20个原创设计的《山海经》上古神兽身上,以四余、七政、九天的阵型演绎“天人共鸣”之声。开幕当天的特别演出中,演奏者通过“万籁寂”敲响了《东方红》和《大鱼》。观众日常观展时,能够欣赏到“万籁寂”自动演奏特定曲目,甚至可以亲自敲击特设的陨铁磬片。

展览内的“女娲补天”壁画 。澎湃新闻记者 蒋乐来 图
展陈当然也不乏珍贵陨石样本,比如来自“全球最大石陨石雨”的吉林石陨石、来自史载明朝陨石雨降落事件的800千克南丹铁陨石、公认最美的波兰260千克莫拉斯科铁陨石、单体坠落最大的隆德石陨石……
“大器星成”陨石文化展将一直持续到今年11月18日。以这一展览为重要内容,上海天文馆“2025夏季天文嘉年华暨临港新片区‘商旅临距离’系列活动”也在7月18日正式发布。活动期间,上海天文馆还将推出星空音乐会、陨石挑战赛、英仙座流星雨直播等17项线上线下的活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