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

科大讯飞发布智能办公本X5,本地大模型能帮它卖得更好吗?

界面新闻记者 | 伍洋宇

界面新闻编辑 | 文姝琪

7月22日,科大讯飞发布智能办公本X5,是业内首款搭载本地大模型的墨水屏智能办公设备,售价4999元起。

基础配置上,讯飞X5采用10.65英寸墨水屏,显示为300PPI,重355克,厚度4.6毫米。此外,X5搭载最新6nm AI芯片,具备8核CPU及9T的NPU算力。基于这一硬核基础,X5将讯飞的云端大模型部署于本地端侧,并针对办公场景进行优化。

讯飞X5(记者摄)

讯飞X5此次在产品体验上最强调信息安全和AI办公能力,两者几乎都依靠本地大模型来实现。

其AI办公能力包含离线状态下的语音转写、多人识别、中英互译以及会议纪要等。讯飞方面表示,这是为了在无网/弱网环境、涉密会议等网络受限的记录场景下,用户仍然能够使用办公本的核心AI功能。

同时,考虑到会议资料的保密需求,讯飞X5加入了离线物理拨键。按下拨键后,设备会切断网络,微孔指示灯亮起提示当前处于离线安全状态。离线模式下产生的笔记内容会自动存入“笔记保密箱”隔绝网络操作,访问必须通过用户本人的指纹或密码进行认证解锁。

科大讯飞副总裁、读写科技总经理钟锟介绍,X5针对会议纪要优化训练了大模型,AI将判断会议类型,自适应生成对应类型的会议纪要,以避免模板固定、理解偏差、内容幻觉等问题。

读写科技产品总监郭晓天对界面新闻等媒体表示,语音转写、中英文翻译、会议纪要等涉及本地大模型的功能,所需模型尺寸大小不一,但由于对语义要求没有那么高,配备的都是小参数模型。 

他坦诚道,就AI会议纪要功能而言,离线状态下的效果可能不比在线App转写,但它在此主要解决“有无问题”,并且效果不会太差。尤其是在模型幻觉问题上,团队做了大量模型精调工作,主要目的是保证内容准确,不要做无意义的推理扩散,以及完善内容,尽可能达到逻辑完整、结构清晰。

针对语音转写场景,讯飞X5所搭载的语音识别大模型,普通话转写准确率达98%,并支持识别转写超200种方言及8种外语互译。除会议纪要整理生成之外,X5搭载的大模型还支持AI写作、AI文档助手、划词搜索、开放问答等AI能力。

讯飞X5的AI写作功能界面(记者摄)

智能办公本这一品类从电子书阅读器演化而来,一开始仅具备阅读功能,中途逐步加入手写、笔记等功能,直到讯飞X1/X2等产品切入,业内多家厂商开始向录音转写等功能转型,“办公本”的概念才逐步成型。 

但AI大模型是“智能办公本”的正解吗?理论上而言,行业经历“百模大战”后,模型性能普遍提升,无论是投资人还是创业者都一致认为,智能硬件是大模型最佳应用场景之一。同时,智能办公本自带的办公属性,又最先被AI大模型从软件层面渗透。

不过从消费现状来看,与AI玩具、AI眼镜、AI耳机等赛道相似,AI尚且还没有成为最核心的考量因素。钟锟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在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上,阅读体验、书写效果等硬件产品的基底足够好仍然是大前提,在此基础上AI的附加值空间才会比较大。

在AI应用层,一个广受争议的话题是,自有模型与第三方模型是否对应用的核心体验具有决定性影响?对于AI硬件,这个问题或许同样存在意义。

钟锟用Alan Kay的一句名言来为其定性,“如果你对你的软件足够认真,那你就应该为它开发自己的硬件。”这句话的核心理念在于软件和硬件应该协同设计,否则可能彼此受限于现有框架。“我们今天可以认为讯飞x5也是为了AI所开发的这样一款硬件产品。

他认为,讯飞X5搭载星火大模型,自有硬件和自有大模型配合的确可能磨合出更好的用户体验。例如在云端大模型部署到本地的过程中,团队要进行大模型剪枝、基于NPU的算力调校等,很多工作需要对大模型的技术理解和机体设备的运行原理高度对齐。

从这个角度看来,AI硬件的软硬协同既是效率问题,也是效果问题。不过,这一判断仍有待更长期的市场表现进行验证。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共2人参与)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