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这些银行,正在增资扩股→
来源:金融时报
记者:张冰洁
在资本补充压力之下,今年以来,中小银行“补血”动作频频。
《金融时报》记者注意到,近几个月来,张家口银行、浙江稠州商业银行、保定银行、上饶银行、衡水银行等多家地方性中小银行增资扩股或变更注册资本的方案获得了监管批复。目前,还有多家银行方案正在筹备之中。
从“补血”方式来看,定向募股、增资扩股等外源性资本补充渠道,正在成为中小银行增厚“血条”的主要方式。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小银行增资扩股行动中,地方国资正在成为支持的主力。
中小银行增资扩股进行时
在内源性资本补充能力不足和外源性补充渠道受限的情况下,定向募股、增资扩股正在成为中小银行主要的“补血”方式。
“同意你行变更注册资本方案,募集股份6亿股。”河北金融监管局7月9日发布的关于衡水银行变更注册资本方案的批复显示,衡水银行应根据有关规定,加强对股东资质审核。同时应严格审查入股资金来源,投资人入股资金必须为自有资金,且确保资金来源合法,不得以委托资金、债务资金等非自有资金入股。
7月3日,河北金融监管局批复同意保定银行注册资本由52.7亿元变更为59.8亿元。根据此前公告,保定银行增加注册资本方案为募集股份7.1亿股。
《金融时报》记者梳理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官网发现,除了上述两家银行外,今年7月以来,还有上饶银行、进贤农商行、新源农商行等超20家中小银行定向募股、定向募股方案获批。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中小银行的增资扩股行动中,不少具有地方国资背景的企业在金融领域的布局纵深推进,成为了增持中小银行的主要对象。
根据上饶银行7月16日披露的定向发行情况报告书,该行已完成12.44亿股股份发行,合计募资38.67亿元,并按相关规定办理注册资本变更登记等手续,总股本增至44.36亿股。
据了解,上饶银行本次发行对象共43位法人股东,均为上饶当地国企及省内其他市县国企。这也意味着,在此番增资扩股后,该行国有股占比将由2024年末的54.16%提升至约67%。
6月11日,发布的董事会决议公告显示,“青岛国信集团出于对青岛银行股票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拟通过其子公司增持该行股份,增持后青岛国信集团合计持股数量占其股份总额的比例预计不超过19.99%。”
在近年来经历多轮增资扩股后,保定银行已从原本的股权分散,转变为国有资本绝对控股的银行。在本次增资之前,该行国有股权占比已经达到80.32%。
在业内人士看来,地方国资的大手笔增持不仅能够为中小银行注资,也有助于优化银行治理体系,提高银行经营效率,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对中小银行而言,增持不仅直接补充了资本,为信贷扩张打开空间,还强化了与地方经济的深度绑定与协同,使其更易获取地方发展资源。”星图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洪言受访时表示,同时,国有控股地位的提升有助于优化公司治理,减少股权分散带来的决策低效问题,为中小银行长期发展奠定制度基础。
如何“解近渴”又“纾远忧”?
在业内人士看来,尽管股东增持、国资注资等方式可以为银行“解近渴”,但却很难“纾远忧”。
“中小银行密集增资扩股的主要原因在于信贷扩张与风险处置消耗资本。”在博通分析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看来,增资扩股可以在短期内为银行“输血”,快速缓解资本充足率压力,但如果银行经营持续亏损或资产质量恶化,资本仍会快速消耗。
“从长远看,中小银行资本补充仍面临结构性挑战,首要障碍便是估值低迷与市场信心不足。”薛洪言进一步对《金融时报》记者补充说道,当前部分银行估值较低,叠加个别机构经营前景不明,投资者对区域性银行估值预期悲观,中小银行股权流拍现象频发,凸显市场定价困境。
在业内人士看来,接下来,应进一步拓宽中小银行资本补充渠道,加快建立支持中小银行资本补充长效机制。
对此,招联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建议,应从中小银行实际出发,适当降低发行资本补充工具对财务指标、监管评级等方面的要求,并对发行条款方面进行差异化设计,以提升中小银行资本补充的适用性和可行性。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