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

上半年区域经济图谱:21省GDP增速超预期,经济大省挑大梁作用凸显

全国31省(自治区、直辖市)日前悉数公布了上半年经济“成绩单”,有21个省份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GDP)增速超过年初设立的全年经济增速目标,东部地区继续保持总量领先的同时,经济大省挑大梁作用进一步凸显。

从主要经济指标来看,受房地产市场继续下行的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普遍低迷,但在大力提振消费的工作方针引领下,消费表现较好,多数省份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速超全年预期目标。

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对界面新闻表示,下半年要完成全年工作目标,实现“十四五”圆满收官,主要线索有三条:一是统筹扩大内外需,扩大消费重点是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二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创新和科技创新融合发展;三是高质量推动改革与谋划“十五五”工作。

经济大省挑大梁作用进一步凸显

多数省份上半年经济增速超越其年初制定的全年增速目标,印证了全国经济上半年的良好表现。

界面新闻梳理了上半年31个省经济数据(如图1):从GDP增速来看,23个省份超过或与全国5.3%的平均线持平,只有8个省份未能跑赢全国大盘。

从总量来看,今年上半年全国31省份经济版图和去年全年基本一致,东部省份经济总量仍然保持领先优势,且经济大省挑大梁的作用进一步凸显。

“经济总量排名靠前省份中,除广东外,前五省份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合计拉动GDP增长2.1个百分点左右,是国内经济增长的压舱石。”国金证券宏观经济组分析师孙永乐表示。

图1:2025年上半年31省GDP增速及完成情况

数据来源:各地统计局、政府工作报告;制表:界面新闻

根据界面新闻的测算,2025年上半年,GDP排名前十的省份占全国GDP的比重为61.2%,比去年全年提升了0.4个百分点。

从经济大省内部看,江苏追赶广东的趋势进一步加强。根据银河证券的测算,今年上半年江苏GDP总量与广东的差距创2018年以来同期新低。今年上半年,广东省GDP增量对全国的贡献率是8.1%,江苏省为8.3%。江苏挑战全国第一大省的可能性进一步增大。

对于江苏的强势追赶,章俊分析称,这是因为江苏经济对地产和出口的依赖度相对较低,且今年以来江苏省加快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的“两重”(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项目建设、融合发展以 “苏超”为代表的文体旅商、积极拓展“一带一路”外贸新市场,经济增长表现较好。

固定资产投资整体低迷

银河证券的测算显示,从有可比数据的25个省份看,今年上半年有17个省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不及全年目标,占比达68%。

图2:上半年31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

数据来源:各地统计局  制图:界面新闻

投资增速省际分化明显,增速最高的西藏和最低的广东相差34.5个百分点。分区域看,西部整体领跑,上半年投资增速超过10%的5个省份中,有4个位于西部,西藏、内蒙古、新疆、宁夏分别录得24.8%、14.8%、13%、10.3%的同比增长。

“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前五的省份看,重大项目的牵引作用是主要支撑,产业投资是主要方向之一。这也和各地年初政府工作报告的表述相一致。”章俊说。

以北京为例,今年上半年北京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4.1%,增速高于全国11.3个百分点,位居全国第三、东部地区第一。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指出,上半年全市投资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增速保持高位、产业投资突出、民生保障加力”。从重大项目推进情况看,开工情况为历年最好。上半年,120个市重点工程计划新开工项目实现开工73个,6个原计划后续季度开工项目提前实现开工,“3个100”市重点工程完成投资支撑全市投资三成以上。

西藏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较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2.0个百分点。自治区统计局表示,从重大项目看,支撑作用发挥显著。上半年,全区计划总投资亿元及以上有施工量的项目557个,完成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72.8%,同比增长45.4%。

相比之下,经济大省投资表现普遍不佳,分析人士指出,房地产投资的大幅下跌是拖累经济大省投资增长的主要原因。

根据银河证券的统计,31个省份中,有14个省份上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降幅在10%以上,其中包括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经济大省。

广东上半年GDP同比增速仅为4. 2%,在全国排名靠后,投资是拖累因素之一。1-6月,广东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9.7%,显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下滑16.3%,是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拖累。

多数省份消费表现良好

大力提振消费是2025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上半年,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下,多数省份社会消费品零售表现较好。银河证券的统计显示,在有数据可比的22个省份中,14个省份上半年社零增速超全年预期目标。

图3:31省上半年社零同比增速

数据来源:各地统计局 制图:界面新闻

上半年,全国共有19个省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跑赢全国5.0%的水平,其中,有4个省份增速在7%以上,分别是海南、内蒙古、新疆和河南。

海南是唯一一个增速超过10%的省份。上半年,海南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29.89亿元,同比增长11.2%,增速较一季度提升7个百分点,凸显了“以旧换新”活力,促销举措精准有效。

海南省统计局指出,上半年,海南商品零售同比增长12.7%,其中,家电、通讯器材、汽车零售额均实现快速增长。在消费品“以旧换新”品类中,汽车消费遥遥领先,上半年,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中,海南汽车类增长91.9%,其中新能源汽车增长175.3%。

海口市车辆管理所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当地新车上牌量稳步攀升,高峰时日注册量超300量,达到去年的两倍。“购车补贴政策带动作用还是非常明显的,我们采取了周六上午加班的一些措施,来解决这一部分人的上牌需求。”海口市车辆管理所一名工作人员对界面新闻说。

此外,上半年海南网上零售红火,全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7.8%,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5.5%,较一季度加快8个百分点。

上半年,河南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201.55亿元,同比增长7.2%,高于全国2.2个百分点,在经济大省中表现突出。河南省统计局表示,随着“以旧换新”政策扩容落地,带动相关消费大幅增长。上半年,全省限额以上单位可穿戴智能设备、通讯器材、计算机及其配套产品、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95.3%、92.3%、87.0%、35.1%,分别比一季度加快0.2、16.1、44.8、2.1个百分点。

但与此同时,北京、天津、上海三个直辖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居全国末位,分别为-3.8%、-0.7%、1.7%,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和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呈现较大反差。

章俊认为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因为上述地区本身社零规模已经较大,不再是高速增长的区域;二是因为居民收入增速放缓与消费信心不足。他指出,今年以来,北京、上海、天津三地居民收入同比增幅呈下降趋势,居民消费信心指数尤其是就业相关指数下降明显,对居民消费形成较大制约;三是因为汽车市场降价叠加牌照供给不足。比如,上半年上海汽车类销售额同比下降13.7%,北京汽车类商品零售额也出现同比下降。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共1人参与)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