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

看画 | 我开始在夏天怀念暑假,所有的画面都是热烈的色彩 | Hilary Pecis

·前言·

我喜欢欣赏美好的画面,并由这个瞬间引发浮想联翩。有人说,能感知到微小的事情正在发生,也是一种敏锐的深度能力。我只要“看见”,就能触摸到的生命纹理。

我想始终以此直接面对生活和创作。也以此使生命相对的完整、饱满、自然。

事实上,看美丽的图画,我们也可以有通感。这就是你自己的审美力,也是解读世界美好的密码。

·加州·

一直很喜欢南加州的阳光,每次去视野像被调高饱和度:天蓝得更纯粹,阴影黑得更浓烈,连风都裹着云彩缓缓流动到眼前。

沿着加州1号公路跑步,这是太平洋海岸北纬地带。海洋上空的冷雾与内陆的热浪在清晨会合。当跑到圣莫尼卡海滩时,你就能触摸到海洋气候的温柔的一面——夏季干燥的阳光把棕榈叶晒得发亮,冬季偶来的雨水让枯黄山坡一夜返青。再向东,气候开始显露棱角,季风在秋季席卷山谷,干燥的热浪裹挟着野火的气息。

雪线在三千米海拔之上燃烧,与棕榈泉的45℃ 炙热隔空相望。

干燥与生机、炽热与宁静,被压缩在同一张底片里。

生活于此的人,学会收藏有温度的阳光。

晨跑时呼吸的清冽,阳台上咖啡杯旁的光影游戏,沙漠黄昏转瞬即逝的霞光。剩下的漫长时光,被画家直接抹成了柠檬黄、鼠尾草绿、泳池蓝——所有颜色都带一点着锐利的线条,像照片晒褪了色,也像记忆自带的柔光。

今天的艺术家是希拉里·佩西斯Hilary Pecis,她让南加州的日常在静止中微微发烫,温馨、宁静、热烈不语。

·室内·

佩西斯的这些高饱和度的色彩构成了一场视觉交响乐。

看似热闹的画面,热烈的生活,那些堆叠的艺术书籍、斜倚的猫咪、好友相聚后遗留的酒杯,又隐藏着一种淡淡的孤独感。

观感上丰盈又独立,画面中的静物成为了精神的肖像。而我们正目睹她在静默中重绘世界的色彩秩序。

她还会在画中加上艺术史彩蛋,比如马蒂斯花瓶、霍克尼泳池变形、保罗·克利的书等),可以慢慢在画中找出来!

·室外·

非常欣慰,我终于看到了新一代的女性艺术家的成长和成就。希拉里·佩西斯Hilary Pecis就是这样的人,她的作品反应着一种当代的力量。

她和几位女性艺术家一起共享洛杉矶的工作室,大家互相鼓励,构成创作共同体。而佩西斯的南加州风格,也已经成为她的独特创作标志。

1979 年希拉里·佩西斯(Hilary Pecis)在美国加州北部出生,她是美式中产家庭第一个小孩,父母给她取的名字是致敬攀登珠穆朗玛峰的先驱埃德蒙・希拉里爵士。

从童年开始,佩西斯就喜欢独自乘公交漫游山野认识世界。她6 岁时启蒙绘画,高中时她去参观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被当代艺术震撼,于是立志成为艺术家。

2006年,佩西斯毕业于加州艺术学院,获艺术学士学位,三年后,读完硕士。她在研究生时,是从数字拼贴创作入手的。

但是后来,佩西斯对于“绘画已死”的学院氛围很不满意,于是开始转向,挑战具象绘画。

事实上,在佩西斯前期的创作尝试阶段,也是她生活的诸多变动时期:结婚、生子、育儿。和世界上绝大部分普通人一样,佩西斯尝遍人生滋味,刚刚毕业后工作、吃睡都在商住两用的出租房里,条件十分艰苦糟糕。

在佩西斯成为母亲之后,因为旧金山高昂房价、巨大的育儿压力,佩西斯搬家到了洛杉矶。而究其根本原因,是因为旧金山房价因科技行业兴起暴涨,艺术家生存空间被挤压,才不得不离开。生活的诸多变化中,唯一不变的是她20多年的晨跑,每周几乎她都跑50英里,还完成 7 次马拉松。

大约五年后,佩西斯个人风格稳定了下来,她有了更明确的创作方向,于是她立即辞职,走向全职艺术家之路。

随之而来的是,画作尺寸也有了扩展,她一步一步的,从小画幅一直到现在的等身大尺幅创作。那些曾经必须"节省空间"的妥协,最终在最近几年的创作里爆发成一整墙的怒放,好像是佩西斯把被折叠多年的自己猛烈展开。

而我们,籍此看到了她眼中的世界。

我看到的是平平无奇的艺术家的日常,也看到了女性创作者不再成为谁的缪斯、谁的创作养分;也不再反复证明自己需要如何“平衡”家庭和工作。

这就很好。

当画面中没有了“人”,没有了对人的凝视,这种"缺席的肖像",也是非常有诗意的指向性创作,静物和风景让画面更加耐看了,不是吗?

日常之美才是最坚韧的生命力。

踩着每一天的日脚活下去,让每一抹色彩都不被定义。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共1人参与)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