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继光大理财后,宁波银行理财子公司成为又一家参与线下打新的银行理财子公司。据了解,截至7月末,宁银理财已经参与了三个IPO项目网下打新。
业内人士认为,银行系理财子公司参与IPO打新,具有非常积极的信号意义,能够为资本市场提供增量资金,同时也有利于理财子公司产品增厚收益。同时,理财子公司应该增强投研能力。
两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吃螃蟹”
界面新闻从宁波银行理财子公司(下称:宁银理财)获悉,该公司近期多只产品成功入围深交所、上交所拟IPO企业的新股申购名单。截至7月25日,该公司入围打新产品数量已位居银行理财公司首位。
7月31日,创业板IPO企业广东建科发行公告显示,宁银理财旗下的“宁赢平衡增利国企红利混合类日开理财6号”“宁赢个股臻选混合类开放式理财产品1号(最短持有2年)”两只产品,均以7.36元/股的价格各申报3000万股,成功入围有效报价名单。
7月24日,创业板汉桑科技就曾在公告中披露,宁银理财上述两只产品已以29.3元/股的价格各申报900万股;次日,沪市主板IPO企业天富龙的公告中,宁银理财也有现身,“宁赢个股臻选混合类开放式理财产品1号(最短持有2年)”“宁赢混合类碳中和开放式理财产品1号(最短持有1年)”“宁赢平衡增利国企红利混合类日开理财6号”三只产品分别以25.14元/股参与申购,申报数量依次为1000万股、1260万股、1260万股,均为有效报价。
此前,光大理财早在6月就已有试水,以申报价格17元/股参与信通电子网下打新,并成功入围有效报价,成为行业内首家参与网下打新的银行理财公司。彼时,光大理财表示,在有效管控风险的基础上,未来该公司还将持续加大在资本市场领域的布局力度。
3月28日,中国证监会正式发布《关于修改〈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的决定》,首次将银行理财产品纳入IPO优先配售对象范围。同日,上交所和深交所发布新修订的首次公开发行证券发行与承销业务实施细则和上市公司证券发行与承销业务实施细则,新增理财子公司作为IPO网下投资者主体资格。标志着银行理财子A股网下打新正式“开闸”,光大银行和宁波银行成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网下打新为何没能大规模铺开
在金融监管部门和交易所修改相关规定之前,银行理财子公司主要通过投资公募基金间接参与打新。而新版《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发布后,银行理财子公司的尝试也相对谨慎,为何鲜有理财子公司参与?
“理财子公司参与二级市场打新的渠道其实并不只有A股,据我所知,一些大行理财子公司已经在港股IPO中成为了基石投资者。”一位大行理财子公司人士对界面新闻表示。
例如,今年6月,工银理财参与三花智控港股IPO基石投资。该IPO项目上市热度较高,国际配售锚定申购倍数超过50倍,公开发售孖展申购倍数接近600倍。工银理财最终作为基石投资者获配2000万美元投资份额。
此外,今年5月,中邮理财参与宁德时代港股IPO基石投资,成功获配基石投资份额5000万美元。中邮理财也是此次IPO中唯一一家理财公司。
前述理财子公司人士对界面新闻表示,与港股基石投资金额相比,A股网下打新的获配金额有限,理论上能够增厚收益,实际的效果相对有限。
界面新闻记者查询交易所公开信息,宁银理财在广东建科打新中获配6557股,在天富龙打新中获配1526股,在汉桑科技打新中2只产品各获配2443股。
“从银行理财子公司发行的产品角度来说,即便产品规模足够,也不是所有的产品都适合参与打新,目前理财子发行的产品多数是R2级别以下的低波稳健型产品,而参与打新的产品风险等级是R2至R3,这需要投资者具备更好的风险承受能力。另外,银行理财子公司销售的产品多以1年以下为主,参与打新的固收+产品需要更长的久期。”
前述人士认为,银行理财子公司参与打新的根源是投研能力。基于公司基本面研究,对打新标的进行精确报价,否则报价无效白白错失打新机会。
在投研能力建设上,宁银理财明确提到已打造20人股票投研团队,覆盖全行业及重点公司;光大理财也通过持续布局权益投研体系,保障报价精准度。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薛洪言对界面新闻表示,债券+打新的模式未来仍然有很大发展空间。薛洪言表示,理财子公司将加速从“固收专家”向“全能型资管机构”转型,投研体系需构建覆盖新股研究、估值定价的全链条能力,人才争夺和外部合作(如与券商、专业机构协同)会成为竞争焦点。产品设计上,会更注重差异化策略,如聚焦硬科技赛道的产业级研究、开发动态报价模型、设计匹配新股锁定期的封闭产品等,同时“Pre-IPO融资+战配跟投+理财打新”的组合服务模式可能兴起,推动资管行业从“规模竞争”向“价值创造”转型。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