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

速腾聚创上半年收入7.8亿元,激光雷达新产品独家供应深圳头部新能源车企

界面新闻记者 | 张熹珑

821日,速腾聚创公布2025年第二季度及中期业绩报告。上半年,公司营收达7.83亿元,同比增长7.72%;应占亏损为1.49亿元,按年收窄44.5%

激光雷达交付量持续增长支撑公司业绩向好。期内,公司激光雷达销量为26.68万台,较2024年同期增加9.6%

不过,不同类型产品销量有所分化:用于ADAS应用的激光雷达及用于机器人及其他的激光雷达销量分别约为22.05万台及4.63万台,分别减少6.0%及增加420.2%

车载激光雷达的增长变动主要由于两家下游大客户小鹏汽车和问界的路线转变。公司在财报中坦言,“其中一名客户选择在其车辆上安装由其战略一级供货商开发的激光雷达产品,而另一名客户不再于其车辆上安装激光雷达产品。”

截至上半年末,速腾聚创已取得30家汽车整车厂及增加至一级供货商的119款车型的量产定点订单,并为其中14家客户的44款车型实现SOP。目前,量产定点车型数量增加至133款。

值得一提的是, 公司承担独家供应两家日本Top2车企与中国重点合资品牌定点项目上。在割草机器人赛道,公司也跟多家全球Top5厂商达成独家合作,订单规模突破七位数。

今年4月,公司发布了真192线车载高性能数字化激光雷达EMX。速腾聚创CEO邱纯潮在财报电话会上指出,发布以来的半年内,EMX斩获大量头部重点客户的定点,其中包括一家全球领先新能源车企的第一批项目,就给EMX带来32款车型独家供应。

界面新闻从知情人士方面获悉,EMX独家供应的32款车型为来自广东深圳的新能源车企,产销量在全球排名前列。目前,该车企激光雷达仍不是独供模式,但从下一批新车型开始,将由速腾聚创独供,包括此前交给其他厂商的定点和新车型的定点。另外,其中一家独供的日本品牌则为丰田汽车,由于合资车企海外项目进展相对缓慢,当国内新能源和智能驾驶项目打通市场后,相应体系和供应链有望迁移出海。

车载产品仍是速腾聚创的大盘。公司方面人士告诉界面新闻,接下来高线数激光雷达是发展重点,背后是L3级车型和Robotaxi的需求正在增长。

今年以来,L3级热度持续攀升,车企积极研发L3级自动驾驶技术。据界面新闻统计,多家车企均有布局,如广汽集团计划在今年实现L3级自动驾驶车型量产、华为计划于2025年四季度实现L3级自动驾驶在高速场景商业化落地。小鹏汽车、理想汽车也有相应计划。

交银国际研报指出,未来一年内,重点关注L3级有条件自动驾驶法规的落地节奏,这将显著提升单车价值量,利好产业链核心供应商。该机构预计2025年全球车载激光雷达搭载量约320万台,同比翻倍。

汽车自动驾驶从L0L5共有六个级别,而L3是系统开始承担事故责任的分水岭。根据工信部《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规定,L3的核心在于责任转移:系统在责任域运行时,安全主体从驾驶员切换至车企。

不过,国内政策尚未开放L3级自动驾驶系统面向终端消费者的量产应用。当前,市面上各汽车产品搭载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均未超出L2范畴。

L2辅助驾驶相比,L3有条件自动驾驶在探测性能、复杂环境下的鲁棒性等方面对车辆的感知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速腾聚创方面人士向界面新闻表示,消费者对高阶智驾的需求增长正加速L3有条件自动驾驶落地进程,从L2L3升级已成为车企战略重点。随着L3加速落地,高线数激光雷达预计将成为“刚需”。

激光雷达线数指的是在垂直方向上能够发射和接收激光束的通道数量,是衡量激光雷达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与探测精度、分辨率、探测距离等指标呈正相关。目前,中国市场乘用车激光雷达搭载量中,128线及以下仍占主流(尤其L2级车型)。

在高端车型上,高线数激光雷达产品渗透率正在提升。目前,极氪9X、智己LS6车型已搭载公司520线超级激光雷达。以极氪9X为例,其面向L3级的千里浩瀚H9版本采用目前行业唯一5个激光雷达方案,主激光雷达为速腾聚创定制的520线长距激光雷达EM4

吉利首席智驾科学家陈奇在发布会上提到,长距激光雷达是全球第一个量产上车的520线激光雷达,不仅可以超视距感知,还能精准识别远处物体,可以在最远300米外,精准识别任何长宽超过75厘米的物体。

这意味着,高线数激光雷达能为为更极限的长尾场景兜底。相较上一代128线激光雷达,520线激光雷达垂直分辨率提升近3倍。后者预计在今年三季度进入大规模量产交付。

“超高分辨率的激光雷达需求其实是一个新增市场,是行业走向L3以上级别自动驾驶的信号。”邱纯潮指出,“L2阶段,200线左右方案是主流,但L3要求的感知精度、远距离探测能力,必须依赖500线以上的高性能激光雷达。”

另一方面,Robotaxi厂商在下一代方案中,也呈现出主激光雷达线数升级的趋势。邱纯潮提到,Robotaxi领域经历了车规激光雷达取代机械式激光雷达、数字化架构车规激光雷达取代模拟架构激光雷达的过程,预计EM4的头部客户明年开始进入规模化运营阶段。面对L3以上甚至全自动驾驶的感知需求,我们同样正在推进下一代的自研芯片,预期明年会推出。

除了上汽、吉利,速腾聚创在财报中透露,EM4还获得了全球纯电皮卡Top新势力品牌、欧洲头部高端豪华汽车合资品牌的定点。今年底,几家头部Robotaxi厂商会开始启动“EM4+E1”的量产落地,预计Robotaxi全年激光雷达出货量达到万台级别。

邱纯潮指出,Robotaxi的价值不是目前营收能体现的,这是个技术制高点。整体来看,在全球L4领域领先企业中,公司合作覆盖已超过 90%

滴滴自动驾驶、百度、小马智行、文远知行均在其合作版图中。其中,滴滴自动驾驶与广汽集团共同研发的全新一代L4Robotaxi将配备6颗车规级全固态数字激光雷达,而小马智行第七代Robotaxi搭载数量为4颗。这都为激光雷达增长提供了空间。小马智行广深研发中心副总经理黄凯霖此前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指出,今年的部署重点是第七代产品的三个车辆平台,年底要实现千辆Robotaxi规模。基于供应链成本下降等因素,第七代系统的成本相较上一代下降了70%

截至二季度末,公司毛利率达25.9%,去年同期为13.6%。其中,用于ADAS产品毛利率由11.2%增长至17.4%,用于机器人及其他产品毛利率由26.1%增长至45%

机器人激光雷达是公司第二增长引擎。上半年,公司用于机器人及其他的激光雷达销量由2024年同期的约8900台增加至2025年上半年的约46300台。

邱纯潮表示,机器人领域的大批量交付期集中在下半年甚至第四季度。例如割草机器人,未来6个月将迎来2026年销售季的生产高峰,从三季度末开始,市场需求将呈爆发式增长,并持续至明年一季度。公司今年四季度到明年一季度也会迎来机器人领域产品交付高峰。

机器人领域毛利率更高,邱纯潮指出,一方面由于数字化产品架构比较领先,另一方面由于机器人应用场景分散、定制化需求高,且行业处于探索期,毛利率相对较高。后续随着不同领域交付量持续提升,规模效应将进一步显现,预计机器人领域的毛利率会逐步稳定。

在人形机器人方面,速腾聚创“机器人之眼”系列产品已与多家机器人厂商达成了合作,包括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越疆科技、灵宝CASBOT、普渡机器人、宇树科技、湖北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等。邱纯潮透露道,现在Active Camera平台已经收集多个领域、超过400个顶尖开发者和机器人企业的需求,预计年底还会发布更多系列产品、覆盖更细分场景,这既能打开机器人感知市场的增量空间,也能通过生态效应放大商业价值。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共1人参与)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