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商平台推出的 " 仅退款 "" 退货退款 " 等服务,本是为了优化消费体验、保障消费者权益,却有不法分子将其视为 " 生财门道 "。近日,经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李某、陈某、杜某等十余人因诈骗罪获刑。
李某、陈某本是某电商社区团购平台的服务站经营者,日常工作就是接收平台仓库送来的商品,再分发到消费者提货点。然而,在日复一日的操作中,他们却动起了歪脑筋:先以虚假消费者身份下单,待商品配送至自己负责的服务站后,便立刻申请 " 仅退款 " 或虚假操作 " 退货退款 "。利用平台规则漏洞,他们在成功退款的同时,还能将货物非法截留。" 这简直是‘无本买卖’!" 尝到甜头后,李某等人迅速拉拢杜某等十余名服务站工作人员,将 " 小聪明 " 发展为 " 团伙作业 "。
自 2024 年 6 月起,该团伙以 " 刷单 - 退款 - 截货 " 方式疯狂套取商品。" 我们每人每天都下单,像打卡上班一样。" 李某在供述中坦言。为了规避平台监管,他们会在平台系统内拍照,力图 " 证明 " 已将商品送往消费者提货点,平台便不会扣服务站的钱,损失最终转嫁给了平台。他们精心挑选目标:可乐、红牛饮料、食用油、大米、泡面 …… 这些 " 硬通货 " 成了他们的最爱,只因 " 好出手、变现快 "。
短短两三个月内,他们作案金额从几千元飞涨到近 40 万元。为了 " 消化 " 这些源源不断从平台 " 薅 " 来的 " 免费 " 货品,杜某等人甚至自己开了一家小超市。服务站截留的商品,转身就上了自家超市的货架,形成了 " 自产自销 " 的 " 闭环产业链 ",真真切切地做起了 " 无本万利 " 的生意,在违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纸终究包不住火,2024 年 12 月,平台总部在日常风控审核中发现了异常:部分服务站点的退款订单异常激增,大量 " 仅退款 " 订单的货品人间蒸发," 退货退款 " 订单的货品也从未回到仓库。巨大的货品损失缺口引起平台的高度警觉,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同月下旬,李某、陈某等人被公安机关抓获,对作案事实供认不讳。
鄞州区检察院先后对李某、陈某、杜某等十余人提起公诉。李某、陈某等十余人认罪并退缴了违法所得,最终被判处刑罚拘役 4 个月至有期徒刑 3 年 6 个月不等。
检察官说案:
本案被告人利用平台规则,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交易、虚假退款等方式骗取财物,数额巨大,其行为已完全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消费者权益保护规则怎能沦为非法牟利的工具!一旦产生 " 钻空子 " 念头,应警惕其背后的法律风险,一旦达到法定数额,就可能构成犯罪,面临刑事处罚。广大消费者在享受 " 退货退款 "" 仅退款 " 等便捷服务时,务必恪守诚信底线,电商平台也应持续优化风控机制,堵塞系统漏洞,共同维护公平、安全的网络交易环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