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A股登上3800点,就本轮行情的背后核心逻辑是什么?哪些行业机会确定性较大?信汇泉总经理孙加滢做客直播间,为投资者深入解析市场脉络>>
孙加滢认为,理解本轮行情背后的逻辑,应立足于更长期维度的视角。2021年至2024年,A股经历了第一轮显著上涨,期间持续时间不短、调整幅度也较深。市场有涨必有跌,当前正处于修复与再平衡的关键拐点,虽然目前或许仅是起步阶段。
他指出,这一拐点的核心逻辑主要基于两点:一是社会正步入资本收益时代,“资产荒”成为突出特征,必然推动股市估值提升——所有完成工业化的国家都曾经历这一阶段;二是国际资本持续流入。
具体来看,第一,资本剩余是工业化国家的必然结果。其背景可追溯至工业化起飞阶段,即我国过去二十多年所经历的经济高速增长期。那时经济总量迅速扩张、年增速超过10%,企业和个人更关注实业盈利和购房。如今大众感到经济困难,实则是因总量增长放缓、赚钱难度上升,反而形成了大量资本剩余。
2018年至今,我国居民存款从78万亿元攀升至166万亿元,便是资本剩余的具体体现。这批资金必然寻求估值较低、容量充足的资产进行配置,股市将成为主要流向,从而助推市场估值整体上升。
第二,国际资本正在持续涌入。尽管人民币汇率尚未出现显著升值,但从国际经验看,工业化成熟经济体往往伴随本币升值——例如1981-1982年后日元大幅升值,德国马克也曾走强,更早的美国在1932年后美元对黄金明显升值。根据国际经济学基本等式,经常项目长期盈余必然通过资本项下流入或汇率升值实现平衡。中国已积累二十年经常项目盈余,当前汇率仍处于7.1左右,此前一度接近6,人民币升值具备必然性。
他将这一过程比喻为人的生命周期:工业化起飞阶段如同20岁的青年,成长迅猛;成熟阶段则似40岁的中年,综合优势凸显、实力处于巅峰。国家在这一阶段会展现出科技、资本、军事等全面优势,必然推动本币升值,进而触发资产重估。目前港股市场已显现海外资金流入迹象,不仅是南下资金推动,更是全球资本加速配置中国资产的结果。
孙加滢总结称,上述两大动力——国内资本剩余和国际资金流入,正共同支撑当前市场行情,并在这个时间节点逐步显化和兑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