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

不想再忍了,我在街头拦下“游烟族”

Sabine 拍下自己街头劝 " 游烟 " 的过程,发布在社交账号上

" 先生,不要一边抽烟一边走路,不能抽‘游烟’你知道吗?"7 月 22 号,在上海嘉善路街头,Sabine 正对一名吸烟者劝阻,几次之后语气开始变得强硬。

这段被发到网上的视频,后来获得了 300 多万的播放、近 34 万点赞,有将近 2 万人在视频下评论。视频中,Sabine 刚刚从健身房出来。" 一出来就看到有人抽游烟,我不想再忍了 "。

Sabine 目前是一位自由职业者,定居上海。她患有严重的鼻炎,苦二手烟久矣。2025 年 3 月中旬起,上海在武康路、外滩、南京路步行街、陆家嘴商圈等 8 个游客集中、人群密集的 " 网红 " 地标场所推进室外 " 游烟 " 治理。《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规定,发现 " 游烟 " 可以拨打 12345 热线进行举报,违者个人最高罚款 200 元,场所最高罚款 30000 元。

就在上海发布相关规定之后,Sabine 也开始了她的劝阻 " 游烟 " 之路。她随机举起手机,拍下这些过程。很多吸烟者并不清楚,当自己在室外一边走路一边吸烟时,就成了 " 游烟 " 的制造者。" 游烟 " 的本质是二手烟,2020 年《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显示,我国每年因二手烟暴露死亡的非烟民超过 10 万人。

为了劝阻 " 游烟 ",Sabine 曾和吸烟者闹到公安局。也有上海大爷在她劝阻时熄灭烟,向她倾诉," 家里不让抽,路上不让抽,该去哪里抽?" 她的视频下评论区存在着不同的声音。有人鼓励她,希望大家一起行动在全国各地劝阻 " 游烟 ",也有人说她 " 越界 ",认为她劝阻 " 游烟 " 的地方不属于上海规定的 8 个区域,说她 " 凌驾于法律之上 "。

Sabine 坦言,在开始自己的劝 " 游烟 " 行动之前,也曾陷入犹豫。" 别人会不会觉得我很冒昧?会不会因此遭受攻击?" 但就在我们的采访中,电话那端还是传来她在街上高声说出 " 请不要吸游烟 " 的声音。

以下是她的讲述。

抽 " 游烟 " 在我们身边司空见惯

在街头劝 " 游烟 "

我有鼻炎,一闻到烟味鼻子就很敏感。会痒、会痛、会打喷嚏。有时候我就会忍不住用手戳鼻子或者用水洗鼻子,过程中产生摩擦,有时候会流鼻血,这一直让我很难受。

我经常出差,大部分时候选择坐高铁。我观察到,每当到站停车,站台上总有很多人抽烟。对很多人来说,这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但我总感到困扰,我自己干干净净出门,身上却总染回一身烟味。很长一段时间,我选择忍受,我跟大部分人一样,碰到这样的情况,会默默走开。

直到今年,上海开始在 8 个区域进行 " 游烟 " 治理,我刷视频的时候刷到了这个消息,还在央视新闻里看到主持人向观众科普 " 游烟 " 这个概念,它是指吸烟者在室外一边移动(如走路、骑车等)一边吸烟所形成的游荡性烟雾。

我开始思考,相较于不顾周围人感受的吸烟者,受到 " 游烟 " 伤害的是我,为什么我要默默走开?我不想每次出门都吸完二手烟回来,我不想我的鼻子一直不舒服,那时候我只有一个想法——我受够了。

我想做一点什么,阻止别人抽 " 游烟 "。但是怎么让我的想法传递到大街小巷去呢?最开始我的计划是做 " 街头艺术 "。今年 5 月份的时候,我做了一个印有禁烟标语的 T 恤,准备在我出差的时候穿出去,让别人看到。

做好之后,我工作有点忙,一直放着。在这期间,我也一直关注二手烟相关的新闻。我了解到,每一年,中国死于二手烟的人达到 10 万,边走边抽烟,最远 10 米到 25 米范围内的人都会受到影响," 游烟 " 的危害其实非常大,只是常常被人们忽视。这些数据和上海公布的相关规定,都给了我很大的底气,推动我去做劝阻 " 游烟 " 这件事。

7 月初,我穿着禁烟标语的衣服上街游走,这是我的无声抗议。出差的时候我也会带上,穿到高铁上去,有的人看到就笑了。后来,因为天气比较热,我不可能每天都出门,出差坐私家车的次数更多了,接触外界的机会反而变少了。我就想,与其做无声的抗议,不如来点实际的行动。

机会很快就来了。

我经常健身,今年 7 月 22 号那天,刚出健身馆,我就看到有人在边走边吸烟。我几乎一下子就 " 爆发 " 了,决定不再忍受,于是上前劝阻。我当时很礼貌地说," 先生,不好意思,不可以吸‘游烟’ "。他戴着耳机,没有反应,我只能又重复了两遍。但是他还是无视我,一直在吸,直到我继续叫他,他才摘下耳机。

我试图跟他解释,这种边走边吸烟的行为是吸 " 游烟 ",最远 10 米到 25 米范围内的人都会被 " 游烟 " 影响,但他并不愿意听我说。当时天气比较热,但我们谁都没让步。僵持了一会,我们都选择报警。但是报警并没有解决问题。那位先生始终觉得自己没错,可以吸烟,我也被告知,警察没有权力对他进行处罚。

上海开始对 8 个区域进行 " 游烟 " 治理

没想到这么受关注

第一次劝阻 " 游烟 " 就这样以 " 失败 " 结束。过程中,我掏出手机,对着自己记录下这个过程,这也成为我在网上发布的第一个关于劝 " 游烟 " 的视频。其实,我最开始录下视频只是出于要保留证据的考虑。

我把视频发到网上后,觉得可能没人愿意关注这个话题,不会掀起多大的水花。让我没想到的是,两条短视频加起来居然有 500 多万播放量,一条有 30 多万的点赞,一条有 18 万左右的点赞。我发现,关注二手烟和 " 游烟 " 的人其实非常多,其中不少人曾受到困扰。

有网友评论让我 " 全国巡游,劝阻游烟 ",大家都很支持我的行为,觉得我当了他们的 " 互联网嘴替 "。但与之对应,我同时也收到了很多恶意私信,觉得我劝 " 游烟 " 不合理,问我地址,说明天过来打我。第二天我选择直接怼回去,结果对方再没了回复。

在网上引起这么大的关注是我所没有预料到的,但却大大地增加了我继续这么做的信心。

刚开始决定去劝 " 游烟 " 之前,我心里其实也有过一些拉扯,会犯嘀咕,我直接去劝阻别人会不会很冒昧?我也能理解,如果一个人正在路上走,突然被搭话可能会感到莫名其妙,或者觉得我这个人多管闲事。其实我自己也担心这样做会不会不安全,我姐姐看到我的视频之后,也问我是否考虑过有的人反应可能会很极端。

我也在网上看到,曾有人因为劝阻吸烟被打。但有过第一次后,我觉得这些疑虑被大大打消了。相比于让人感到莫名其妙,告诉他们吸 " 游烟 " 的危害,让他们能够关注周围人的健康可能更重要。我还是想要去发声,想要去传播游烟有害这个理念。

我有时会收到一些未成年人的私信。

他们告诉我,自己处在一个充满二手烟的环境,很多吸烟者可能并不知道,自己给家人带来的二手烟伤害是非常大的。我会鼓励他们去给身边人科普。有人在私信和评论里告诉我,在我的影响下,他们也会主动劝阻吸 " 游烟 " 的人。这些反馈让我感到自己做的事有意义。

我希望这些视频让别人知道我正在做什么,也希望那些被二手烟困扰的人可以相互鼓励、打气。

那之后,我还会时不时的更新一些在路上劝吸 " 游烟 " 的视频。拍摄没有计划性,通常是去健身的路上,我素颜,穿健身服,角度也随意。评论区有人因为这个攻击我的长相,也有人说我为了火,为了起号。但我并不在乎这些声音。我之前是一名对外汉语老师,有自己的教学账号,更新劝阻 " 游烟 " 视频只是出于我真正想记录下自己做的这件事。

网友背包上街拒绝二手烟

" 不要漠不关心 "

我还会遇到一些误解和争议。

有人认为我是掀起吸烟者和非吸烟者之间的对立。其实不是这样,吸烟是大家自由的选择,我有朋友也会吸烟,我读大学的时候,还因为好奇自己躲在角落里尝试过吸烟。这是个人的自由。我只是觉得不应该影响他人健康。就像我的朋友们,他们从来不会让周围人被迫吸到二手烟。

还有的人会觉得我多管闲事,觉得 " 室内不能吸烟,室外可以吸烟 ",或者用我所在的区域不是上海关于 " 游烟 " 规定的 8 个区域来攻击我,说我 " 凌驾于法律之上 "。

我觉得大家可能都有困惑,到底哪里可以吸烟,哪里不可以?以及,一个人可不可以劝阻在公共场合吸烟的人?前些天,我健身回来的路上看到有人边走边吸烟,跟之前一样,我上前告诉他不要这样做,没想到的是,遭遇了对方的谩骂,同行的人也追上来质问我,马路上抽烟关你什么事?

这一类声音反而让我更想继续劝阻 " 游烟 " 了。因为说不定有人刷到我的视频,就能被科普到 " 游烟 " 的知识呢?说不定了解这个知识之后,有的人就不会在他人旁边吸烟了呢?

我觉得劝阻二手烟并非 " 闲事 ",作为一个公民,去维护大家共同生活的环境,也不是 " 多管 "。

我知道现代社会,大家都很忙,不太愿意分时间来关注公共生活。但是总要有说出来的人,总要有站出来劝阻的人。最近天气很热,有一次我路经睡在水泥地上的工人们,就主动去附近的超市买水送给他们喝。我觉得作为一个公民,应该关心我的周边人,做我能做的事情。

我来自单亲家庭,妈妈和姐姐是给我很多能量的人,小时候我妈妈会帮附近的老婆婆卖菜,姐姐也常给身边人提供帮助。这些都告诉我,不要漠不关心,不要麻木。

刚开始去劝阻 " 游烟 " 的时候,我有时候语气听起来并不那么友善,可能也是因为公共场合要跟别人搭话,还要叫人不做某件事情时,试图通过相对强硬的语气,来表明我的立场吧。

后来我发现,当我抱有一些情绪甚至是敌意的时候,对方会特别容易被激怒,我们就很难沟通。而我温和去提示的时候,对方会愿意配合我灭掉烟。所以,慢慢地我试着更加温和地说出我的诉求,告诉对方 " 游烟 " 的危害。

前几天,我劝阻 " 游烟 " 时,对方的语气一直很急,不停强调这是室外,没有法律规定不能吸烟。我告诉他我鼻炎,刚洗过鼻子,有出血,并且跟他科普了 " 游烟 " 的知识。最后他熄灭了烟,我也跟他道了谢。

有一次我劝一个大爷,大爷态度特别好,立马掐灭了烟,还跟我说不好意思。他说起家里人不让吸烟所以出来,但是外面也不能吸。我突然意识到,吸烟者也有他们的困境,是不是相关部门应该设置一些吸烟点,这样他们有地方吸烟了,我们也不用忍受二手烟了?

我了解到,上海有些地方已经设置了吸烟点,我还特意拍了视频分享,但是这样的吸烟点并未普及。还有,不知道我们能不能参考其他国家的做法,在街道设置室外透明吸烟室。

最近有网友在评论区告诉我,因为看了我的视频,他已经戒烟两周了。我很开心,只要有一个人有改变,我们就能在大街上呼吸得更畅快一点。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共2人参与)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