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

上海深化专业技术人才培育机制创新,打造长三角协同发展“人才引擎”

主办方 供图

为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高质量专业技术人才发展生态,深入推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国家战略,8月28日,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上海交通大学终身教育学院等单位,共同举办“长三角城市综合交通一体化发展高级研修班”开班式,同步开展2025年“上海人社”政府开放日主题活动。

据悉,本市专业技术人才高级研修项目作为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四大重点项目之一,旨在提升各行业人才队伍的专业技术水平、创新创造能力和整体素质,按照高水平、小规模、重特色的原则,紧跟产业发展和人才需求组织实施。本次活动通过政、产、学、研深度融合,搭建开放共享的交流平台,系统宣传专业技术人才政策、促进区域协同,体现上海在落实国家战略、培育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

创新机制,打造专技人才培育“上海样板”

今年3月,上海市人社局启动本市专业技术人才高级研修项目选题征集工作,将研修项目瞄准技术前沿,服务产业发展,紧扣重点领域,课程设置要求内容充实、结构合理,精选长期服务产业人才培育、研修资源丰富、师资力量雄厚的承办单位。经科学遴选和综合评估,最终确定79个项目(52个高级研修项目和27个急需紧缺人才培养项目),其中科技创新领域项目占比超70%,三大先导产业相关项目占比近60%。

作为高级研修特色项目之一,“长三角城市综合交通一体化发展高级研修班”由国家级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基地上海交通大学终身教育学院具体承办。该班聚焦“智慧交通、跨区域协同治理”等前沿方向,采取“高校+政府+企业”三方联动的培养模式,汇集知名专家与行业领军企业资源,通过专题授课、案例研讨、实地调研等多种方式,为学员构建从理论探索、技术创新到产业应用的全链条知识体系。

上海交大全球创新研究院院长项玉表示,在面向企业家和在职人员的AI课程中,应注重实践和应用,减少理论讲解,确保学员能够快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提升效率。本次高级研修班旨在通过科技创新赋能社会高质量发展,通过交大的科技实力推动社会技术提升,特别是智能技术对行业的影响。高级研修班将在师资力量、教材和教学内容方面进行针对性调整,以满足新的教育形式和需求,确保培养内容与实际情况紧密结合。

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处长祝颖华表示:政府高研班已经举办了588次,累计培训高层次技术人才超过4万余名,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规划教学内容并作出政策调整,始终致力于推动长三角城市综合交通一体化发展高级研修班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多方协同,构建专技人才培育共同体

近年来,上海市人社局紧紧围绕国家《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实施方案》和《上海市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三年行动计划》确定的重点领域,调动行业部门、重点区域、用人单位和施教机构等社会各方的积极性,建立健全 “市级统筹、区级联动、单位协同”的三级联动机制,形成了上下联动、条块结合、各方合力的工作机制,以高级研修项目为引领,汇聚各方资源要素,为专业技术人才发展营造良好生态,确保政策红利直达基层。

在公共服务方面,市人社局搭建“全流程闭环管理体系”,持续跟踪项目成效,创新推出“一站式”服务包,从研修方案定制、后勤保障到终身学习档案管理,提供全周期支持。学员可通过今年上线的“上海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实现政策查询、报名审核等12项功能“一网通办”,显著提升服务效率。

开放透明,提升公众参与度

借助8月“政府开放月”的契机,今年首次在高级研修班开班式上特设“上海人社”政府开放日环节,通过三项创新举措增强公众参与感和政策透明度:一是邀请企业技术骨干走进课堂,亲身体验高端智力资源的集聚效应;二是组织“我与专家面对面”交流活动,由优秀学员分享在交通数字化转型、绿色低碳出行等领域的实践成果;三是在上海地铁博物馆开展现场教学,生动展示专业技术人才在城市治理中的关键作用。现场还设立了“人社政策咨询台”,实时收集和回应学员在专技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意见与建议,同时面向学员和专家征集高级研修项目重点专业领域和主题,提升人社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

通过此次开放、务实、高效的活动,上海正逐步构建“培训-实践-创新-辐射”四位一体的专业技术人才培育生态。参会学员普遍认为,该项目不仅加速了适应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更以开放、透明的办班理念,凸显上海在专技人才体制机制改革中的示范引领作用,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注入新动能。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共1人参与)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