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

上海第1000座公园在哪里?什么样?适合遛娃吗?

上海已建成“千园之城”,第1000座公园是哪一座公园?

答案是位于徐汇区的西岸自然艺术公园(一期),靠近黄浦江,紧贴外环,总面积约36公顷。

8月28日下午,游客在西岸自然艺术公园荡秋千。澎湃新闻记者 陈悦 图

漫步园中,3公顷的“森虫秘境”布置了9处仿生昆虫形态的游乐设施,周末挤满了小孩;再走几步,江南园林呈现在眼前,小桥飞瀑,亭台楼阁,还有木质结构的老建筑,市民可在此弹古筝、学手工、看书画展;走上500米的空中栈道,公园角落尽收眼底,大片向日葵花海在夏日显得热烈……

公园的空中栈道。徐汇区绿化市容局 图

“儿童友好、生态优先、全龄友好,是这座公园的三大特色。”8月28日,上海徐汇区绿化管理中心主任任洁介绍,公园已累计接待市民游客约370万人次,即便在连续高温的8月,每天傍晚5点以后入园的游客量仍可达5000人左右。

游客各得其乐

社交媒体上,西岸自然艺术公园已成为遛娃胜地。“千足虫”躺椅、“竹节虫”秋千、“刺娥茧”探险洞、“蝴蝶”爬网……无动力游乐设施吸引着众多儿童前来玩耍,游客高峰期甚至要排队。

西岸自然艺术公园是上海第1000座公园。澎湃新闻记者 陈悦 图

任洁表示,公园将城市生境、全龄体验、儿童友好、自然学堂有机融合。在核心区营建的“森虫秘境”,以“森林下面有什么”为主题,以本土昆虫为原型,设计了9处无动力儿童游乐设施,旨在让孩子们在玩乐中认识自然,激发探索精神与想象力。

“公园在建设过程中,征集了周边学校意见,不少学生表示希望多一些昆虫”,这正是游乐设施的灵感来源。任洁说,建设前期,相关部门借助协商平台,通过市民“金点子”、华泾镇儿童“议事厅”等形式广纳群言、广集众智,梳理了公园改造的“问题清单”和“需求清单”。

西岸自然艺术公园核心区的“森虫秘境”。视觉中国 图

公园内的树篱学校也是亲子家庭的热门打卡地。8月,首届西岸自然艺术公园夏季生活节启动,一系列活动在此展开,包括关爱孤独症儿童公益画展、茉莉花手串编织课堂、瓶罐回收再利用活动、版画课程、玻璃刻画、生态科普课堂、非遗文化市集等。

除了亲子家庭,来此锻炼、弹唱的老年人也不在少数。正如整座公园,现代风格与传统江南风格融合,不同年龄段、不同需求的人群都能找到各自的乐趣。

西岸自然艺术公园里的江南风格。澎湃新闻记者 陈悦 图

穿过亭台连廊,木作学社引起了不少游客的好奇。任洁介绍,木作学堂为“老料复建”。由百年建筑原件拆除后重新搭建的仿古建筑,建筑面积约1700平方米。目前,木作学社联合华泾镇开展了非遗技艺社区文化艺术展,包含书画社优秀作品展、黄道婆纪念公园手工棉纺织技艺体验等。

木作学社。澎湃新闻记者 陈悦 图

此外,公园内2.7公里地面绿道与500米架空栈道组成的多维绿道体系,为市民提供了慢行和跑步空间,4片帐篷草坪区、篮球场、乒乓球台等各类活动场所和互动体验设施,为市民群众提供了更为丰富、更具活力和吸引力的运动空间。

木作学社内部。澎湃新闻记者 陈悦 图

任洁说,下一步,公园将拓展“公园+”内涵外延,提供研学教育、便民餐饮、艺术鉴赏等功能,展现江南古韵图景和亲子运动活力,为市民游客提供集合休闲、运动、健身、漫步、观景、教育于一体的多元化的自然沉浸式生态空间。

生态与景观双提升

回归公园的自然生态,任洁说:“公园的前身是环城绿带,我们坚持‘生态优先’的最低干预原则,不是新建一个公园,而是让原有的生态系统焕发新的生机。”

她介绍,公园建设前期,联合上海植物园科研团队开展生态基底调查与评估,捋清生态脉络,做到生态与景观的双提升。改造后乔木树种从24种增加到70余种,灌木增加约40种。公园还实施保育分区,设置“生态保育岛”,推广应用蜜源性植物,营建两栖、鸟类、昆虫的自然生境,促进自然生境恢复。

“通过一轴一带串联打造生态之径,增加鸟嗜、蜜源植物营造华泾十二景的主题观赏园,全面提升徐汇绿化品质。”任洁说。值得一提的是,在公园改造后的生物多样性调查中,调查人员还发现了国家二级保护昆虫拉步甲。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共1人参与)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