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的人离职都是因为无招。”无招:“创业者会选择跟创业者在一起。”
文|《中国企业家》记者 孙欣
编辑|李原
头图来源|钉钉发布会现场
回归钉钉四个月,钉钉创始人、CEO无招(原名陈航,阿里花名“无招”)交上了“复出江湖”的第一份答卷。
“好久不见,今天给大家带来全新的钉钉8.0。”8月25日,在钉钉十周年暨新品发布会上,无招没有做开场铺垫,直入正题。他将钉钉8.0同时命名为“AI钉钉 1.0”——无招回归之日起,新钉钉重新计年。
发布会前数日,比新品更早上了热搜的,是无招的“凌晨查岗”风波。8月19日,消息爆料无招晚间12点多在办公区域巡察工位,并在次日质问员工为何提前下班。随后,钉钉员工离职帖在社交媒体上大量出现。
《中国企业家》联系了数位钉钉离职员工,他们透露钉钉当前确实存在极端的加班文化。“99%(的员工)离职都是因为无招。”
素来强硬的无招,没有在采访中否认“凌晨查岗”,而是将其形容为筛选“同道者”。他表示:“(这)是一个要做创业者,还是工作者的问题。实际上是双向选择,创业者会选择跟创业者在一起。”
摧城拔寨之际,组织阵痛可以被容忍,但需要“战功”证明其合法性。无招要拿出能征服2600万企业组织、7亿用户的新钉钉,也要扛起阿里AI to B战略超级入口的重任。
无招曾是极优秀的产品经理,但在AI面前,他同样是个新手。

为诠释钉钉AI 1.0,无招在现场用200多页PPT,在2小时里一口气展示了新版本涵盖的超十款AI产品:AI办公新交互形态“钉钉ONE”、AI听记、AI搜问、AI表格,以及钉钉首款AI录音硬件“DingTalk A1”。
这也印证了无招对钉钉的野心,绝不是“打补丁”。除了“凌晨查岗”,他也在4个月时间里,带领团队分析了1850项用户需求,修复了574项用户反馈问题,全面改造了20多条产品线。
这次,无招能带钉钉再打一场胜仗吗?

重做钉钉
离开四年,兴奋又急迫的无招干劲十足,回归即开“卷”:“别人都说我工作狂,但我挺兴奋的,因为我一想到AI,就觉得世界马上就要变化了。”
没有留给团队适应时间,无招火速提出了“回归创业、回归创新、回归用户第一”。
在钉钉内部,无招成立了十余个创新小组,每个小组承担一个AI场景或者工具。他对创新小组的要求是“快速迭代”:钉钉整体要保持每周迭代,AI场景和工具保持两周有一个关键更新。
重塑产品,理念先行。如何用AI重做工作方式?喜欢颠覆式思维的无招先提出了一个“非共识”:不要光想用AI提效,应该将AI作为主体,帮助它去理解物理世界。
带着强烈无招思想与风格的AI钉钉1.0,不乏令行业兴奋的设计。

钉钉发布会现场
例如,“钉钉ONE”作为钉钉AI的核心产品,由多个Agent团队协同完成办公流程。无招将钉钉ONE与过去的钉钉界面对比,介绍其关键变化在于“主动性”。
过去,用户在钉钉上处理所有工作时,要自己设计优先级,每项事务也要给AI助手发出提示词。而钉钉ONE会自动将to do list进行重要、紧急性排序,主动处理掉一些简单工作。
此次钉钉发布的首款AI录音硬件DingTalk A1也意外引来了市场的热烈反响。发布会现场,无招用近5分钟时间,专门播放了DingTalk A1的相关视频。
DingTalk A1是一款轻薄的录音卡片,可装在卡套中磁吸于手机背面,启动按钮就能进行实时录音、识别转换和AI总结,一台售价799元。场外DingTalk A1演示的展台被人群团团围住,发布会还未结束,用来演示的设备就已被耗光电量。
虽然国内外曾有类似产品,如海外AI录音硬件鼻祖Plaud在2023年6月,曾发布过Plaud Note AI智能录音卡,出门问问也在2025年6月开售TicNote,售价1199~1799元。但背靠钉钉生态、丰富软件,DingTalk A1仍有优势可依赖。“对比业界同类产品,可以看到DingTalk A1的配置是顶级的。”无招说。
近期,办公市场上AI表格打得如火如荼。飞书CEO谢欣在媒体上公开呛声:“飞书多维表格比钉钉领先至少12个月。”
钉钉AI表格也针对性完成重要升级,与阿里云数据库团队联合搭建了全新的存算一体架构——O-Table。发布会现场,无招不忘反戈一击:“我们的时间是11.6秒,另一个非常优秀的友商则需要26秒。”

点击封面订阅全年杂志

摩擦与磨合
“我们决心清空过去,以归零的心态,为AI时代打造一个全新的钉钉。”无招说。“全新”意味着推倒和重建,一口气发布了囊括十余个AI产品的“AI全家桶”,这四个月钉钉的工作强度可以想象。
无招在发布会上的一句打趣,被外界视作对“凌晨查岗”的回应:“钉钉同学们实际上也不是像大家想象中的只有工作,我们也有精彩生活的。”
但在AI路口重逢的无招与钉钉员工,已是“最熟悉的陌生人”。创始人的兴奋,经常难以得到员工的共鸣。
据《中国企业家》了解,无招重掌钉钉后,在考勤、绩效制定等组织管理上做了诸多调整。“虽然没有每天到12点那么夸张,但早上9点必须开早会,晚上9点还要开个晚会。”钉钉前中台员工陈一航说。
为“攻坚”新钉钉,无招成立了十余个创新小组,这些小组所做的项目大多需要保密,研发进度直接向无招汇报,且要以周为单位的频率进行迭代。陈一航透露,加班到凌晨的便多发生于涉密部门。
在组织架构上,无招重新组建了数据工程团队,建立模型训练团队、效果评测团队。但这种大幅调整,并非所有员工都能适应。
陈一航告诉《中国企业家》,自己所在的部门曾有100多人,无招回归后,“+2、+3”的上级都被彻底打乱重组。“之前架构名字都不要了,我被分到了业务团队下面,我的‘+1’层原来带20个人,现在只有几个人,干的也不是原来的工作。调整到最后,能走的都走了。我的‘+1’和‘+2’领导都是挺好的老板,最后都离职了。”

还有一些变化和决策,用意难以被员工理解。
程伟雄在阿里工作四年多,他恰好经历了2021年无招从阿里出走、不穷接任CEO和2025年无招的再度回归。“无招的回归,我们以为会带来颠覆性的产品,没想到他回来的第一招就是清洗内部员工。”
程伟雄在钉钉担任技术研发、营销工作,部门的许多负责拉新的员工合同在7~8月间到期,而钉钉给出的续约条件是:去飞书拉一个客户,还要通过Python(一种计算机编程语言)考试。
据其介绍,许多不相关的部门都被安排了Python考试。“但压根就不是为了考试而考试,是完完全全的‘服从性测试’。员工根本没有办法从日常经验、工作经验中去完成考试。”
程伟雄部门的拉新KPI也被制定为在去年基础上,直接翻倍。“要求把客户从普通等级,付费续约到更活跃的等级。这个事情让做技术的团队怎么完成?”
在他看来,无招回归后对考勤、员工考核、午休时间的严控手段,就是在“逼员工走”。
多位员工向《中国企业家》反映,近期钉钉S1即将进入绩效季、续约季,不少有离职意向的员工不确定S1会不会背上差绩效3.25或者3.5-——这些数据是未来还能否“回流”阿里的关键指标,因此不少员工选择在这个时机离职。
据凤凰网科技报道,一位6月底离职的钉钉员工回忆,钉钉从三、四月份的高峰1900余人,自己走时只剩1700余人,“现在应该是1600人,走了三四百人也差不多”。

与飞书的中场战事
虽然员工的不满,在钉钉内外都已不是秘密。但站在无招的视角,这可以被转化为另一个故事。
无招在介绍AI产品的间隙中,明显停顿了三次,来等待观众掌声。“我听到有人想拍掌,所以我等了下。”他对AI钉钉1.0的满意,难以掩饰。
无招在采访时也提到,他认为目前钉钉员工对AI认知有限且傲慢。发布会现场,无招不惜主动提起:他4月刚回来,客服部门员工告诉自己客户续约率很高、转人工率仅15%、五星好评率达99%。但经过一轮客户拜访,无招得到的客户回复是“提出需求一年还未解决”“找不到人工客服入口”等。

过去几年,钉钉产品与组织确实存在臃肿、决策迟缓的问题。接近钉钉的人士对《中国企业家》透露,如今的钉钉被称为“阿里缅北”,但前两年钉钉“过得比较舒服,可以说是阿里的北欧”。
这样的情况,在经历了四年艰苦创业的无招眼中,或许格格不入。
发布会上,无招称十年前的钉钉是“富二代创业”,只要埋头把产品做好,不用关心各种行政、财务、人事、法务。而他自创的“两氢一氧”则是完全的“白手起家”。他在创业中学会了“抠门”,为了省电,公司三部电梯只开一部,0度以上、30度以下绝不开空调。
况且,与2015年钉钉靠产品“一根针捅破天”不同,当下的钉钉正经历着严酷的外部行业竞争,办公软件“三国杀”愈发激烈,钉钉与飞书更是“贴身肉搏”。
6月,钉钉率先宣布多维表格免费,又在7月发布AI表格。飞书仅隔一天,便在发布会上宣布,飞书多维表格将登陆腾讯企业微信和钉钉平台。
外部来看,钉钉市场份额的流失是不争的事实。近些年,钉钉原有客户小米、泡泡玛特等大客户转投飞书。连阿里参投的小鹏汽车,也接上了飞书。
回归4个月,无招在第一款产品中拿出的解题思路,是让AI助理从被动响应走向主动代理。同时,无招也在拓展行业边界,宣布AI钉钉1.0将聚焦三大场景,即客服、营销、教育,打造AI客服大模型、AI营销服、AI教育等产品。
但面对未来,无招在被问到如何看待对手时说:AI时代有啥对手?现在才刚刚到AI钉钉1.0版本,大家都是从零开始。
(陈一航、程伟雄为化名)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