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新华社8月29日报道,英国、法国和德国外交部长28日就伊朗核问题发表联合声明称,三国当天通知联合国安理会,启动“快速恢复制裁”机制,如果安理会未能在30天内就延长对伊制裁豁免期限通过决议,相关制裁将恢复。
伊朗外交部长阿拉格齐当天谴责此举毫无正当理由,表示将做出“适当回应”。
2015年,伊朗与美、英、法、俄、中、德签署伊核协议,伊朗承诺限制其核计划,国际社会解除对伊制裁。联合国安理会随后通过第2231号决议,对伊核协议加以核可,包含“快速恢复制裁”机制。该机制的有效期至今年10月18日。
分析认为,欧洲希望抓住机制失效前的窗口期,一边施压伊朗、一边用外交手段解决问题,但双方分歧仍然较大。
恐引发新一轮地区冲突
“快速恢复制裁”机制允许协议签署国采取措施应对伊朗的违规行为。若启动这一机制,意味着将恢复联合国在签署伊核协议前对伊朗实施的广泛制裁,包括实施常规武器禁运、限制弹道导弹开发、冻结资产等。
美国2018年5月宣布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并重启和新增一系列对伊制裁。2019年5月以来,伊朗逐步中止履行伊核协议部分条款,但承诺所采取措施“可逆”。
2020年,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内曾试图恢复“快速恢复制裁”,但由于美国已退出伊核协议,因此未果。
据半岛电视台报道,英法德此次启动这一机制,目的在于与美国达成共识,但可能会引发新一轮地区冲突。三国提出希望伊朗与美国恢复核谈判、允许国际原子能机构观察员进入伊朗境内进行检查的要求。
昆西国家事务研究所执行副总裁帕尔西(Trita Parsi)表示,欧洲三国此举可能会让地区紧张局势升级,让以色列和美国再次攻击伊朗。
“归根结底,对欧洲人来说,更重要的是与美国保持良好关系,而不是努力与伊朗(缓和局势)。如果明知谈判会失败,还重新开始这么做,那么军事袭击迟早会发生。” 帕尔西说。
伊朗和美国今年4月以来举行多轮间接谈判,6月伊以爆发“12日战争”、美国打击伊朗核设施后,伊朗政府放弃了外交努力。7月,伊朗和欧洲官员重启谈判,至今未能达成协议。
德国国际与安全事务研究所(SWP)访问研究员阿齐齐(Hamidreza Azizi)进一步对半岛电视台分析称,英法德和伊朗应通过与国际原子能机构恢复有限但灵活的合作、制定未来与美国谈判的路线图等方式,以避免制裁。但英法德和伊朗在其核计划是否应该透明化的问题上存在分歧。
国际原子能机构曾称,伊朗拥有超过400公斤丰度达60%的浓缩铀,距离制造核武器所需的90%丰度仅有一步之遥。阿齐齐认为,英法德希望伊朗把核计划透明化,认为其浓缩铀库存构成严重的核扩散威胁。但伊朗把这些库存视作对抗美国的最后筹码,不愿这么做。
伊朗则多次表示,伊朗始终是《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忠实成员,坚持在国际法框架下和平利用核能、包括铀浓缩的权利。
30天内能否解决?
启动“快速恢复制裁”程序需要30天。欧洲方面希望在俄罗斯10月出任联合国安理会轮值主席国之前完成该程序,因此卡住8月底的“最后窗口期”对伊朗施压,同时又希望与伊朗接触,寻求通过外交手段解决这一问题。
英法德三国外长28日称,将继续努力解决伊朗不履约的问题。三国也愿意在30天期限内通过外交途径寻求解决方案,以免安理会对伊制裁决议重新生效。
路透社称,安理会现在必须就是否继续解除对伊制裁进行表决,该决议想要通过,需要至少9票赞成,且美、俄、中、英、法五大常任理事国不能反对。由于英法可以动用否决权,这一表决很可能失败。除非安理会采取其他行动,否则联合国将在9月下旬恢复所有对伊朗的制裁。
伊朗方面强调,“快速恢复制裁”机制应当按照联合国决议规定到10月18日失效,是否延长取决于安理会。俄罗斯已向安理会提交决议草案,将决议延长6个月。但欧洲三国在与伊朗的讨论中指出,任何此类延期都要求伊朗政权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全面核查,恢复与华盛顿的间接谈判,并说明在6月美国和以色列发动军事打击前其库存的浓缩铀,而这些条件均被伊朗拒绝。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援引消息人士的话报道称,若欧洲三国启动“快速恢复制裁”机制,伊朗正在考虑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对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合作施加更多限制,把欧洲三国列入“敌对国家”名单,以及暂停与美英法德的谈判等。
有分析认为,伊朗目前面临经济困境,“快速恢复制裁”将进一步增大伊朗政权的挑战。但结果如何尚不明朗。华盛顿研究所(Washington Institute)研究顾问克劳森(Patrick Clawson)撰文分析,自联合国最初制裁以来,世界形势已发生变化,很多国家对遵守第三方制裁的怀疑程度加深,而伊朗也变得善于应对制裁。“此外,那些最有可能在意遵守联合国决议的西方工业化国家,与伊朗政权的贸易往来并不多。”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