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

工行副行长:下半年净息差下行仍然是行业共性,但降幅将进一步收窄

8月29日,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姚明德在工行2025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上半年,工行净息差为1.3%,较上年下降12个基点、较同期少降6个基点。综合这两个指标来看,虽仍处于下行通道,但边际降幅已出现收窄。上半年净息差降幅同比收窄的企稳态势具备可持续性,主要得益于工商银行对于低息差环境下银行经营策略的综合研判,以及基于这些综合研判采取了切实、主动、有效的资产负债管理措施。

对于下半年的净息差情况,姚明德预计,下半年净息差下行仍然是行业共性,但降幅将进一步收窄。

他还指出,净息差是商业银行综合平衡让利实体经济、自身稳健增长、商业可持续性等多目标后的结果,与三个关键因素紧密相关:一是货币政策对资产负债两端的影响,二是社会信贷需求的变化趋势,三是银行自身资产结构的调整能力。

据姚明德介绍,工行更注重资产负债组合的久期管理,增强了应对外部冲击的韧性。在应对国内外货币政策环境上,工行在人民币端适度拉长资产久期,外币实施短久期的策略,适度加大了资产负债表的利率敏感度,稳定利息净收入的基本盘。在应对LPR下调方面,5月份LPR下调后,工行积极主动调整挂牌利率,对冲净息差下行的压力。在应对资金波动方面,工行充分发挥全球领先的资金大行优势,依靠多元化的筹资来源,以合理的筹资和融资成本助力息差稳健。

他还谈到,工行更注重负债成本管理,成为息差企稳的关键因素。工行依托在托管、结算、存管等领域的深厚基础和强大的综合服务能力,有效带动了各类低成本资金的沉淀,在同业存款的成本控制上也有比较大的比较优势。高成本负债退出策略也是可接续的,工商银行通过多元化负债布局,对到期续作实施精细化管理,上半年成功节约利息支出超百亿元。

此外,工行更注重资产负债结构的优化调整,成为息差回暖的后发优势,也更关注总量增长的结构,凭借在公司金融、普惠金融、金融科技等领域的深厚积累,具备较大的竞争优势。上半年工行的科技贷款增速20%,高于12.5%的行业均值;普惠贷款增速是17.3%,也高于11.5%的行业均值;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贷款增速19.3%,也高于11.5%的行业均值。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共1人参与)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