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

寻脉问源之旅:时隔35年,东南大学本科新生全部入住老校区

继南京大学2022年起本科新生全部入住鼓楼老校区之后,同城同源的东南大学全体本科新生今年也汇聚于办学历史最悠久的四牌楼老校区,并将在此度过大学生涯的第一年。

据东大新闻网消息,日前,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迎来来自祖国各地的4256名本科新生,这是时隔35年,东南大学全体本科新生首次回归到位于四牌楼2号的老校区——四牌楼校区就读,开启寻脉问源式求学之旅。今年,东南大学首次设立八大书院,全体新生将以书院为单位培养管理。

东南大学现有6个校区,四牌楼、九龙湖、丁家桥、江北校区位于南京,另外还设有无锡校区和苏州校区。2006年启用的九龙湖校区是东南大学的主校区,此前大部分本科新生在该校区就读,建筑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数学学院(强基班)等本科新生入住四牌楼校区。

四牌楼校区坐落于明国子监及原国立中央大学旧址之上,位于南京市中心,西邻鼓楼,东枕钟山,北临玄武湖,南靠新街口,办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图片来源:东大新闻网

“回归不仅是物理空间上的迁移,更是‘寻千年文脉,问百廿学源’,我们将其定义为‘寻脉问源’式的培养新模式。”谈及全体本科新生为何回归四牌楼校区,东南大学党委书记邬小撑接受媒体采访时解释,一是寻“千年文脉”,自信自立。四牌楼校区是文脉绵延千年的宝地,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六朝古都的历史文脉密切相关,“要从历史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复兴伟业”。

二是寻“百廿学脉”,止于至善。这里是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发源地,在学校123年的办学历程中,诞生了一大批“高标硕望,领袖群伦”的学术大师和优秀人才,以“止于至善”校训精神践行报国之志。

三是寻“红色血脉”,坚定理想。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曾在这里召开,“东大雨花英烈热血报国,彰显了永远跟党走的鲜亮底色”。

据邬小撑介绍,本科新生体制性回归四牌楼校区,是围绕领军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的教育教学改革。学校以八大书院(分别是三江、南高、东南、中大、南工、南雍、日新、至善书院)的创新制度,打破学科壁垒,推动交叉融合和文理兼修,引导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

至此,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两所同城同源的全国知名大学均以“寻根”“寻脉”为切入点,推动了办学模式、组织结构的创新。2022年起,以仙林校区为主校区的南京大学开启“寻根性办学”——本科新生全部入住鼓楼老校区学习、生活,完成一年级大类培养后,第二年根据专业分流至各校区相应学院。

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同出一脉,前身均是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此后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国立中央大学等历史时期。1952年,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南京大学调整出工学、农学、师范等部分院系后,与创办于1888年的金陵大学文、理学院等合并,仍名南京大学,校址从四牌楼迁至鼓楼金大原址。东南大学以原国立中央大学工学院为主体,先后并入复旦大学、交通大学、浙江大学、金陵大学等校的有关系科,在国立中央大学本部原址建立了南京工学院。1988年5月,学校复更名为东南大学。

南京大学现有4个校区,鼓楼、仙林、浦口校区位于南京,于2022年启用苏州校区。位于南京市中心的鼓楼校区系金陵大学旧址,是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南大1952年由四牌楼迁往鼓楼区,鼓楼校区成为主校区,直至仙林校区启用。“鼓楼校区承载着南大悠久的历史,新生在这里学习生活,除了方便管理,也让大家拥有校园的共同回忆,植入南大‘基因’。”南大本科招生办相关人士此前向澎湃新闻表示。

所谓“寻根性办学”,就是寻初心之根,即“视学校为家庭,视老师为父母,视学生为子弟”;寻使命之根,即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同呼吸;寻精神之根,南大最重要的精神是“嚼得菜根,做得大事”;寻文化之根,即“诚朴雄伟,励学敦行”;寻成长之根,即追求卓越,办中国最好的本科。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共1人参与)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