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华博士怎么也来拍短剧了?" 近日,一条名为 " 清华博士勇闯短剧圈的一天 " 的短视频在社交平台上引发广泛关注与热议。
8 月 28 日,记者联系上了该视频博主——清华大学管理学博士袁小格(艺名)。她告诉记者,自己的主业是做科研工作,趁放暑假的时间去拍摄短剧。在她看来," 读书的意义在于赋予个体更多选择权 ",拍短剧也是一种缓解焦虑的方式。她说,一天拍摄 20 个小时,每天只能睡两到三个小时," 累并快乐着 "。她向记者透露,未来想要成为短剧制片人或投资人," 短剧会往精品化的方向发展 "。
在袁小格眼里,学历是光环,但不是枷锁。人生可以有很多种活法,可以勇敢尝试。

图片来源:潇湘晨报

清华博士暑期体验拍短剧
" 追求人生不一样的价值 "
综合大皖新闻和九派新闻报道,袁小格告诉记者,她于 2023 年获得清华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 我平时是要上班的。" 袁小格说,自己目前任职的实验室是与高校合署办公," 我们也有寒暑假。我是趁暑假的时间来拍短剧的。"
" 我这次拍摄的短剧名叫《星城棋缘》,是讲述围棋文化的题材。" 袁小格说,能够有这次的拍摄契机,是一位朋友推荐的机会," 我的朋友在棋类协会担任副秘书长。这次拍摄的题材涉及传统文化的推广与转化,恰巧我本身的工作也与此相关,也会接触一些文旅科研项目。而且我本身也是个围棋爱好者,所以她就把拍摄机会给了我。"
袁小格告诉记者,身边的同龄人听说她要去拍摄短剧都非常惊喜," 相当于是跨界融合,勇敢地去破圈,其实也是追求人生不一样的价值。"

袁小格毕业照 图片来源:大皖新闻
短剧的拍摄时间为 8 月 6 日到 11 日,共 5 天时间。对于第一次接触短剧,且长期从事科研学术工作的她来说,这个节奏真是非常快。
袁小格说:" 每天很早起床,拍到晚上十一二点,睡眠时间都不长。到片场后,演员会先聚在一起对台词,每天的戏有十几场,每次拍摄前差不多会练习一两次,就会正式拍摄,我几乎没有怎么 NG,可能是我从小学过一些音乐剧,有点业余爱好,不会畏惧镜头,整个过程非常顺利。"
她称 " 平常也会看一些短剧,甚至对一些短剧演员如数家珍,作为刚出道的 18 线演员,她每天的片酬在一千元左右,在起步阶段,我想积累更多作品,对于薪资就没那么在乎。"

读书的意义在于拥有更多选择权
拍短剧是一种缓解焦虑的方式
袁小格拍了一些讲述其经历的视频并发上网,引起了不少人关注。许多人觉得作为一个博士生,跟短剧有点格格不入,说浪费才学,也有人建议她还是去走智慧路线。还有人好奇:" 演短剧来钱快不?" 她直接大实话:" 前期多数零片酬,要积累作品。"
不过在袁小格看来,读书的意义在于赋予个体更多选择权,这种选择权体现在职业选择、生活方式乃至人生决策的自主权上。袁小格说:" 从事的职业不因学历而设限 "" 现在也会有很多高学历人士兼职从事文化、传媒类工作,这和主业工作也可以是相辅相成的。"
袁小格认为,拍短剧其实也是在给长期按部就班的生活和工作寻找一个情绪的 " 出口 ",是缓解焦虑的一种方式。" 以前我们更倾向于把学习学好,去按部就班地生活和工作。这其实是比较枯燥的,也会产生一些孤独和焦虑感。但是当短剧演员是我此前从未有过的体验,能给我增加非常多的快乐值。在拍摄短剧的时候,我可以感受到自己创造了学术工作以外的社会价值。这也给自己提供了情感上的支持,去缓解我在追求某些‘长期意义’时的焦虑。"
" 通过这个角色,我还跟许多人产生了互动,大家给予我很多反馈,有不少还是正面的反馈。我非常满足,得到了这种情感上的支持,这提高了我生活和工作的积极性,也许这是我能够平衡演短剧和本职工作的一个原因。"
三百六十行,行行有 " 门道 "。" 在接触了短剧行业以后,我才发现其中的奥妙,有很多需要我去学习的地方。" 袁小格告诉记者,自己算是 " 养成系 ",在拍摄过程中吸收了很多短剧行业的知识," 是一个不断学习和精进的过程。"

未来想要成为短剧制片人
" 短剧会往精品化的方向发展 "
考清华、做科研、拍短剧,究竟哪个更难?袁小格笑言," 当然是考清华和做科研更难一些 "" 因为不管是对剧本的理解,还是对台词的把握,抑或是角色需要表达出的一些情绪和内涵,都是会理解比较快的。"
但提起拍摄短剧的工作强度,这位清华博士直呼 " 也不容易 "。" 我们一天拍摄 20 个小时,每天只能睡两到三个小时。一天拍十几集,短剧就是这样一个高密度、高强度的拍摄模式。" 袁小格说累并快乐着," 热爱和兴趣是最好的动力。可能我是把拍短剧当做一个兴趣爱好或是一次新的尝试体验,所以我是怀着一种清零的心态,踏出舒适圈,进入到一个新的行业。"
袁小格说,不会考虑做全职短剧演员," 我还是会把主要精力放在科研工作上。这次拍摄短剧的经历也可以为我之后做文旅项目积攒一些经验,爱好与职业相结合,我觉得是一个很好的方向。"
多日的短剧拍摄经历,也令袁小格对短剧未来的发展有了新的认知:" 未来我可能会去做短剧的制片人或是编剧、投资人等。我觉得短剧会往精品化的方向发展,也可以融入一些 XR 和 VR 的新型拍摄技术,更加强化短剧的沉浸式互动感,提升短剧的制作效能。"

短剧拍摄画面。

业内人士讲述:
演员工资基本日结
过万的仅极少数
综合多家媒体报道,短剧制作周期短、结款快,一般按日薪结算,群演日薪数百元,普通短剧演员日薪数千元,而少量头部短剧演员的日薪可达 1 万甚至 2 万多元,更有甚者可达 3 万元日薪。

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的内谷表示,目前,短剧头部演员的日薪约为 1.5 万至 3 万,并且从去年到现在涨幅明显,她用 " 日新月异 " 这个词语来形容。" 去年大概 1000 元 -3000 元 / 天就能找到一个还不错的演员,今年直接翻了一倍。"
对于短剧演员薪酬的争议,导演昭晖认为,短剧演员的薪酬其实远远比不上长剧演员。" 与长剧不同,影响短剧品相最直观的两个因素就是编剧和演员。长剧受灯光、场景等影响很大,而短剧演员会直接影响观众的点击量,一个外型好、有演技的短剧演员很快就会红起来。"
演员游弋在和影视公司解约后开始全职拍摄短剧,迄今已有十个月的时间。因为有从业经验,他每个月大概能接到 1 至 2 部短剧。拍摄一部 80 集的短剧只需要 7 天,目前,他的薪资为 2000 — 3000 元 / 天。
日薪的范畴仅指拍摄的时间,前期的围读、背词、试妆等工作则没有薪酬,专业的演员自己会提前把剧本背下来再进组。短剧行业目前大多是 14 小时工作制。
蔡乔之前一直经营着一家广告公司,去年,他转行创办了新公司,投身于短剧制作。" 可能只有 1% 的人能拿到日薪 2 万吧,更多的人(主角)都是 2000 元 -5000 元 / 天。" 蔡乔说,如果是配角,大概 800 元 -1500 元 / 天,跟组的特约演员 200 元 -400 元 / 天,群演一天只能拿到 80 元 -100 元。
短剧拍摄周期大约在一周内
有剧组一天拍摄 20 个小时
一部短剧的拍摄周期通常是 6 到 8 天,多拍一天就得多交一天的设备和场地费用,为了压缩成本,有些剧组甚至把拍摄时间压缩到 3 天,为了完成拍摄,剧组的工作节奏只能不断加快。
出演过大量短剧的演员徐艺真表示,自己曾每天工作 18-20 小时。演员邓友在社交平台上透露,仅他认识的人中,过去一年就有 5 人因短剧剧组的高强度工作而猝死。
演员张震也在接受采访时回忆过一段拍短剧拍进医院的经历:" 一天能喝 6 瓶红牛,等晚上收工以后还睡不着,只能吃安眠药,慢慢把身体搞垮了。有一次,拍着拍着我一头栽下去,醒来的时候,在医院打着点滴,里面输的是血。"
即便能熬得住大夜," 草台班子 " 短剧剧组的拍摄还有别的危机。一位短剧女演员在微博上分享,自己拍一场水牢戏,被男主扔进水池,头还要被反复拎起、摁下,水里面全是土,还有木板,木板上全是钉子," 剧组没有任何安全措施 "。最终,这位女演员选择离开短剧圈。

2024 年中国微短剧市场
规模超 500 亿元
多元化的主题,紧凑的剧情,庞大的用户基数,一部部短剧爆火出圈,前两年不被认可的短剧,如今凭借惊人的投产率,吸引着各方资本。记者在横店走访发现,如今的短剧已经不再是一部手机,几个工作人员就能完成,不少剧组光工作人员就超过了 100 人。

在横店年代景的一个短剧剧组里,现场的工作人员正在为一场雨戏做准备。从雨滴的大小,周围场景的湿度,每个细节都被精心设计过。

在另一个短剧剧组,制片人带我们参观了正在拍摄的场景,他告诉记者,今天他们包下了整个房屋内景和街道,这些原来都是横屏长剧才有的配置。
短剧制片人 耿磊:我们这个戏现在有大约 11 个场景,之前没有那么多,我们现在整体的成本也会增加,投资增加的情况下,我们现在就能用得起。
记者了解到,如今短剧市场无论是剧本、场景还是后期制作都越来越精良,而这与激烈的市场竞争不无关系。某头部短视频平台,每月就要上架约 2000 部短剧。

而随着市场的加速竞争,短剧行业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一味追求爽点、博眼球的剧情正在成为过去时,内容更加多元和精良。数据显示,兼具故事价值和情绪价值的精品短剧,平均观看时长和七日追看率都是普通剧集的 2 倍至 3 倍。不仅如此,模式也由原来的付费观看逐渐变为免费,观众的规模也因此迅速扩大。
浙江横店某影视公司负责人 屠光浩:我们的短剧也从付费走向了免费,它的故事非常工整,故事也非常好看,会把观众在免费端留存得非常好。并且目前我感觉免费端的一些收益也是远远超过付费端的收益。
免费短剧收益主要来自剧中的中插广告,此外,目前已经有公司开始布局新的赛道,漫画短剧、AI 元素、IP 联名等成了短剧市场发展的新方向。

有报告显示,2021 年至 2023 年我国微短剧市场规模分别为 3.68 亿元、101.7 亿元、373.9 亿元。2024 年,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攀升至 505 亿元。越来越多的资本看到市场前景加速涌入到短剧赛道。
编辑|程鹏 杜波 易启江
校对 |金冥羽
封面图片来源:大皖新闻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大皖新闻(记者:魏顺顺)、央视网、澎湃新闻、红星新闻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