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

读懂城市 | 投资超10亿建机场,能给鹤岗带来什么改变?

2025年8月27日,黑龙江鹤岗萝北机场正式破土动工。

这意味着,鹤岗谋划了十年的“飞天梦”终于照进现实。作为国家“十四五”民用航空发展规划重点项目,机场按4C标准建设,投资10.66亿元,设计年旅客吞吐量45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600吨,计划2027年通航。

鹤岗曾因煤而兴,亦因资源枯竭经历转型阵痛。六年前,鹤岗因“白菜房价”屡次登上热搜,成为许多人认识这座城市的起点。

8月27日,鹤岗萝北机场开工。本文图片除特殊标注外均由鹤岗市委宣传部供图

很多人可能会疑惑:鹤岗,为什么要建机场?事实上,对鹤岗而言,机场不仅是一条“跑道”,更是一座“资源型城市”向转型空间“要未来”的决心。

“对于鹤岗而言,意义不同,需跳出短视的经济盈亏思维。”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宋冬林日前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表示,文旅市场有望率先受益,快速体现经济回报;而从更长远看,机场将成为鹤岗撬动开放潜能、重塑区域功能的重要支点。

鹤岗机场带来的启示,其实远不止一城一地。宋冬林表示,区域发展往往需要“耐心资本”的长期投入,随着国家航空网络逐步下沉,能让更多“鹤岗们”看到转型与振兴的曙光。

时空“提速”,文旅市场将先感知

按照国际民航组织(ICAO)分类,4C标准中的数字“4”代表跑道长度至少1800 米,字母“C”表示可兼容翼展24-36 米、主轮距6-9米的飞机,波音737、空客A320等常见民用客机机型均属这一类别。此类机型能承载150-200座,航程适中,可直接联通北京、上海等枢纽城市。

事实上,早在十年前,鹤岗就开始谋划机场项目。2016年,该项目被纳入《全国民用运输机场布局规划》。2017年,机场选址获得国家民航局批复。2022年,鹤岗机场获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批复立项。2024年以来,机场建设整体进入快车道,可研、总体规划、初步设计等先后获批。

鹤岗萝北机场跑道效果图。

筹谋了十年的“破局棋”,第一步落在交通升级上。目前,鹤岗对外没有高时速的高铁,冬季公路出行常受天气制约;而距离最近的佳木斯机场也有70多公里,且无直达大巴,这大大增加了居民出行以及外地游客、商务人士前来的时间和经济成本。而在机场建成后,当地将具备水、陆、空立体交通体系,对外联通能力迎来跨越式提升。

从更宏观的视角看,正如《黑龙江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中指出,到2035年,要建成54个通用机场和23个民用运输机场,运输机场100公里服务半径将覆盖全省90%以上的国土面积和人口。鹤岗机场,将是这张交通网里关键的一块拼图。

“文旅市场或将成为最先感受到建设红利,并能够快速反馈经济效益的领域之一”,吉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宋冬林日前对澎湃新闻表示,机场的建成通航将最直接、最快速地提升地区的交通可达性,从而能率先激发文旅市场的活力。

地处黑龙江、松花江、小兴安岭“两江一岭”怀抱的金三角地带,鹤岗拥有龙江三峡、原始红松林等生态资源,以及矿山公园等工业遗产。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接待游客608.58万人次,同比增长20.3%,旅游收入48.04亿元,同比增长20.07%。

鹤岗国家矿山公园雕塑。 视觉中国 图

“交通的便捷性,直接决定了目的地的市场半径和客群质量。”黑龙江省界江旅行社有限公司经理王兵表示,目前,来鹤的游客主要来自省内及周边地区,华东、华南、京津冀等地的客人,往往因为交通周折而放弃行程。机场建成后,从外地到鹤岗的时间将从现在的“大半天”缩短到“两三小时”,这种飞跃式的体验,将有助于鹤岗将“网红”流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增量”,依托“航空+冰雪+产业”模式,强化航线网络与旅游产品创新,游客量有望实现年均30%-40%的复合增长,形成文旅产业发展新增长。

据公开信披露的消息,鹤岗萝北机场初期规划开通至哈尔滨、北京、上海、青岛等东北、华北、华东地区枢纽城市的航线;中期拟增加西安、成都、杭州、广州等西北、西南、中南地区航线。黑龙江省内精品旅游线路届时将按照旅游航线规划开通。

要往未来走

对于地处东北地区鹤岗而言,机场的价值远不止于促进文旅发展。

鹤岗因煤而兴,曾跻身全国十大煤矿之列,凭借滚滚“黑金”,它实现了从镇升级为县,再到地级市的跃升。然而,这座城市亦为煤而困。

2011年,鹤岗出现在国家第三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名单上。两年后,伴随煤炭行业“黄金十年”的终结,这座曾依赖煤炭驱动的城市,骤然面临经济增长动力的断层与转型的迫切挑战。

在此背景下,鹤岗决定将目光转向“非煤化”,如今回看,2019年对鹤岗而言,成为至关重要的一年。

这一年,当地通过招商引资,“国家队”中国五矿落户鹤岗。同年12月,中国五矿通过深化央地合作、推动国企深化改革,联合中国一重、华润集团和省市县投资主体共同成立五矿石墨公司,并通过与多家原矿权人组建混合所有制企业,成功实现云山石墨矿资源整合。

自此,彻底解决了萝北云山石墨矿“一矿多开,大矿小开”、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使云山石墨矿区成为了全球单体资源量最大的石墨矿山。

公开数据显示,鹤岗现已探明矿石量22.89亿吨,平均地质品位达到9.48%。全国负极材料中使用的石墨,超80%来自鹤岗。当前,石墨产业已成为鹤岗仅次于涉煤产业的第二大产业,当地已聚集37家石墨企业,形成从矿山开采到负极材料深加工的石墨新能源材料全产业链。

2023年拍摄的五矿石墨云山石墨矿鸟瞰图。五矿石墨 供图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鹤岗机场选址地距亚洲最大单体石墨矿仅70公里。如此布局,可以看出鹤岗的深远考量。“未来从北京直飞鹤岗仅需2小时,商务洽谈效率能节省一半时间。”鹤岗宝泉机场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敬涵表示,这条“跑道”不仅是交通路,更是“石墨之城”对接全球的跳板

不过,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低空经济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蔡银寅向澎湃新闻表示,当前,新能源汽车、储能、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对石墨的需求量较大。他指出,机场对石墨产业的作用,主要在于便利投资考察和促进高附加值产品的高效外运,而并非直接承担大宗石墨原料的货运功能。

澎湃新闻注意到,鹤岗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市政府党组成员高健公开指出,机场建成后,不只是完善交通,更要往“未来”走。“我们计划建设临空经济区,围绕机场发展航空物流、高端制造。”

 “对鹤岗而言,意义不同”

如果要算经济账,鹤岗萝北机场收益几何?

公开数据显示,鹤岗萝北机场设计年旅客吞吐量45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600吨。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低空经济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蔡银寅向澎湃新闻表示,根据国内机场一般情况,即使是小型机场,若年旅客吞吐量不超过200万人次,也很难覆盖现金支出;超过500万人次,才有可能覆盖基础成本。

对于年设计吞吐量仅45万人次的鹤岗机场而言,实现盈亏平衡将面临严峻挑战。那么,鹤岗为何还要兴建机场?

新建鹤岗萝北机场航站楼效果图。

“对鹤岗而言,意义不同,不能光算经济账”,吉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宋冬林对澎湃新闻表示,机场的建设决策,是经过严格的科学评估和长期酝酿的。因此,看待鹤岗机场时,需跳出短视的经济盈亏思维。从本质出发,鹤岗兴建机场是在争取未来发展的空间与权利。

根据中国民航大学航空经济与发展研究所(AIR)的统计,机场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以2024年为例,全国GDP增长约5.5%,而全国机场所在城市GDP增长约6.5%,机场所在城区增长约7.5%。

此前,鹤岗因“白菜房价”屡登热搜,这也吸引了追求高性价比生活的“数字游民”与创业者的定居扎根。8月初,澎湃新闻记者从鹤岗市住建部门了解到,近年来,外地人购房数量连年攀升,2019年外地人购房1134套,占比 16.31%;2024年升至5680套,占比34.05%,套数增长近四倍。这意味着,每三套房屋交易中,就有一套为新鹤岗人所购。在宋冬林看来,随着机场建成运营,鹤岗的人员流动规模将显著扩大,将进一步推动人口结构变化。

另一方面,作为与俄罗斯犹太自治州接壤的边境城市,鹤岗兴建机场还具有更深层的战略意义。宋冬林指出,对边境城市而言,机场不仅是一种基础设施,更是一种象征。它标志着这座城市在国家发展格局中的能见度与存在价值。同时,机场的运营也将有效集聚人流、物流,能为当地注入新的活力,进一步释放这座城市的开放潜能。

鹤岗萝北机场航站楼市内效果图。

值得一提的是,在《“十四五”民用航空发展规划》中,山西晋城、陕西商洛、湖北荆门、河北衡水等机场与鹤岗机场同被列入新建机场名单之列。不难发现,这些机场所在的城市并非经济高地,但在促进区域协调等方面所承担的特殊使命。

区域发展往往需要“耐心资本”的长期投入。宋冬林表示,随着国家航空网络不断织密并逐步下沉,机场对于这些城市而言,并非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更有深远意义的是,能让更多“鹤岗们”看到转型与振兴的曙光。

与此同时,蔡银寅也指出,支线机场虽能为区域发展带来机遇,但关键在于如何将其有效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动能,这是鹤岗亟待回答的关键命题。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共1人参与)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