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年代,家书抵万金。82 年前,在山西辽县十字岭的战火中,左权将军指挥部队突围,身先士卒、壮烈殉国。他写给妻女的十一封家书,字字泣血、句句深情,写满对民族的赤诚、对亲人的眷恋,是一位抗日将领以笔为枪、以血明志的赤子宣言。而今,山河无恙、家国安宁,他所期盼的幸福生活早已如愿。左权将军的外孙,将带来这份跨越时空的告慰。
抗日将领左权外孙 沙峰:姥爷上中学的时候接触到了马列主义思想,在黄埔军校学习时期加入中国共产党,真正走上了革命道路。抗战全面爆发以后,他被任命为八路军的副参谋长,跟随朱德总司令、彭德怀副总司令一起带领八路军开赴华北,建立我们的抗日根据地,进行敌后抗日战争。

毛主席在抗日战争期间评价我的姥爷说:" 他把吃的‘洋面包’都消化了,这个人硬是个‘两杆子’都硬的将才。" 那么 " ‘洋面包’都消化了 " 的意思就是说他把在苏联时期学习的这些军事理论,充分运用到了我们抗战前线的工作和战斗当中;那么 " ‘两杆子’都硬 " 就更好理解了,就是 " 笔杆子 " 和 " 枪杆子 "。

讲到 " 枪杆子 ",就是他参与指挥了像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黄崖洞保卫战等等很多著名的战斗战役,而且都取得了非常辉煌的战果。
" 笔杆子 " 我觉得更多的就是反映他在写文章上。部队该怎么打这个游击战,他针对这个写了很多的文章,像《埋伏战术》《奇袭战术》等等。

我的姥爷左权牺牲的时候是在辽县附近的叫十字岭的地方,当时在这个山头上,他是为了指挥部队,冲破敌人最后一道封锁线,不幸被敌人炮弹的弹片击中头部壮烈牺牲的。

当时发现有一个机密文件箱不见了,然后他就立刻要求自己的警卫员回去找,这时候姥爷就等于是放弃了唯一的对他的这种贴身保护了。就像彭德怀爷爷在跟我母亲讲到的时候说,你的父亲是死于自己的职守,死于自己的岗位,死于对革命队伍的无限忠诚。

左权的牺牲,是一场明知危险却义无反顾的奔赴,这一切都源于他心中那个早已坚定的 " 愿 "。而他的十一封家书,则一字一句地诠释了这个最赤诚的夙愿。

抗日将领左权外孙 沙峰:其实我觉得姥爷的愿望,从家书里边可以看到有两点。给母亲那封信里面讲到 " 日寇想亡我之国,必想灭我之种,亡国灭种惨祸已经临到每一个中国人民的头上 "。他给叔父的信里边也讲到了,说 " 牺牲我的一切幸福来为我的事业而奋斗,请您相信这一事业是光明的伟大的 "。我的姥爷就是告诉家人,我走上抗战前线的原因是什么。

他一共写了 11 封家书,每一封家书里边很重要的内容就是他对妻子和女儿的这种思念。他讲到 " 志兰,亲爱的,别时容易见时难。分离 21 个月了,何日相聚,念、念、念、念 "。

其实从这句话里面就更可以看出姥爷他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就是能够与家人团聚。为了 " 大家 " 的幸福,为了民族的解放,为了所有的人都能过上这种幸福的生活,他选择放弃自己的幸福生活。

我最想跟姥爷说的两点,第一个就是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已经如您所愿了,甚至远远超过了他们能够想象的这种幸福。我们不会忘记你们那一代人去做的这种牺牲、这种贡献,我们要把你们的精神继承下来,然后去作出自己的贡献,让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更加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