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

17处枪伤见证抗战烽火重温“三猛战士”于健的战斗事迹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14 载烽火连天,无数英烈浴血奋战,用鲜血和生命浇铸起民族精神的丰碑。

今年 99 岁的于健老人是一名新四军老战士。曾参加过大大小小几十场战斗,全身上下留下了 17 处枪伤,更被粟裕大将称赞是 " 三猛战士 "。一起重温于健老人的战斗事迹,汲取奋进力量。

于健老人生活在江苏南通,虽然已经年近百岁,但是老人觉得自己身体还硬朗,平日里他积极参与社区里的党建活动,经常到学校里为孩子们讲述抗战故事,他调侃自己现在是 " 三大员 "。

新四军抗战老兵 于健(99 岁):党的政策宣传员,环境卫生的服务员,还要做民事调解员,为党为人民做一些微不足道的事,这使我心安理得,我感到自豪。

回忆起自己的革命生涯,于健老人感慨万千。他 1926 年出生在江苏南通十总镇的一个贫苦家庭,1941 年加入新四军,成为南通警卫团政委韩念龙的警卫员,同年入党。从参军到新中国成立,于健参加了谢家渡战役,孟良崮战役、枣庄战役、车桥战役、淮海战役等,大大小小几十场战斗,身上留下了 17 处枪伤,粟裕称赞他是 " 三猛战士 "。

新四军抗战老兵 于健(99 岁):猛打、猛冲、猛攻。和日本鬼子拼刺刀,真金不怕敌火。

回忆起战火喧嚣的岁月,于健老人说,每一场战斗自己都是怀着必死的决心赶赴沙场。记得 1944 年,新四军第一师在江苏淮安车桥地区组织发起对日伪军的作战,于健通过前期侦查,摸清敌军在车桥镇设置了 53 座碉堡。

新四军抗战老兵 于健(99 岁):外围的据点碉堡有暗堡有明堡,所谓暗堡就在地下筑的,明堡就是上面的,这些鬼子相当顽强,但是你再顽强,我们非要把你打下来。我就动员了:同志们有没有信心?同志们都摩拳擦掌,个个斗志昂扬。由我唱歌,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冲杀。战士情绪高了,战士情绪一高,我们先组织爆破组,捧炸药包,6 公斤的炸药包,我说哪个组先上去啊,同志们都抢着跑。

车桥镇位于华中腹地,这里一旦攻下,苏中、苏北、淮南、淮北四块抗日根据地就可以连成一片,因为地理位置特殊,所以敌人布置的防御工事也特别坚固。战友们前赴后继,但是碉堡仍然久攻不下。

新四军抗战老兵 于健(99 岁):我身上裹的棉絮,棉絮上面和的烂泥,烂泥上面再浇水,就这样上去,所有机枪集中火力开始打,我就带着三个人一起上去,我上去以后把大门一靠,靠到大门上,6 公斤炸药包送到敌人大门,炸药包拿个就靠在这个门上,把导火索一拉,掀掉了,掀掉了我也被炸昏了。战士就把我拖下来。共产党的干部出生入死,宁可前进一步死,不能后退半步生。

经过一天一夜的奋战,车桥战役大获全胜,歼灭日伪军近千人,苏中抗战形势得到根本转变。

于健和战友们以血肉之躯,前仆后继,英勇杀敌,用鲜血和生命守住了祖国山河。缪福兴、田德生、陈勇生、王长贵,每一位为国捐躯的战友,于健都铭记在心。

新四军抗战老兵 于健(99 岁):缪福兴是爆破手,20 几岁啊,牺牲了。田德生是冲在最前面的。我想着这些同志,为什么我现在流泪了,我活 99 岁了,他们已经挂在一个光荣榜上了。

每逢节假日,于健老人会让子女开车带他到烈士陵园,看望长埋在这里的战友,鞠躬敬礼,告诉他们,他们的愿望早就在共产党的带领下变成了现实。

新四军抗战老兵 于健(99 岁):明年 100 岁了,快到 100 岁还要完成一个任务,我是江苏省的校外辅导员,我现在对年轻人唯一的希望,一定听党的话,跟党走,幸福来之不易,不能忘掉革命的历史,幸福哪里来,幸福是艰苦奋斗流血牺牲换来的,你们要报效党和人民。

(总台央视记者 牟媞媞 周琨 江苏台 南通台)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共1人参与)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