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军工板块表现亮眼。Wind数据显示,截止至9月4日,共有11只主题基金年内收益率超过10%,3只年内收益率超24%。在全市场18只军工主题基金(只统计主代码)中,博时军工主题A以30.56%的回报率拔得头筹,其次是长信国防军工A,年内收益率30.42%位居第二,华夏军工安全A则以24.68%的年内收益率分列第三。

然而,博时军工主题A虽业绩领先,背后却暗藏隐忧。该基金自2024年二季度起大举建仓AI芯片股,持仓占比从最初的0.69%一路攀升至今年二季度的6.79%,大幅超配引发市场对其风格漂移的质疑。

截止二季报,博时军工主题A前十大重仓股中,寒武纪位列第四大重仓股,持仓市值达2亿元,占基金净值比6.79%。这与该基金“军工主题”的定位存在明显偏差。寒武纪作为人工智能芯片公司,主营业务与传统军工领域关联度有限。


相比之下,其他绩优军工基金保持了较高的行业纯粹度。长信国防军工A(30.42%)和华夏军工安全A(24.68%)前十大重仓股均集中在、、、、等典型军工标的。
2025年中报中,博时军工主题A基金经理曾鹏阐述了投资思路:“报告期内本基金维持了较高仓位,结构上根据产业链的复苏节奏,适度提升了导弹产业链的配置比例;同时维持了在军工AI、无人机、卫星产业链、信息安全等细分领域的投资比例。”

从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可以看出,投资寒武纪的逻辑或是将AI芯片纳入“军工AI”范畴。但这种扩展解释能否得到投资者认可,仍需市场检验。
从持仓数据看,该基金前十大重仓股占净值比高达63.25%,其中信息技术类股票(、泰武控股、中科集团、、)占比合计超过30%。
资金流向同样说明问题。机构投资者对博时军工主题A的态度谨慎,持有比例仅为11.6%,远低于同类产品。反观其他军工基金:华夏军工安全A机构持有比例高达63.3%,国泰中证军工ETF机构占比61%,广发中证军工ETF机构占比更是达到87.7%。
目前博时军工主题A规模为29.51亿元,在军工主题基金中属于中等规模。有趣的是,大规模军工基金今年表现普遍不佳。规模99.80亿元的易方达国防军工A回报仅8.26%,规模133.20亿元的富国中证军工龙头ETF回报6.39%,均远低于博时军工主题A。
博时军工主题A的基金经理历经变更。从2017年7月至2022年6月,前任基金经理兰栋在近5年任职期内取得了107.80%的总回报,表现出色。

现任基金经理曾鹏自2022年6月29日接管以来,任职总回报为-13.04%。虽然今年业绩突出,但尚未弥补前期亏损。不同的基金经理往往有不同的投资风格,这次重仓寒武纪的决定,也体现了新任基金经理不同的投资理念。
综合来看,近年来,监管部门对基金风格漂移问题持续关注,明确要求基金管理人遵守基金合同约定,保持投资风格稳定。在此背景下,博时军工主题的重仓股选择,究竟是对军工投资的创新理解,还是明显的风格漂移,值得持续关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