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

“中国永远是世界的和平力量、稳定力量、进步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引领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

海河之滨激荡上合组织力量,长安街上展现和平发展决心。历史关键年份,世界见证大国担当。

" 我们要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贡献‘上合力量’。" 上合组织天津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同 20 多个国家的领导人和 10 位国际组织负责人,共叙友谊、共商合作、共谋发展,为上合组织发展和完善全球治理指明方向。

"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必将胜利!"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偕国际贵宾,同世界人民一道纪念这个伟大的日子,共同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2025 年初秋,中国以一场主场外交和一场盛大阅兵,向世界昭示:一个浴火重生、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东方大国,不仅有保卫人民和平生活、维护世界和平发展的坚定意志,更有强大能力和坚实行动。

" 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坚定捍卫国际公平正义,让世界正气充盈、乾坤朗朗 "

长安街沿线," 珍爱和平 " 等主题花坛引人注目;空中护旗梯队," 正义必胜 "" 和平必胜 "" 人民必胜 " 条幅掠过长空;受阅方队中,维和部队方队步履坚定、气势如虹;天安门广场,8 万羽和平鸽展翅高飞 ……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大会的庄严时刻," 和平 " 成为最醒目的主题、最动人的强音。

抗日烽火中,中国人民为了和平不惜赴汤蹈火。14 年抗日战争,是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进步与反动的生死较量。中国人民以铮铮铁骨顽强抵抗,以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长城,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为人类正义而战。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以巨大的民族牺牲,为拯救人类文明、保卫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 这一艰苦卓绝的伟大胜利,永远铭刻于中华民族的记忆,也永远写入了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史册。

今天,人类再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和平还是战争、对话还是对抗、共赢还是零和的抉择,考验着智慧和勇气。中国人民坚定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一边,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与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历史告诫我们,正义的信念不可动摇,和平的期盼不可阻遏,人民的力量不可战胜!" 习近平总书记铿锵有力的话语,传递出中华民族捍卫国际公平正义、守护世界和平安宁的坚定决心。" 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坚定捍卫国际公平正义,让世界正气充盈、乾坤朗朗。"

61 位外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及有关国家高级别代表、国际组织负责人、前政要等出席纪念大会,这不仅是对中国历史贡献的致敬,更是对今日中国积极促进人类和平发展事业的充分认可。

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认为:" 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重大历史贡献,展现出非凡勇气和爱国热情。"

" 纪念抗战胜利展现了中国作为一个坚定维护国家独立、捍卫国家主权并在维护世界和平中发挥积极作用的国家的力量和勇气。" 印度尼西亚总统普拉博沃说。

今年也是联合国成立 80 周年。80 年前," 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 ",联合国应运而生,全球治理掀开新的一页。

当前,国际形势变乱交织,联合国权威和国际规则受到冲击,全球治理赤字扩大。重温联合国创立初心,重申对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的承诺,推动联合国在新形势下重振权威和活力,对于各国协调行动、共同应对挑战意义重大。

" 历史警示我们,人类命运休戚与共,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只有平等相待、和睦相处、守望相助,才能维护共同安全,消弭战争根源,不让历史悲剧重演!"

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掷地有声,既回望历史,更观照现实、昭示未来。

从争取民族解放和世界和平,到奔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新征程,中国人民深知和平安宁的珍贵,也深知,越是困难时刻,越要秉持和平共处的初心,坚定合作共赢的信心,坚持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面对 "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 " 的重大课题,习近平主席给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答案,思想之光照亮人类社会前进方向。

10 多年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从中国倡议扩大为国际共识,从美好愿景转化为丰富实践,有力推动世界走向和平、安全、繁荣、进步的光明前景,充分印证 " 中国力量每增长一分,世界和平希望就增多一分 "。

弥合全球治理赤字,关乎国际公平正义,关乎世界和平发展前景。9 月 1 日,在 " 上海合作组织 +" 会议上,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治理倡议。奉行主权平等、遵守国际法治、践行多边主义、倡导以人为本、注重行动导向,全球治理倡议锚定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与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一道,共同构成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行动体系。

" 习近平主席清晰阐明了对当前国际形势的判断,并提出倡议核心理念,这正是解决现行全球治理体系存在问题的关键。" 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表示,白俄罗斯完全赞同并全力支持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议。

古巴国家主席迪亚斯—卡内尔表示,支持中方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议,相信这一倡议 " 将为全球治理体系改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 "。委内瑞拉政府发表声明,支持中方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议,认为四大全球倡议相关联,旨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倡议成立国际调解院,33 个国家现场签署公约并成为创始成员国,为完善全球治理提供了重要法治公共产品;发起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倡建文明古国论坛,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提出 " 双碳 " 目标,展现应对气候变化的大国担当;推动完善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体现对新兴技术治理的前瞻性思考 …… 中国坚持行动导向,携手各方推动补齐治理短板,共同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

" 中国为维护国际法、确保国际法治作出重要贡献,成为捍卫多边主义的基石。"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

" 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守护世界和平安宁,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泱泱中华,万古江河。

中华 5000 多年文明演进,和平、和睦、和谐的追求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之中,深深溶化在中国人民的血脉之中。

" 人类生活在同一星球,应当同舟共济、和睦相处。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守护世界和平安宁,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国家和,则世界安。中国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深化拓展平等、开放、合作的全球伙伴关系,致力于扩大同各国利益的汇合点。

——促进大国协调和良性互动,推动构建和平共处、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格局。

从莫斯科红场到天安门城楼,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相互出席对方国家举办的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庆典,旨在促进地区及世界和平,为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注入正能量。面对动荡不安、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中俄关系 " 不为一时一事所惑,不为风高浪急所扰 ",始终以中俄战略协作的确定性和坚韧性,担当维护全球战略稳定、完善全球治理的建设性力量。

从 5 月日内瓦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到 6 月伦敦中美经贸磋商机制首次会议,再到 7 月斯德哥尔摩新一轮中美经贸会谈 …… 中美按照两国元首达成的重要共识,迈出通过平等对话协商解决分歧的重要一步。" 中美两国间拥有广泛共同利益和广阔合作空间,可以成为伙伴和朋友,相互成就,共同繁荣,造福两国,惠及世界。" 习近平主席的话立意深远,为中美关系发展凝聚共识、积蓄力量。

今年是中国同欧盟建交 50 周年。7 月 24 日,习近平主席会见欧盟领导人,指出中欧要共同维护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建立起来的国际规则和国际秩序,与时俱进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携手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让多边主义的火炬照亮人类前行之路。欧盟领导人表示,欧方期待同中方一道,续写欧中关系下一个 50 年更加精彩的篇章。

——坚持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深化同周边国家友好互信和利益融合。

在周边格局和世界变局深度联动的新形势下,今年 4 月,中央周边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高举人类命运共同体旗帜,以建设和平、安宁、繁荣、美丽、友好 " 五大家园 " 为共同愿景,以睦邻、安邻、富邻、亲诚惠容、命运与共为理念方针,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的亚洲价值观为基本遵循,以高质量共建 " 一带一路 " 为主要平台,以安危与共、求同存异、对话协商的亚洲安全模式为战略支撑,携手周边国家共创美好未来。

会后,习近平总书记旋即开启周边外交之旅。

访问越南,赓续 " 越中情谊深、同志加兄弟 " 的传统友谊,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取得新成果;访问马来西亚,回顾中马 " 切水不断 " 的世代情谊,推动高水平战略性中马命运共同体破浪前行;访问柬埔寨,引领中柬率先在双边层面构建新时代全天候命运共同体。

赴哈萨克斯坦出席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同中亚五国元首分别举行双边会晤。宣布 " 中国—中亚精神 ",锚定构建命运共同体目标,推动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更加紧密,合作更加深入,前景更加广阔。

以互信互利为基,以合作蓝图为底,以发展之路为脉,中国与周边国家联系更加紧密,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秉持真实亲诚理念和正确义利观,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协作,为全球南方联合自强汇聚新动能。

上合组织已经成长为 27 国参与,地域范围横跨亚、欧、非三大洲,人口总数近世界一半,经济总量约占全球 1/4 的世界最大区域组织,国际影响力和感召力日益增强。" 面对加速演进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上海合作组织要发挥引领作用,当好践行全球治理倡议的表率。" 习近平主席对上合组织的未来寄予厚望。

推动实现金砖国家历史性扩员,提出全球南方开放包容合作倡议;同非洲实施携手推进现代化 " 十大伙伴行动 ",同拉美启动 " 五大工程 ",同阿拉伯国家构建 " 五大合作格局 ",同太平洋岛国建设 " 六大合作平台 "…… 中国被誉为 " 全球南方重要引领国家 "。

" 中国始终是全球南方的一员,永远属于发展中国家 "。在实现现代化的道路上,中国不追求一枝独秀,更希望百花齐放,真心实意为全球南方提供更多智慧和力量,致力于同广大南方国家携手共创人类现代化美好未来。

秉持 " 同球共济 " 理念,坚持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中国携手各方践行四大全球倡议,走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间正道。

" 任何时候,我们都要以人民之心为心、以天下之利为利,为增进人民福祉而不懈努力 "

出席上合组织天津峰会,强调 " 要继续坚持拆墙不筑墙、融合不脱钩,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普惠包容的方向发展 ";主持中俄蒙元首第七次会晤,提出夯实政治互信、深化互利合作、密切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协作 3 点建议;同 30 位外国领导人会谈会见,为推进双边合作擘画蓝图 ……

从天津到北京,习近平总书记重申中国和平发展理念,宣布中方一系列务实举措,彰显中国以自身发展赋能全球发展的大国担当。

发展,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当前,百年变局向纵深演进,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国际力量对比发生革命性变化,不仅为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供了根本动力,也为全球发展提出了高远目标。

"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追求幸福美好生活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任何时候,我们都要以人民之心为心、以天下之利为利,为增进人民福祉而不懈努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2025 年,中国收官 " 十四五 "、谋划 " 十五五 "。

发展成就昭示未来。" 十四五 " 期间,中国持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经济总量连续跨越 110 万亿元、120 万亿元、130 万亿元,今年预计可以达到 140 万亿元左右;5 年来,增量预计超过 35 万亿元。

去年,中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规模比 " 十三五 " 末增长近 50%,增量达到 1.2 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提高到 2.68%,接近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平均水平。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中国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中国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义务教育巩固率和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都在 95% 以上,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成果,正在实打实地转化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 每一次来到中国,都被中国生机勃勃的发展进步面貌深深感染。" 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表示,在习近平主席坚强领导下,中国坚定走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取得巨大发展成就,展现更加光明前景,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的发展振兴。

" 中国在习近平主席领导下取得巨大发展成就,亚方希望向中国学习,助力自身经济社会发展。" 亚美尼亚总理帕什尼扬说。

中国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与中国同行就是与机遇同行,相信中国就是相信明天,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 "。习近平主席真诚欢迎各国搭乘中国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的快车、便车,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

中国丹麦商会全国创始会长西蒙 · 利希滕贝格在给习近平主席的信中写道:" 我相信,世界上有远见的人终将明白,选择中国,就是选择未来。"

中国倡导推动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致力于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与 150 多个国家和 30 多个国际组织携手推进高质量共建 " 一带一路 ",与 100 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共同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 …… 中国不断以自身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持续惠及各国人民。

" 中沙在能源领域的互利合作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今年 4 月,中国企业与沙特伙伴签署《延布炼厂扩建项目合作框架协议》,计划打造全产业链创新生态,有效提升高端石化产品的生产能力,推动沙特经济多元化发展。

" 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将有力促进全球南方团结合作,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开辟更加光明的前景。" 今年 6 月,第四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在湖南长沙举行。非洲媒体评论:" 参展的南非中小企业对其中蕴含的重大发展机遇充满信心。"

" 双方要深化互利合作,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合作,重点推动数字经济、绿色经济、蓝色经济、旅游经济合作,助力各自现代化进程。" 今年 7 月,中企承建的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项目全部隧道贯通。建成后,这条贯穿马来半岛的 " 绿色脊梁 " 将助力马来西亚实现经济平衡发展。

"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永远是世界的和平力量、稳定力量、进步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我们真诚希望各国都以史为鉴、以和为贵,共同推进世界现代化,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中国将继续与国际社会一道,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发展繁荣挺膺担当。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共1人参与)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