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

亚信智库论坛|中外学者聚焦“发展与安全共振”,共论“带路”与“走廊”对接

当地时间9月8日至11日,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亚信)智库论坛第十三届年会将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召开。本届论坛年会以“发展与安全共振:在亚信机制转型期的地区合作与治理”为主题,将围绕亚洲安全机制建设、绿色与数字化转型、地区互联互通等展开讨论。

当地时间2025年6月26日,阿塞拜疆巴库,当地的地标建筑火焰塔与世界遗产巴库老城同框。视觉中国 图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俄罗斯中亚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强晓云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表示,多年来亚信智库论坛始终坚持为亚信机制建设和亚洲安全机制建设提供来自智库和学界的观点和建议,为亚信发展和机制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同时,亚信也很重视论坛的作用,“过去几届年会,亚信秘书长都会亲自来参加,这也表明对智库向亚信会议提供建议的重视。”

亚信于1992年由哈萨克斯坦提议并发起成立,发展至今已经拥有28个成员国和10个观察员国,以及5个观察员组织和6个合作组织。2022年,亚信提出从多边论坛向国际组织转型。据哈萨克斯坦媒体报道,今年7月,亚信新总部大楼在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落成,并举行了落成后的首次高官委员会会议,报道称,这表明亚信转型已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年会首次走出中国,与阿塞拜疆“双向奔赴”

本届年会是亚信智库论坛成立以来,首次在中国以外的国家举行年会,也是年会首次由高加索地区国家智库主办。强晓云表示,此次论坛年会在巴库举行,是阿塞拜疆方面主动提议的,“因为阿塞拜疆今年是亚信会议的轮值主席国(2024-2026)。”

据阿塞拜疆阿新社此前报道,在今年2月召开的亚信高官委员会会议上,通过了阿塞拜疆提出的关于2025年在巴库举行智库论坛年会的提议。强晓云表示,“这反映出,阿塞拜疆愿意在亚信会议从多边对话平台向国际组织转变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重要作用。”

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石靖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近年来,阿塞拜疆等高加索国家在很多多边场合表现得非常积极,同时,这些国家与中国的关系也非常密切,“我觉得这次活动能够在阿塞拜疆举行,也是基于双方相互相向而行的这种意愿。”

亚信智库论坛机制诞生于2014年3月,在亚信上海峰会前夕,亚信国家智库及知识精英聚会上海,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牵头创建了亚信智库论坛机制,共同为亚信会议的发展献计献策。随后8年间,亚信智库论坛以圆桌会议的形式连续举办了八届论坛,并围绕亚信的建设形成了多份研究报告及主席声明,在亚信成员国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各方共同推动下,经亚信成员国全体同意,从2021年起,亚信智库论坛正式成为亚信会议机制下的常设机构。

“我们有了这么庞大的一个智库网络,可以第一时间知道第一手材料,对发生的事情做出判断。”强晓云表示,“这既有助于我们了解亚洲乃至欧亚地区发生的大事小情,也有助于我们把中国的政策及时地传播到亚洲其他智库,通过他们的力量和途径,把中国的政策宣扬到他们国家。”

石靖表示,近年来欧亚大陆整体的安全环境还存在很多不稳定因素,在这样的局势下,有一个“能够坐在一起谈论维护和平或解决争端的场合,非常重要。”“我觉得特别是了解地区局势的专家们,能够在这样一个场合互相了解对方的意愿,相互之间进行交流,建立信任是很重要的。同时这也会给相应国家制定政策,或者说恢复沟通奠定相应的基础。”

重点议题设置回应学界关切

澎湃新闻注意到,在今年论坛年会中,互联互通与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重要议题,与会学者将围绕中国“一带一路”、阿塞拜疆“中间走廊”和印度的“南北走廊”等一系列互联互通项目如何更好对接和合作,展开讨论。强晓云表示,中亚和高加索国家处于亚洲和欧洲的结合部,但都远离大洋,“对他们来说,能够打通陆海联运的话,对他们本国的发展和整个次区域经济的发展、提高各国综合实力有非常关键的作用。”

强晓云表示,正因为此,在此次年会的议程设置过程中,主办方特别考虑到了高加索和中亚国家的需求。“阿塞拜疆和中亚国家都非常重视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我们在召开智库论坛年会的时候,也是顺应了亚信会议绝大多数成员国智库和学者的关切。(互联互通)既是一个现实问题,同时也非常值得智库和学界来研究。”

据亚美尼亚国家公共广播电台9月1日报道,在天津上合组织峰会期间,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与亚美尼亚总理帕希尼扬举行了会谈。双方讨论了两国和平进程,强调建设性对话、相互信任和地区稳定的重要性。今年8月8日,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在华盛顿签署协议,结束长达37年的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冲突,并同意推动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

在这份协议中有一项引人注意的条款,就是各方同意共同开发“赞格祖尔走廊”。据《环球》杂志报道,近年来阿塞拜疆在积极推动建设赞格祖尔走廊,这条穿越亚美尼亚的交通走廊将连接阿塞拜疆与其飞地纳希切万,可进一步提高阿塞拜疆与周边国家的经济一体化程度。

石靖表示,近年来,阿塞拜疆与中国发展合作的意愿非常强烈,在各种双边和多边场合表达了与中国合作的愿望,“比如这些年在‘一带一路’和‘中间走廊’对接的实际合作。”同时,这样一场会议的召开,也可以提高高加索地区“在国内的关注度”,“因为这个地区都不是中国的邻国,也都是相对较小的国家,但目前确实是双方挖掘发展合作潜能的非常关键的时期。”

据新华社报道,8月31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天津迎宾馆会见来华出席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活动的阿利耶夫。习近平强调,双方要保持战略沟通,坚定相互支持。加强发展战略对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加快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持续提升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效能,拓展基础设施、农业、能源等传统领域合作,打造数字经济、绿色发展、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合作增长点。

聚焦“发展与安全共振”

过去一年,欧亚地区安全局势持续紧张。除了巴以冲突持续延宕、乌克兰危机迟迟无法解决外,今年5月6日至10日,印度与巴基斯坦爆发新一轮冲突;6月13日至25日,伊朗与以色列间爆发所谓“12日战争”,期间伊朗核设施遭到美国与以色列的袭击。在这种背景下,此次论坛年会的主题——“发展与安全共振”更加引起关注。

石靖表示,客观上来看,目前整个欧亚地区的安全局势还是存在很大风险的,特别是乌克兰危机这样的冲突,其影响“已经超出了欧亚地区的范围”。

“其实包括高加索、中亚地区,都跟(这些冲突地区)有历史关联,所以整个地区都存在着发生安全风险,或者说是安全威胁持续外溢或升级的可能性。”他表示,在这种情况下,智库机构间可以通过多方讨论,设计、探讨有关安全问题的解决思路,为决策层面提供参考,“因为包括阿塞拜疆国际分析中心等在内的智库,很多都是代表官方的。”

他同时表示,包括阿塞拜疆在内,现在整个欧亚地区都面临着“发展的任务”,安全问题显然对各国和平发展不利,“但换个角度思考,是不是可以通过发展来解决一些可能导致冲突危机的根源?我想既然此次年会提出了这样一个主题,那么主办方和各国代表应该是认同可以用发展去解决正在发生的危机,或者是潜在的风险,这也不失为一种应对危机的方法。”

当前欧亚地区引发高度关注的冲突中,存在着冲突方全部或部分是亚信成员国或观察员国的情况。对此,强晓云表示,亚洲各国的国情和利益纠葛都比较复杂,导致地区冲突多发。“今年欧亚地区的种种安全问题不仅仅是存在于亚信成员国间。”她表示,“整个欧亚大陆所有的国际多边机制都会碰到同样的问题。”

强晓云认为,这种局面也凸显了亚信存在的特殊性:“在整个亚洲地区,对共同安全的关注、对共同安全威胁的关注,让大家更愿意在亚信这种多边平台来讨论大家所关心的话题,期望能够找出一些新的途径。”

在2014年亚信上海峰会上,习近平主席提出了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提议搭建地区安全和合作新架构,努力走出一条共建、共享、共赢的亚洲安全之路。强晓云表示,亚洲安全观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发展。”

“中方也一直在强调命运共同体的意识,这就不可能只是关注我们生存的某一个方面。”强晓云表示,“比如亚信最早的时候最关注的就是共同安全的议题,但发展和安全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今天我们更需要把发展与安全同时强调起来。”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共2人参与)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