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

“测试车”事件后续:小米拍了拍YU7车主,并撤回了“10000积分补偿”

在小米汽车副总裁李肖爽于社交平台公开回应小米 YU7" 测试车 " 事件并向车主道歉后,9 月 8 日晚,读特新闻记者从当事车主王先生(化名)处了解到最新进展:双方协商一致的 10000 积分补偿(价值为人民币 1000 元)被售后单方面 " 撤回 ",取而代之的是一份车周边。目前,王先生暂未清洗 " 测试车 " 字样痕迹,仍在与小米方面协商。

9 月 9 日,记者致电小米汽车客服热线核实情况,工作人员表示不清楚情况,需要记录并反馈。截至发稿,未有进一步回应。

小米 YU7 车主发现前挡风玻璃贴有 " 测试车 " 字样痕迹。图源:社交平台截图

购车消费者王先生于今年 8 月 16 日提车小米 YU7。在 9 月 5 日的一次夜间行驶中,他在远光灯照射下,发现前挡风玻璃贴有 " 测试车 " 字样的痕迹,怀疑小米汽车把测试车当作新车交付。售后人员对王先生解释称,字样痕迹是车辆下线做静态评审留下的,为静电贴隐性留痕,通过湿毛巾可有效清除。在随后的沟通中,该售后承诺补偿王先生 10000 积分,并帮助清理印记。

小米汽车副总裁李肖爽、小米公关负责人王化针对 " 测试车 " 事件回应。图源:社交平台截图

随着事件在网络上迅速发酵,9 月 7 日,李肖爽和小米公关负责人王化在社交平台公开回应此事,并向车主致歉,称 " 已对静电贴做改良处理 "。(详见《提车半个月,发现竟是测试车?小米 YU7 车主维权丨车界》)

当王先生以为事情就此告一段落时,双方协商一致的补偿事宜却起了变化。

9 月 8 日,王先生到售后门店清理痕迹。准备去车间时,他向上述售后人员询问积分补偿事宜,却获悉原来承诺给的 10000 积分无法提供,取而代之的是提供一份车周边。

王先生提到,在清理开始前,售后门店曾要求他签署一份授权协议。他认为内容不合适,拒绝签署,售后门店曾做过一番沟通,最后才同意在其不签署的情况下进行清理。但由于未能获得承诺的积分补偿,王先生选择暂不清理,并驱车离开了售后门店。

9 月 6 日(左)售后人员承诺给当事车主提供积分补偿,9 月 8 日(右)该售后人员不再提积分补偿,提出给当事车主车周边。受访者供图

记者在王先生提供的聊天记录中看到,售后人员向他表达了歉意,并提道," 这个插曲让您有不愉快的体验,快递车周边一份给您,和您期望的的确有差距,但是毕竟来日方长 ……"

" 我不同意(补偿一份车周边)后,就没有后续了。" 王先生说,售后没有解释不再提供积分补偿的原因,尽管在他离开售后门店后,工作人员也曾联系过他,但只提出给车周边,对于积分事宜不再回应。

记者了解到,9 月 6 日 -8 日期间,售后人员都曾联系王先生,并提出希望他尽快到门店处理 " 测试车 " 字样痕迹,但由于工作安排,王先生最终在 9 月 8 日前往门店处理。

王先生表示,他 9 月 7 日晚从朋友处获悉李肖爽的回复,才了解事件在社交平台发酵。当晚本着解决问题的态度,他还曾致电小米交付中心,提出如果需要可以帮助发布声明尽快处理,减小影响。" 我想着既然补偿方案已经沟通好," 王先生没想到第二天事件迎来了 " 反转 "。

" 小米售后态度的转变不禁让我怀疑,两位总裁(李肖爽、王化)的回复是否也像售后的同事一样?仅仅是表面安慰一下广大消费者,而实际也另有反转?" 王先生开始质疑小米汽车方面对于 " 测试车 " 字样痕迹的解释。

9 月 8 日,王先生将自己的经历发布在社交平台上。" 帖子发布后没有任何回复。" 王先生告诉记者。截至发稿,小米方面未回应记者的采访需求。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共2人参与)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