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

《庐山恋》首映45周年庐山开论坛:爱情电影如今怎么拍

9月10日,第六届庐山国际爱情电影周“跟着电影去恋爱”主题论坛在江西庐山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

回首往昔,45年前,由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庐山恋》在千峰竞秀的庐山举行首映。这部被誉为“新中国第一吻”的电影,不仅开创了“风光爱情片”的新模式,更成为改革开放初期思想解放的文化象征。

《庐山恋》海报

《庐山恋》让庐山从风景名山转变为“爱情图腾”,如今已成为集电影创作、浪漫旅游、情感消费于一体的“国际爱情胜地”。庐山恋电影院365天循环放映《庐山恋》,越来越多的爱情电影在此取景创作。

“以深刻的洞察和真挚的情感,揭示爱的崇高与艰难”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第一缕春风,电影《庐山恋》唤醒了一代人个体意识的萌芽,亿万观众重新发现了人的温度和爱情的美好,这份诗意的浪漫立刻走入观众的心灵,成为中国社会转型中珍贵的文化记忆。今天我们在这里论道爱情电影,正是希望以此回溯这流淌在观众血脉中的深情基因,探寻这份永恒情感在当下的崭新表达。”中宣部电影局主持日常工作的副局长毛羽的致辞成为全场焦点。

论坛海报 

面对当前“中国电影、中国电影观众正在远离爱情电影”的现象,毛羽深刻剖析了背后的时代变迁,“当物质丰裕、科技发展和现代观念悄然消解了过往爱情叙事中常见的‘生存困境’与‘外在阻扰’;当个体自由被空前强调,‘责任承担’与‘长久承诺’有时被视为沉重的负担而被规避;当现实的‘障碍’看似减少,爱情故事中那份穿越荆棘、克服万难的震撼力量,其生长的土壤似乎也在悄然变化。”

毛羽对爱情电影创作者提出三点明确要求:首先,创作者自己要真诚地相信爱情;其次,应敢于触碰那些看似“平淡”却更具普遍性的现代情感焦虑;最终,以深刻的洞察和真挚的情感,在现实生活的柴米油盐中揭示爱情电影的力量。

他强调说:“爱情电影的力量,不是抽去人间烟火后的‘虚幻之美’,也不是简单地制造矛盾‘没苦硬吃’,而是回到现实生活的柴米油盐中,以深刻的洞察和真挚的情感,揭示爱的崇高与艰难。”

毛羽致辞片段。视频由主办方提供(00:23)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共2人参与)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