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

大理整治网红苍洱大道群聚路面旅拍乱象,已劝阻近三千人次

连接苍山之麓、直通洱海之滨的苍洱大道是游客到云南大理旅游必打卡地之一。这条因 “路的尽头是山海”的绝美景致而走红的公路,每年都吸引着成千上万游客慕名而来。然而,为了定格一张 “人生照片”,不少游客竟不顾往来车流,贸然驻足甚至穿梭于马路中央拍照,致使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凸显。

对此,当地交管部门表示,已成立苍洱大道交通乱象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自7月以来,已劝阻群聚路面旅拍照相2890余人次。与此同时,将通过设置隔离栏、绿化带等物理隔离设施,将行人、非机动车与机动车进行有效分离,防止游客和摄影师进入机动车道。

仍有游客无视交通安全随意在公路上拍照

澎湃新闻此前实地探访发现,苍洱大道是古城重要的通行路线,两侧不仅分布着居民区与餐馆,还规划有临时停车位。每至旅游旺季,这里热闹非凡。

不少咖啡车瞄准商机,纷纷停靠路边做起生意;还有一群背着 “长枪短炮”的拍照人或摄影师在车道内逗留、坐卧,主动向游客招揽拍摄业务。部分游客全然不顾身后路况,径直站在路中拍照。途经此处的车辆,要么被迫刹车等候,要么只能鸣笛提醒注意避让。此路段一直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周边居民反响强烈,要求整治的呼声较高。

约拍摄影师在社交平台上分享的作品

在各大社交平台上,众多网友纷纷晒出在此拍摄的“大片”,配文称“来大理就是为了拍到这个画面”。与此同时,不少摄影师也注册了专属约拍账号,通过分享苍洱大道的作品来吸引客源。

如何平衡安全隐患与流量热度?面对苍洱大道的交通难题,当地媒体曾于今年7月公开征集管理措施。有人提出取消道路两侧停车位以拓宽通行空间,也有人建议修建天桥实现人车分流,还有观点认为可以在旅游旺季将路段临时调整为步行街。

澎湃新闻注意到,在今年大理市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民盟大理白族自治州委会提交的《关于整治苍洱大道交通及拍照乱象的提案》提出:为杜绝游客进入马路拍照,建议在公路关键路段加装隔离栏;为满足游客拍照需求,在公路附近安全地带设置专属拍照点与观景台;同时,为规范道路秩序,清理整顿路边杂货铺、咖啡馆等,坚决取缔无证经营及违规占道行为。

交管部门设置的安全提示牌

对外地游客以教育劝导为主

针对此事,大理州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9月9日回应表示,已成立了苍洱大道交通乱象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专门负责统筹协调该路段的整治工作,确保各项整治措施得以有效落实。联动大理镇政府、综合执法、派出所、村委会等相关职能部门,多次召开联席会议,共同商讨整治方案。自7月以来,已牵头在苍洱大道开展联合执法整治行动13次,累计出动警车55辆次,警力800余人次。在此过程中,查处车辆乱停乱放行为325起,取缔摊贩占道经营53起,劝阻群聚路面旅拍照相2890余人次,劝导车辆驶离1860余起,有效遏制了交通乱象。

民警劝导游客。

大理州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称,按照“一路一策”的原则,对苍洱大道实施有针对性的固定勤务模式,延长该路段的勤务管理时间。在管理中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对于外地游客,以教育劝导为主;对多次劝导教育仍不听从的,则依法从严处罚。

下一步,该支队将继续加大整治力度,保持对苍洱大道机动车道拍摄行为的严管态势,增加执法人员和巡逻频次,尤其是在旅游旺季、节假日以及游客出行高峰期,加强对重点时段和路段的管控。一旦发现摄影师在机动车道拍摄,立即予以制止,并依法依规进行处罚。

大理州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表示,将进一步完善苍洱大道的交通标志、标线和隔离设施。合理规划非机动车道和行人通道,通过设置隔离栏、绿化带等物理隔离设施,将行人、非机动车与机动车进行有效分离,防止游客和摄影师进入机动车道。与相关部门建立健全长效联合管理机制,定期召开工作会议,交流整治经验,共同解决整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加强对整治效果的评估和监督,确保整治工作取得长期实效,引导大家自觉抵制在机动车道拍摄的危险行为。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共2人参与)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