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

新总理刚上台,法国就乱套了

法国多座城市 10 日发生大规模游行示威,抗议前任总理贝鲁此前提出、旨在削减财政支出的预算草案。就在一天前,法国总统马克龙刚刚任命原国防部长勒科尔尼为新总理。

媒体和分析人士认为,这场骚乱的背后,是贝鲁政府因信任投票失败倒台的政治余震,更是法国乃至整个欧洲政治和治理困境的缩影。

9 月 10 日,在法国巴黎街头,示威者用垃圾桶封锁道路。新华社发(奥雷利安 · 莫里萨尔摄)

" 封锁法国 "

据法国内政部统计,10 日当天全国总计超 17 万人参加这起名为 " 封锁法国 " 的抗议活动。法国总工会则宣布有 25 万人参加。

内政部在其官网发布警方在雷恩市环城公路清除抗议者所设路障的视频,强调对暴力行为 " 零容忍 "。内政部表示,当天约 8 万名警察和宪兵维持社会秩序,各地警方共逮捕 473 人,其中在首都巴黎逮捕 203 人。13 名警察在执行任务时受伤。巴黎市中心一家餐厅和一栋建筑在抗议活动中遭烧毁。

法国教育部宣布,当天全国约有 100 所高中停课,另有 27 所学校遭示威者封锁。

受抗议活动影响,法国多地铁路交通暂时中断。巴黎卢浮宫博物馆只开放少数几个展厅,奥赛博物馆关闭。

据法国媒体报道,新任总理勒科尔尼当晚前往设在内政部的跨部门危机处理办公室,研判局势发展。

今年 7 月,时任总理贝鲁公布 2026 年预算草案,计划削减财政支出 438 亿欧元,以防范公共债务风险进一步加剧,具体举措包括把两个公共假日改为工作日、医保支出增幅减半等。这一草案引发巨大争议,遭到民众普遍反对,也成为 10 日法国全国抗议活动的导火索。

9 月 10 日,在法国巴黎街头,警察阻止示威者用垃圾桶封锁街道。新华社发(奥雷利安 · 莫里萨尔摄)

两大难题

贝鲁领导的政府 8 日未能通过国民议会信任投票,贝鲁 9 日代表政府向马克龙递交辞呈。马克龙随后任命勒科尔尼为新总理。

至此,贝鲁成为马克龙总统任期内下台的第六位总理,也是法国一年多以来第三位辞职的总理。媒体和分析人士认为,贝鲁的辞职表明法国再次陷入 " 政治瘫痪 ",暴露出法国高福利体系难以维系和实质性改革难以推进两大治理难题,而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欧洲政治和治理困境的缩影。

9 月 10 日,在法国巴黎总理府,法国卸任总理贝鲁(右)与新任总理勒科尔尼出席交接仪式。新华社发(奥雷利安 · 莫里萨尔摄)

一是高福利带来高债务,高福利体系难以维持。贝鲁的下台和削减福利直接相关。法国是世界公认的高福利国家,然而近年来受生产力下滑、人口老龄化等问题影响,高福利体系给公共财政带来的压力与日俱增。

法国审计法院今年 5 月公布的数据显示,法国 2024 年社保系统赤字达 153 亿欧元,并预计在 2025 年扩大至 221 亿欧元。贝鲁 8 日在国民议会的政策演说中说,为维持高福利体系以及满足安全和公共卫生支出需要,法国政府在过去 50 年间 " 借债成瘾 ",把财政超支当 " 家常便饭 "。

二是政治妥协缺失,实质改革难推。法国媒体认为,贝鲁政府的境遇再次凸显当前法国政治力量间缺乏妥协。英国《卫报》一篇评论文章指出,法国各政党一贯不会通过妥协来推进改革。执政党提出的改革方案,总会遭遇在野党和其他利益团体的阻挠。

例如,时任总理巴尼耶去年为争取议会通过 2025 年财政预算案向国民联盟作出让步,却被左翼嘲讽为 " 在极右翼监督下 " 工作。马克龙自第一个总统任期以来,多次力推被认为对法国长远发展有利的养老金改革,但屡屡引发大规模抗议,导致改革难以取得实质进展。

据法国媒体报道,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惠誉 9 月 12 日将公布报告,很可能下调法国主权信用评级。

法国巴黎总统府爱丽舍宫(资料图)。新华社记者高静摄

何去何从

有媒体分析认为,法国正 " 处于命运的十字路口 "。近年来,法国经济增长疲软,种族歧视加剧,社会不公现象增加,国家综合竞争力呈下滑态势。法国民众对马克龙领导的 " 中间派 " 失去信心,民粹势力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近期多项民调显示,仅有约 15% 的法国受访者对马克龙执政有信心,创马克龙第一任期以来新低,约 64% 的受访者要求马克龙辞职,创下新高;约 33% 的受访者希望新的法国总理来自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国民联盟或其政治盟友。

马克龙之前,法国民众在总统选举中曾先后选择了右翼共和党人萨科齐和左翼社会党人奥朗德,在传统左右两党都没有交出让人满意的执政成绩的情况下,民众又选择 " 中间派 " 的马克龙。

如今,在马克龙支持率一路走低背景下,2027 年总统选举如何选择,这是摆在法国社会和民众面前的一道难题。

法国之困在一定程度上也映照出当前的欧洲之困。欧盟经济头号 " 引擎 " 德国同样出现福利体系难以为继的问题。德国总理默茨日前公开表示,德国的经济能力已无法持续负担当前的社会保障体系。

此外,极右翼民粹力量在德国、奥地利、意大利等欧洲多国政坛崛起,欧洲政治碎片化趋势加剧。分析人士指出,若极右翼民粹力量继续扩张,可能导致欧盟决策机制陷入僵局,动摇欧洲一体化进程。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共2人参与)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