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

一周文化讲座|纸上修行,书事思索

北京|当科幻遇见脑智能科学——宝树携新书《你已生活在未来》对谈葛鉴桥

时间:9月12日(周五)18:30-20:00

地点:朝阳区东三环北路27号嘉铭中心A座B1中信书店

嘉宾:宝树(科幻作家)、葛鉴桥(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讲师)

当科幻文学与前沿脑智能科学碰撞,会迸发出怎样的火花?宝树的短篇科幻小说集《你已生活在未来》于近日出版,书中构想了诸多触手可及的未来世界——智力跃迁、意识上传、长期休眠、仿生、寄居元宇宙成为现实;而人类生活的核心环节——求学、应试、职业发展、建立亲密关系、生离死别则被一一颠覆。在未来世界,人类会遇到怎样的旧烦恼与新问题?又将如何应对科技发展和人类情感的永恒张力?作为脑智能专家与资深科幻爱好者,葛鉴桥将与作家宝树跨界对谈,阐述近世未来的各种认知技术(智力跃迁、意识上传、元宇宙)的实现前景,并探讨在技术超速发展的当下,科幻文学对科研人员、作家、大众读者能发挥何种效用。通过想象科技发展对人类认知、文化、道德和意义感的影响,我们能否迫近人类生活的真相?

北京|忻东旺与他的细节世界——《细节·忻东旺(增订版)》新书分享会

时间:9月13日(周六)15:00-17:00

地点:朝阳区建国路87号SKP购物中心四楼SKP RENDEZ-VOUS

嘉宾:贾方舟(批评家)、张宏芳(诗人、作家)、管慧勇(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社长)、尹然(图书策划编辑)

他曾是走街串巷绘制“炕围子”的民间画匠,他是清华美院最受学生欢迎的课堂教授,他是第十届全国美展油画金奖的获得者......他用51年的人生全力奔跑,最终成为中国当代新写实油画领域中极具代表性的名字——他就是忻东旺,一位将无数“不可能”改写为“我可以”的艺术家。2009年,《细节》初版问世。跨越17年,我们迎来了忻东旺的《细节》增订版。9月13日下午,我们邀请中国当代著名艺术批评家贾方舟、忻东旺爱人张宏芳、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社长管慧勇,以及本书特约编辑尹然,共同做客SKP,共同聊述忻东旺与他的细节世界,探讨他留给我们的、关于人生、艺术与真实的细节与启示:这本书到底让我们看到什么?“细节”又究竟意味着什么?忻东旺的《细节》为何值得一再出版?而我们,又该怎样去读懂它?

北京|优雅地重启人生——《一切愁云消散》新书分享

时间:9月13日(周六)15:00-17:00

地点:海淀区复兴路69号五棵松万达广场二层方所

嘉宾:王林园(文学译者)、野生麦麦(读书博主、主播)

100年前,女性主义文学先锋弗吉尼亚·伍尔夫通过《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呼吁所有女性要经济独立,要有独立的思想。而她的灵魂挚交薇塔则通过《一切愁云消散》的故事将这个理念付诸实际。本次活动特别邀请译者王林园老师从作者自身经历出发,透过她的婚姻、爱情、友谊与创作,看一个伟大的女性灵魂如何肆意而自由地生活在天地之间。还邀请了对谈嘉宾读书博主野生麦麦,跟我们一起分享真实的阅读感受。

北京|如母如女——《林门郑氏》新书分享会

时间:9月13日(周六)19:00-21:00

地点:海淀区复兴路69号五棵松万达广场二层方所

嘉宾:林雪虹(作家)、辽京(作家)

《林门郑氏》是一部女儿书写母亲的个人史,更是一面映照千万母女关系的镜子。林雪虹以六年时间,借由文字重返母亲郑锦的生命现场,在记忆与现实的交错中,梳理那些难以言说的爱、愧疚、抗拒与认同。“如母如女”,是一种命运的回环,也是一种情感的辩证。我们总在试图逃离母亲的影子,却在某个瞬间、某句脱口而出的话中,惊觉自己早已成为她。母亲的形象,既是枷锁,也是力量;既是我们要挣脱的宿命,也是我们最终回归的根源。9月13日晚,《林门郑氏》作者林雪虹与小说家辽京,以“如母如女”为题在北京方所书店展开对谈。

北京|请在我脏的时候爱我们——陈建功新书分享会

时间:9月13日(周六)19:00-21:00

地点:朝阳区建国路87号SKP购物中心四楼SKP RENDEZ-VOUS

嘉宾:陈建功(作家)、余世存(文化学者、作家、诗人)、王志(中国传媒大学教授)、丛治辰(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睽违三十年,陈建功携非虚构长篇新作《请在我脏的时候爱我们》与读者见面。9月13日晚,我们特别邀请到陈建功与著名学者余世存、著名前主持人王志以及文学博士丛治辰做客SKP,畅聊新书酝酿写作的过程,书中的有趣故事,作者的成长经历、生活体验、文学道路、人生感悟,等等。

北京|“你看你多像她,不管你愿不愿意”——《林门郑氏》新书分享会

时间:9月14日(周日)14:00-16:00

地点: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院798艺术区798东街旁观书社

主讲人:林雪虹(作家)

9月14日下午,林雪虹将在旁观书店,与读者面对面畅聊“我们与母亲之间深邃、复杂的关系”。

北京|卜正民作品《崩盘:小冰期与大明王朝的衰落》新书分享会

时间:9月14日(周日)14:30

地点:东城区和平里西街51号雍和宫壹中心B座1层雍和书庭

嘉宾:陈佳臻(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李鸣飞(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副研究员)、张向荣(文史作家)、王申(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副研究员)、郑小悠(国家图书馆研究员)、贾启博(图书编辑)

加拿大著名汉学家卜正民的《崩盘:小冰期与大明王朝的衰落》试图回答维系了276年的大明王朝为何在17世纪中叶轰然崩塌?作者从气候史的独特角度切入,论证小冰期的极端环境如何突破帝国的生存阈值,在“崇祯能力不足、满人南下等造成明亡”的传统叙事外,提供了全新的视角。9月14日,我们诚邀读者到雍和书庭参加卜正民作品《崩盘:小冰期与大明王朝的衰落》新书分享会,与众多学者一同,借价格数据,探寻明朝崩溃与气候变迁的紧密联系 ,感受不一样的历史。

北京|衰老有尊严,死亡有准备——《医生不曾告诉你的生命哲学课》新书分享会

时间:9月14日(周日)15:00-17:00

地点:东城区板厂胡同12号卓尔书店

嘉宾:王一方(北京大学医学院教授)、雨白(播客主播)

北大医学部知名教授、国内医学人文领域开拓者王一方,将20年教研精华凝于《医生不曾告诉你的生命哲学课》。他打破学科边界,融合临床经验、哲学思考、文学艺术与前沿科技,提出“预则立,预则安”的生命理念:让我们学会有准备地诊疗、有准备地衰老、有准备地死亡,在体验病痛疗愈的同时,探索生命觉知与开悟,真正读懂生死、人性与美德的真谛。9月14日,我们特别邀请王一方教授,与播客“知行小酒馆”“油条配咖啡”的主播雨白跨界对话。从医学与哲学的双重视角,带我们穿透生理与病理的局限,看清衰老、失能、病痛与死亡的本质,学会给生命一场有准备的告别,让每一段人生都活得清醒、走得从容。

北京|当生育成为一个问题:女性的困境与突围——《世间的火:初为人母的故事》新书分享会

时间:9月14日(周日)15:00-17:00

地点:海淀区复兴路69号五棵松万达广场二层方所

嘉宾:张畅(高校研究院工作者)、周雯静(艺术家、策展人)、罗丹妮(图书编辑、《三联生活周刊》出版总监)、贾行家(作家)

9月14日下午,我们邀请到《世间的火:初为人母的故事》作者张畅,艺术家、策展人周雯静,三联生活周刊出版总监罗丹妮,和作家贾行家,一起聊一聊女性生与不生的选择以及生育之后的困境与突围。

北京|出走的决心,漫长的归途——《我是寨子里长大的女孩》新书分享会

时间:9月14日(周日)15:00-17:00

地点:西城区西长安街丙17号北京图书大厦一层共享空间

嘉宾:扎十一惹(写作者)、渡水崖(记者、编辑、写作者)、刘诗予(非虚构写作者、播客主播)

2025年8月,上海译文出版社“第一人称”书系首部作品《我是寨子里长大的女孩》出版。作者扎十一惹1990年出生于云南深山一个彝族村寨中。9月14日,我们邀请扎十一惹、记者渡水崖、作家刘诗予,在北京图书大厦与读者们分享这部作品,分享生活与写作。

上海|漫·谈《孤岛钞本》暨新书首发式

时间:9月12日(周五)14:00-16:00

地点:浦东新区合欢路300号上海图书馆东馆7楼阅读推广区

嘉宾:管新生(作家、编剧)、杨扬(上海戏剧学院教授)、管燕草(编剧、上海淮剧团副团长)

1937,淞沪沦陷,上海租界沦为“孤岛”。在这座灯红酒绿却危机四伏的囚笼里,管新生以如椽巨笔,揭开一部惊心动魄的暗战传奇!《孤岛钞本》以多线并行的恢弘叙事,将“天庭行动”“一号杀手”“米十三”“拳击手马少白”“古佛盗”“大侦探”等独立成篇又紧密交织的故事熔于一炉,织就一幅上海孤岛时期波澜壮阔的地下抗争画卷。

上海|流言、诗歌与警察:达恩顿笔下的法国大革命前夜

时间:9月12日(周五)19:00-21:00

地点:浦东新区浦城路150号3楼融书房

嘉宾:姜源(法律工作者、知乎答主、播客主播)、沙青青(历史学者、播客主播)

我们常以为法国大革命是哲学家的思想、经济危机、阶级矛盾的混合产物。但历史学家罗伯特·达恩顿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一场革命,也可能源于一个看不见的交流网络,一种在日常生活的缝隙里悄然滋长的“地下公共领域”。9月12日晚,我们邀请到法律工作者、著名知乎答主、《边角聊》主播姜源和历史学者、《东亚观察局》《边角聊》主播沙青青老师做客陆家嘴读书会,聊聊达恩顿笔下的法国大革命前夜。

上海|尘埃之上,生活之中——哲贵新书《微不足道的一切》文学对谈

时间:9月13日(周六)14:00-16:00

地点:黄浦区复兴中路505号思南文学之家

嘉宾:哲贵(作家、编辑)、张新颖(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木叶(诗人、批评家)

所谓宏大,原来都由微不足道的瞬间编织而成;所谓命运,原来寄居在最不起眼的物件与选择之中。“尘埃之上”,是平凡人生中不平凡的精神追求;“生活之中”,是烟火人间里深藏的韧性诗意。9月13日下午,哲贵将与学者、作家张新颖,诗人、批评家木叶一起聊聊新书《微不足道的一切》,青年作家王苏辛主持活动。欢迎读者朋友们来到思南文学之家,听听故事如何从尘埃里升起,又如何落回生活的深处。

上海|纸上修行,书事思索——傅月庵《闭门读书》新书分享会

时间:9月13日(周六)14:00-16:00

地点:黄浦区福州路401号上海古籍书店4楼博雅苑

嘉宾:傅月庵(出版人、作家)、陈子善(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荣休教授、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李长声(作家、翻译家)、陆灏(媒体人、学者)

当我们的注意力越来越被包围在算法的推荐机制中,读书似乎变成了一个含有越来越多语境的词语。傅月庵作为知名出版人、作家,长期活跃于华文出版与阅读推广第一线,读书更是他从来不变的“专门事”。其新作《闭门读书》兼具文学评论的精准与编辑人独有的眼光,不仅是一位资深出版人、读书人、写作者诚实记录阅读经验的集成,也是一份关于图书与文化精神的当代表达。9月13日下午,傅月庵将携手陈子善、李长声、陆灏三位学者、作家,共话读书之道、书业变迁与文化情怀,追索书籍与时代的深层联结。

上海|我们今天如何读古诗——《松声绿:乌尤庵说诗》新书分享

时间:9月13日(周六)14:00

地点:浦东新区合欢路300号上海图书馆东馆7楼研讨室7-03

主讲人:刘奕(上海大学中文系教授)

唐诗宋词元曲,是我们最常提到的古典文学的明珠。诗歌,毫无疑问是中国魂的一部分。最近出版的《松声绿:乌尤庵说诗》里,作者刘奕展现了一种读诗方式:从文本出发,从具体的校勘训诂问题出发,贴着文意,带领读者感受千古如一的文学性——始终有关人和人的心灵。作者喜欢有元气的诗歌,而他的解读便是激活了那些古诗的元气。9月13日下午,我们特别邀请到上海大学中文系教授刘奕来分享他对今天如何读古诗的看法,以及他对一些具体诗歌的鉴赏解读。

上海|被困的少年与时代的创伤——梁鸿最新非虚构《要有光》分享会

时间:9月14日(周日)14:00-16:00

地点:浦东新区银城中路501号上海中心大厦52楼朵云书院

嘉宾:梁鸿(作家、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孙甘露(作家)、谢斌(上海市疾控精神卫生分中心主任、上海交大中国文化心理学研究院副院长)

梁鸿是开启中国本土“非虚构”文类的重要作家,她的最新长篇非虚构《要有光》是继“梁庄”系列之后,历时多年、全心交付的又一重磅力作,也是《收获》2025年第5期重磅推出的作品。9月14日,作家梁鸿、孙甘露,心理学科专家谢斌,文化主播杨大壹将齐聚朵云书院·旗舰店,围绕非虚构写作与社会现实的对话、青少年心理困境的成因与应对等议题,展开多角度交流。

上海|吴承恩与美影厂——讲述一部中国动画史

时间:9月14日(周日)14:00-16:00

地点:黄浦区福州路401号上海古籍书店4楼博雅苑

嘉宾:姚忠礼(编剧)、焦达(上海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木偶皮影艺术学会全国理事)

从《大闹天宫》《金猴降妖》到新时代的《大圣归来》,《西游记》的故事一次次以动画的形式焕发新生,陪伴了一代又一代观众的成长。9月14日,国家一级编剧姚忠礼与上海戏剧家协会会员焦达将做客上海古籍书店,与读者分享中国动画史的发展历程。届时他们还将携带《葫芦兄弟》《大闹天宫》的史料、连环画以及定格木偶造型实物,与现场读者交流。

上海|叶灵凤小说集《紫丁香》的前世今生

时间:9月14日(周日)14:00-16:00

地点:虹口区武进路455号巴金图书馆二楼四厅图书阅览室

主讲人:陈子善(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荣休教授、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

今年是叶灵凤先生诞辰120周年,一场以文学传奇为主题的分享会将在巴金图书馆温情展开。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陈子善教授将围绕一本跨越近百年的短篇小说集《紫丁香》,与读者分享它从战时未刊到今日出版的编纂故事,解读文字中藏着的都市风情与情感力量。被时光藏了百年,文字仍在发烫。让我们从这场分享出发,了解这本《紫丁香》背后那些未曾褪色的文学与时光的故事。

上海|《水经注》:一部中古时期的百科全书

时间:9月14日(周日)14:00-15:30

地点:浦东新区合欢路300号上海图书馆东馆7楼阅读推广区

主讲人:李晓杰(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

中国古代以农业立国,历来高度重视水资源的管理与利用,许多典籍中都有关于水道的记载。其中,北魏郦道元所撰《水经注》,无疑是中国古代以水道为纲、记述区域地理信息最为杰出的著作。该书以西汉王朝的疆域为基础(部分内容兼及域外),对众多重要河流及其流域展开了综合性描述。郦道元以详实的笔触,有条不紊地记载了各水道流域内的自然要素——如山脉、溪谷、川原、气候、土壤、植被等,以及人文景观——包括宫殿、苑囿、园圃、寺庙、桥梁、碑刻等,同时还涵盖城邑的建置沿革、战争遗址、风土人情、神话传说、物产资源、民歌谣谚等诸多方面。《水经注》内容宏富,体例严整,在一定程度上堪称一部北魏以前的百科全书。

广州|瓜仙已过清凉海——《咻,夏天猫进西瓜里》新书分享会

时间:9月14日(周日)14:00-16:00

地点:天河区天河路383号太古汇MU35号方所

嘉宾:王潇阳(设计师)、鱼山饭宽(艺术家、建筑师)

王潇阳是一位设计师,鱼山饭宽是一位艺术家。他们创立了幻园工作室,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理念,在豆瓣、微博、小红书等众多平台吸引了一众忠实粉丝。他们画山水,画园林,画汉字,也画西瓜。这本新书《咻,夏天猫进西瓜里》,是幻园工作室在儿童图画书领域的初尝试,除了一系列关于西瓜的脑洞,王潇阳和鱼山饭宽更在书中融入了诸多有关大小、高低、俯仰、狭阔、内外等空间关系的思考和讨论,在情节和动线中传递他们认为有价值的美学。9月14日,王潇阳和鱼山饭宽将一同来到广州方所。王潇阳将为我们分享这本可爱治愈的小书从构思到诞生的全过程,以及作为一个设计师在童书领域的颇多感悟和思考。脑洞王者鱼山饭宽将延伸分享有关夏季的一系列创作和他独有的“消暑”小妙招。

南京|打开折叠的南京

时间:9月13日(周六)15:00-17:00

地点:秦淮区王府大街29号JLC金陵中环西区L5方所

嘉宾:薛冰(学者、作家)、雷淑容(图书编辑)

南京,是一座随处都有胜境古迹、遍地都有典故传说的城市,人们对这座城市的阅读,在时空流转中,常读常新。每个生活在南京的人,每个路过南京的人,都有过记南京,叹南京,忆南京,念南京的体会,只不过有的人写下来,有的人藏在心里。9月13日,方所南京店特邀南京地方史专家薛冰老师,以“千年文都的自我叙述”为题,聊聊这座城市如何在历史的流变中始终坚持表达自己、书写自己。

南京|拉康研究在中国:精神分析先锋译丛主题分享会

时间:9月13日(周六)15:00

地点:鼓楼区广州路173号先锋书店

嘉宾:吴琼(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李新雨(精神分析先锋译丛主编)、严和来(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院教师)、陈劲骁(心理咨询师)

拉康思想自传入中国以来,经历了从零星引介到系统研究、从学术接受到大众流行的发展过程,“拜德雅·精神分析先锋译丛”在今年的问世,更是标志着拉康研究在中国迈进了新的阶段与征程。9月13日,我们邀请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吴琼,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院教师严和来,巴黎西岱大学精神分析与精神病理学博士陈劲骁,以及精神分析先锋译丛主编李新雨来到先锋书店五台山总店,一起聊聊拉康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路径,探讨当代语境下精神分析更多可能。

南京|自觉的颠覆者:杜尚与艺术的边界游戏——从《爆破边界:杜尚访谈录》重思艺术中的自由与觉醒

时间:9月14日(周日)14:00-16:00

地点:秦淮区王府大街29号JLC金陵中环西区L5方所

嘉宾:郑毅(当代艺术创作者)、戴丹(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张博(法国文学译者、研究者)

马塞尔·杜尚是美国达达主义及超现实主义的核心人物,20世纪实验艺术的先驱,被誉为“现代艺术的守护神”,他的出现改变了西方现代艺术的进程。9月14日,我们邀请《爆破边界:杜尚访谈录》的译者郑毅,与嘉宾戴丹、张博一起,重返20世纪最危险的艺术现场,追问何为创造、何为意义。并通过聚焦“自觉”,揭示杜尚如何用幽默与沉默,逼迫艺术界和观众直面自身的偏见与惰性。

南京|庆祝无主题——鲁敏新书《不可能死去的人》南京跨界对谈

时间:9月14日(周日)15:00

地点:鼓楼区广州路173号先锋书店

嘉宾:韩东(诗人、作家)、鲁敏(作家)、蒯乐昊(作家)、黄佳诗(媒体人)、王海洋(词曲作者、乐队主唱)

《不可能死去的人》收录了鲁敏近五年创作的九部中短篇小说,这些首发于各大文学期刊的名篇,延续着鲁敏对都市人精神“暗疾”的敏锐捕捉,同时展现出更为开阔的叙事视野与更沉潜的生命关怀。9月14日,作家鲁敏携最新小说集《不可能死去的人》来到先锋书店五台山总店,与诗人、小说家韩东,作家蒯乐昊,媒体人黄佳诗,唱作人王海洋,主持人文岚一同展开跨界对谈,从一个个最普通、也最丰沛的人说起,聊聊小说创作中的个体温厚与文学永存。

西安|闲聊:黑白,诗心,童年与故乡——《荷兰的心》《黑白》《一个小姑娘到海边去》新书分享会

时间:9月13日(周六)15:00-17:00

地点:碑林区长安北路261号SKP购物中心10楼活动区SKP RENDEZ-VOUS

嘉宾:汪家明(出版家、作家)、冷冰川(艺术家)、董强(学者、翻译家)

黑与白 能够刻画出怎样的色彩?回不去的童年,是多少创作者不断往返、汲取质朴与真诚的精神故乡?一部诗歌集《荷兰的心》,一部大师作品集《黑白》,一本小说散文集《一个小姑娘到海边去》,这三本近期问世的新书,不论内容或主题都截然不同,却在面对以上这些问题时,指向惊人相似的答案。9月13日,三位特别来宾——汪家明、冷冰川、董强,将做客西安SKP,围绕三部全新的著作《荷兰的心》《黑白》《一个小姑娘到海边去》,聊聊各类创作中的深情诗意,如何指向“返乡”——回到本真、童年,以及,在目前的喧嚣社会中,我们如何仰赖最纯粹的黑白与诗心,返回纯粹和本心。

武汉|角落里的时光机——《角落的人》武汉新书分享会

时间:9月13日(周六)15:00-17:00

地点:武昌区沙湖大道18号SKP购物中心四楼SKP RENDEZ-VOUS

嘉宾:冯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副总编)、陈勇劲(武汉美术馆馆长)、白露洋(湖北美术学院艺术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熬路(湖北美术出版社副社长、副编审)

9月13日,我们特别邀请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副总编及美术分社社长冯波、武汉美术馆馆长陈勇劲、湖北美术学院艺术教育学院副院长白露洋、《角落的人》作者熬路,以及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编辑谢赫做客武汉SKP,我们将在水彩氤氲中,聊聊属于每个人的城市倒影,在琐碎日常里打捞浪漫。

附:线上活动预告

一座内河小城的蒸汽时代往事——《磨合:近代镇江的全球化之旅》新书分享会

时间:9月16日(周二)14:00

地点:中华书局1912微信视频号、哔哩哔哩·全球研究论坛

主讲人:张信(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印第安纳波利斯校区历史系终身教授)

全球化浪潮并非仅存在于沿海大都会的宏阔图景,也深埋于内陆城镇的市井烟火之中。本次新书发布会,我们将聚焦于主题 “一座内河小城的蒸汽时代往事” ,带领读者重返19世纪的镇江,聆听一部由蒸汽机的轰鸣、长江的涛声与普通人的生计共同谱写的全球史交响曲。本次活动由中华书局和全球学术平台“全球研究论坛”共同直播,我们荣幸地邀请到本书作者,与我们一起探讨:全球史如何被普通人书写?技术变革如何重塑了我们的生活?在时代巨变的裂缝中,个体又该如何自处与前行?期待您的参与,共同揭开这段被遮蔽的历史记忆。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共2人参与)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