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

溢价超20%!中国太保拟发行零息H股可转债,“补血”近156亿港元

界面新闻记者 | 冯丽君

年内第二家险企选择发行H股零息可转债!

中国太保 (601601.SH)9月11日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发行于2030年到期的零息H股可转债。

根据公告,中国太保此次拟发行的债券本金总额为155.56亿港元,初始转换价为每股H股39.04港元(可予调整),对比签署认购协议日期9月10日收盘价溢价约21.24%。

假设债券按每股初始转换价全部转换且不再发行其他股份,则将可转换为约3.98亿股转换股份,约占转换扩大后中国太保已发行H股的12.55%及已发行股本总数的3.98%。

今年6月,中国平安 (601318.SH 也发行了117.65亿港元于2030年到期的零息H股可转债,用于补充资本需求、支持医疗、养老新战略发展的业务需求。

优化资本结构,提高偿付能力

国泰海通证券研报认为,低利率环境下,预计中国太保偿付能力仍有所承压,仍有一定的资本补充压力。其此次发行可转债的目的在于补充公司资本,支持战略发展。

半年报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太保寿险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136%,同比提升6个百分点;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215%,同比提高5个百分点。太保产险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196%,同比提升13个百分点;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241%,同比提高19个百分点。均显著高于监管要求。

可转债是一个资本性的债务工具,兼债权性和股权性。对于险企来说,零息可转债的股权性更强,当前不用支出现金流,成本更低。”某保险行业专家对界面新闻表示,“险企发行零息可转债是要补充资本偿付能力可转债在转换前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善综合偿付能力,进入的是附加资本当可转债达到触发条件转化后,就能够入核心资本。因此它既能改善核心偿付能力,也能改善综合偿付能力。

“港股市场容量大,有较为成熟的债券类资本工具的投资者,市场效率更高。转股后稀释的股权对于A股也没有直接的影响。”上述保险业专家告诉界面新闻。据悉,此次中国太保H股可转债长线投资者认购比例超过七成。

支持业务长足发展

公告显示,从自身的业务发展需求及资本结构考虑,中国太保希望获得中长期境外低成本资金,以更好地支持业务长足发展。经扣除发行费用及开支后,中国太保此次预计债券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54.80亿港元,将用于支持保险主业、支持“大康养、人工智能+、国际化”三大战略实施及补充营运资金等一般企业用途。

上半年,中国太保持续深化“保险+健康+养老”的生态布局。

半年报显示,“太保家园养老社区实现九城十园正式运营,入住人数超2000人;探索百岁居居家养老服务模式,优化客户体验;厦门康复医院正式开业,健康服务板块增添新动能。养老金融领域太保养老金管理规模实现近两位数增长,加快商业养老保险业务拓展,持续丰富产品供给,商保年金新保规模大幅增长。

“人工智能 +”战略方面,半年报显示,中国太保深入推进大模型应用在具体场景的落地,在销售、运营、风控等重点领域形成多个解决方案。目前公司AI坐席已经覆盖了近一半的客户服务总量,健康险理赔自动化率达到16%,大模型对责任认定的准确率达到99%,件均成本减低47%。

国际化战略方面,中国太保表示将逐步融入国际市场,构建境内境外协同发展模式,全面提升跨境服务供给能力和全球资产配置能力。

国泰海通证券研报认为,可转债发行利好中国太保资本结构改善,增强海内外业务布局灵活性。预计公司发行可转债将有利于通过较低的融资成本获得资本补充,提升海内外业务布局的灵活性。

实际上,太平人寿、阳光人寿等均在今年通过发债的方式进行资本补充。Wind数据显示,年内险企境内发债规模合计超过800亿元,同时,还有多家险企拟通过股东增资方式补充资本。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共2人参与)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