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2025世界赛艇锦标赛开赛进入最后10天倒计时,中国赛艇队正式抵达上海开启最后的备战工作。澎湃新闻记者12日下午在上海水上运动中心观看了中国队抵达上海后的首次训练。而位于青浦淀山湖畔的比赛场地也已准备就绪,其中VIP尊享观赛区成为一大亮点。

防暑降温成为备战重点
中国赛艇队本次出征共由76人组成,其中包括15人的教练团队——4名外教和11名中方教练。为迎接今年的世界杯赛事,队伍于5月12日至6月7日在上海展开了为期近一个月的适应性外训,提前熟悉比赛环境。
随后,从7月1日至9月10日,全队在沈阳进行了夏训,无论是体能储备、心理调整,都尽全力为本次世锦赛参赛做好准备。9月11日,队伍抵达上海,并于12日至16日展开最后阶段的赛前训练。
针对上海近期高温天气,队伍在防暑降温方面做足了准备:不仅增加了冰水补给,还提前采购了冰背心。运动员每次下水训练后,都会立即前往训练基地的冰浴池进行快速降温。赛事组委会也为各参赛队提供了充足的防暑降温设施设备。
此外,训练基地提供的餐食也深受运动员欢迎,美味可口、营养均衡。本土作战的优势在多方面显现——饮食习惯满足“中国胃”、无时差困扰,相对较快地适应气候,都为中国队的最终备战提供了有力保障。
2025世界赛艇锦标赛将于9月21日至28日在上海水上运动中心举行。这是该项拥有百年历史的国际赛事首度来到中国。官方资料显示,来自55个国家和地区的1203名运动员和教练员将齐聚淀山湖畔。根据赛事安排,场地自9月11日开放,供各参赛队伍进行赛前适应性训练,9月17日至20日为官方训练日。
截至9月12日,已有包括中国队在内的11支队伍抵达赛地展开适应性训练。本周末,英国队、克罗地亚队等多支劲旅也将陆续抵达,其中包括巴黎奥运会冠军劳伦·亨利和三届奥运冠军辛科维奇兄弟等世界名将。

水上运动中心完成全面升级改造
为满足世锦赛要求,建于1983年的上海水上运动中心已完成全面升级改造。据澎湃新闻记者了解,自赛艇世锦赛筹备开始,基地中心根据国际赛联的会议精神及现场踏勘后提出的竞赛场地需求,针对性地进行赛事比赛航道设施维修、赛事场地功能用房和辅助设施修缮、赛事场地区域绿化整修。
而在场地设施保障方面,运动中心对已完成升级改造的水域部分的消浪设施、阿尔巴诺系统、航道码头、移动发令塔,以及陆域部分的艇库、停船坞、终点塔、竞赛中心、主看台等设施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
澎湃新闻记者在现场看到,包括停船坞、观众看台、残疾运动员休息室、无障碍通道等场地设施保障均已改造完毕、设置到位。就连救援区域的救生艇也有专人负责,处在随时待命的状态。
上海市体育训练基地管理中心副主任梁力介绍:“整个赛道长2250米,宽160米,所有阿尔巴诺浮球系统均按国际赛联和技术官员要求重新布置。”此前,组委会已组织两场模拟演练赛和一场测试赛,完成全场设施联调与问题整改。经技术代表确认,当前场地全部设施均已符合办赛要求。

而在观赛区,位于终点处附近的VIP尊享观赛区也已经搭建完毕,上海东浩兰生赛事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宏贇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这个专门设置的尊享观赛区包含四大权益,“首先这里是绝佳的观赛场地,位于终点前100米,整个赛事最精彩的部分都能一览无余。其次是炎炎夏日享受全天候冷藏冷料,茶歇,午餐;第三会有一份特殊的伴手礼,官方限定的防晒凉帽和雨伞;第四是保障出行,有专属停车位和专属接驳巴士。”
据澎湃新闻记者了解,本次比赛票务体系兼顾不同群体需求,自8月15日通过大麦网正式开票以来,形成多层次消费选择:VIP看台票满足高端观赛需求,普通看台票覆盖大众消费群体,成为家庭观赛主流选择;80元无座票凭借高性价比广受青睐。赛场周边配套观众餐饮区、赛艇文化体验空间等服务设施,构建“观赛+体验”的全链条服务场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