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央视网
随着录像技术发展,越来越多人选择以录像形式订立遗嘱。俗话说 " 眼见为实 ",录像遗嘱比起传统的书面遗嘱更加直观便捷,但有时也会因缺少一些关键环节,而被认定为无效。
近日,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法院就审理了这样一起继承纠纷。
遗嘱无效
陈先生是家中长子,其下还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父母去世后留下一套房产,产权共同登记在陈先生和三弟名下,但就房产继承事宜,兄妹三人意见不一,最终陈先生将弟弟妹妹告上法庭。
审理中,三弟提交了一份母亲徐老太生前录制的视频。徐老太坐在两位居委会工作人员中间,经工作人员询问,徐老太明确表示要把房子留给女儿和小儿子,并表示不愿意留给大儿子,理由是二女儿和小儿子尽了赡养义务,而大儿子从未照顾过自己。两位工作人员又问,是否是徐老太自己的想法,徐老太点点头表示肯定。视频就此结束。
陈先生则提出异议,认为这段视频无法辨别录制者身份、未根据法律规定表明徐老太和两名见证人的真实身份、徐老太的陈述并非真实意思表示,因此不构成有效录像遗嘱,涉案房产应按法定继承方式分割,自己有权继承六分之一份额。

法院审理后认为,录像虽能体现徐老太精神状态良好、思路清晰,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但内容是两位见证人发问后,徐老太作出回答,而非徐老太自主、独立陈述对于个人遗产的分配。且徐老太及两位见证人均未表明其身份,也未表明录像的具体年月日时间,不符合录像遗嘱的形式要件。
综上,该视频录像缺乏自主陈述、身份记录及日期标注,不符合录像遗嘱的构成要件,应属无效。综合考虑兄妹三人在尽赡养义务、办理后事等方面作出的不同贡献,法院依法酌情判定三兄妹分别享有的产权份额。
对构成要件要求更为严格
去年,上海宝山法院也曾审理过一起类似的遗产纠纷案件。
聂大爷与蒋大妈共育有三个子女,即甲、乙、丙,二老去世后,三个孩子对父母留下的房产继承产生了不同的意见。乙拿出一份《遗嘱》以及视频光盘,称自己对蒋大妈尽了赡养义务,因此母亲将房屋全部留给了自己,并用录像记录下了立遗嘱的过程。

然而,宝山区人民法院审理后认为,根据法律规定,不论打印遗嘱还是代书遗嘱,均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遗嘱》上虽列明了三位见证人,但结合查明事实,《遗嘱》是由见证人之一自行制作并打印,其他见证人并未全程参与《遗嘱》书写以及打印的过程,不符合时空一致性的形式要求。因此,《遗嘱》无法体现蒋大妈的真实意思表示。
另外,根据法律规定,录音录像形式订立的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并且遗嘱人和见证人应当在录音录像中记录其姓名或者肖像,以及年、月、日。关于案涉 " 立遗嘱视频 ",乙并未提供原始载体,不符合形式要件要求。即使该视频不存在剪辑,然视频未经蒋大妈宣示所录内容为遗嘱,且蒋大妈以及见证人均未在视频中表明录制的具体时间。因此,该视频不符合录音录像遗嘱的形式要求,况且记载的内容并非蒋大妈自述,更无法反映是否为蒋大妈的真实意思表示。
综上,《遗嘱》应当被认定为无效,蒋大妈的遗产应当按照法定继承进行处理,甲、乙、丙各继承取得房屋份额的三分之一。
法官提醒
以上两起案件所涉的打印遗嘱、录像遗嘱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在《继承法》规定的遗嘱形式基础上新增的遗嘱形式,这两种新型遗嘱形式对于有立遗嘱意向的老年人而言更具简便、清晰的特点,但也更容易造假和篡改,故为了能够最大可能还原立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法律对这两种遗嘱形式在构成要件上要求更为严格。

关于打印遗嘱,应符合遗嘱人、打印人、见证人见证的时空一致性,即时间上的同步性及空间地点上的同一性。因此,建议见证人在场见证从遗嘱开始在电脑上书写制作,到遗嘱从打印机中打印出来的全过程,同时遗嘱人自身也应当全程参与,最后由遗嘱人、代书人、见证人均在遗嘱中签字、注明年、月、日后完成。
而关于录像遗嘱,应当具备以下几个要件: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担任遗嘱见证人也有一定的限定条件:
法官在此提醒,在立遗嘱时需要严格遵照法律规定的构成要件,否则该遗嘱可能因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要求而被认定为无效。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