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

商务部发起美国模拟芯片的反倾销调查,对国产半导体有何影响?

界面新闻记者 | 李彪

界面新闻编辑 | 文姝琪

中国商务部13日宣布发起针对美国模拟芯片的反倾销调查后,A股模拟芯片板块迎来大涨。

15日开盘,国产模拟芯片龙头股圣邦股份直接20cm涨停,上海贝岭10cm涨停,行业头部厂商纳芯微、思瑞浦涨幅均超过10%。模拟芯片板块的活跃顺势带动了芯片股整体上扬,中芯国际、海光、海光信息、豪威也纷纷上行。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模拟芯片市场,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模拟芯片市场规模总计794.33亿美元,中国市场规模超过280亿美元(约2000亿元人民币),约占三分之一。

9月13日,商务部发布公告称,2025年7月23日收到江苏省半导体行业协会代表国内相关模拟芯片产业正式提交的反倾销调查申请,申请人请求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相关模拟芯片进行反倾销调查。

根据江苏省半导体行业协会提交的申请文件,这次反倾销调查的涉及产品主要为:40nm及以上的通用接口芯片和栅极驱动芯片。其中接口芯片包括应用于汽车、工业等领域的CAN、RS485、I2C、数字隔离器芯片等;栅极驱动芯片包括低边驱动、半桥/多路栅极驱动、隔离栅极驱动。调查针对的美国生产商包括四家,分别是德州仪器、ADI(亚德诺半导体)、博通、安森美。

协会提交的初步证据显示,申请调查期内,四家厂商原产于美国的申请调查产品的价格持续大幅下降,对华出口的倾销幅度高达300%以上,申请调查产品占中国市场份额年均高达41%。而从绝对进口量来看,申请调查产品的合计进口数量呈持续大幅上升趋势,2022年至2024年,合计进口数量分别为11.59亿颗、12.99亿颗和15.90亿颗。

商务部发言人也在记者会上表示,此次反倾销调查是应中国国内产业申请发起,符合中国法律法规和世贸组织规则。2022至2024年期间,被调查的模拟芯片产品自美进口量累计增长37%,进口价格却累计下降52%,被调查的美模拟芯片厂商通过压低出口产品的销售价格,对国内产业的生产经营造成损害。

模拟芯片的核心功能是处理连续的物理信号,如声音、光线、温度、电压、电流,实现信号的感知、转换、放大与调节,是实现“物理信号”和“数字信号”转换的关键枢纽。模拟芯片相关的产品主要包括信号链模拟芯片 、电源管理芯片,应用场景几乎覆盖所有需要信号处理的领域。小到消费电子产品中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家居电器,大到汽车、工业领域的控制及通讯设备,都需要使用大量模拟芯片。

按照芯片行业对不同尺寸制程工艺的划分,与CPU、GPU等计算芯片产品依赖先进制程(10纳米及以下更小尺寸)不同, 成熟制程(28纳米及以上尺寸)是模拟芯片制造的主流选择。在模拟芯片中,130纳米、180纳米是主流工艺,最先进可达28纳米。

因为美国此前的对华芯片政策重点限制先进制程出口,中国在国内多年发展成熟制程芯片产业。在模拟芯片领域,圣邦股份、恩瑞普、杰华特、纳芯微、南芯科技迅速崛起成为行业龙头。这些厂商普遍采取只设计不生产的“无晶厂模式”(Fabless),由中芯国际、华虹、晶合集成等国产晶圆厂负责代工生产。

众多国产企业实现成熟制程芯片的大规模量产,这使得中国在模拟芯片领域的自给率不断提高,推动了国产替代进程。 以“A股模拟芯片第一股“圣邦股份为例,2017年成功登陆创业板上市,上市市值仅25.76亿元,当年营收只有5亿元左右,净利润不足1亿元。8年后,公司市值已经达到540亿元,2024年年营收达到33亿元,净利润则超过了5亿元。

而模拟芯片也是国内最卷的行业之一。特别在经历过2021年“全球缺芯”后,芯片市场从2022年下年开始进入客户过度囤货、供过于求的下行周期,厂商开始掀起价格战,模拟芯片领域更是重灾区。 2023年期间,德州仪器、ADI都曾下调过中国市场的芯片价格,国内厂商为竞争出货,也纷纷跟进。

财报显示,从2021年到2024年,德州仪器的年毛利率分别为67.47%、68.76%、62.9%和58.14%;ADI同期的毛利率为61.8%、62.7%、64%和51%。作为对比,圣邦股份四年内的毛利率为55.5%、58.98%、49.6%和51.46%。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的规定,中国商务部自2025年9月13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相关模拟芯片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调查期为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产业损害调查期为2022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

一位国产模拟芯片的工作人员曾对界面新闻表示,2023年、2024年期间因为需求不振,模拟芯片厂商必须抢订单。

但要同德州仪器、ADI竞争客户订单,国产厂商除了降价,能拿出的手段不多——不同于CPU、GPU的 “大单品” 模式,模拟芯片是 “多品类、小批量”,德州仪器可提供数万种型号,而国产厂商的产品型号相对少,种类也较为单一。此外,与国产厂商的无晶圆厂“Fabless”模式不同,德州仪器、ADI属于“既做设计又做生产”的芯片IDM厂商,拥有自己的晶圆厂,可以灵活调整不同品类的价格、代工产业链来平衡降价成本,国产厂商则只能牺牲利润跟进。

而在海外,模拟芯片又是高度垄断的市场,德州仪器、ADI两家公司就占据近35%的市场份额,国产模拟芯片份额总和不到10%。该模拟芯片厂商人士也表示,国产模拟厂商目前出海的选择也不多,美国、欧洲这类德仪、ADI本土巨头占据的传统优势市场,国产厂商鲜有涉足,而对于新加坡、日韩以及东南亚新兴市场,目前也在集体观望并未采取大动作。

上述存储芯片厂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降价对国内外同行都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策略,“如果血拼价格的话,德仪、ADI就像血条很厚的Boss”。

按照世界贸易组织(WTO)《1994年关贸总协定》 的规定, 如果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出口到另一国市场,则视为倾销,而对于倾销对国内产业造成的实质性损害,进口国后续可采用反倾销税或价格承诺等措施来解决。

中信证券认为,近年来德州仪器等海外大厂扩产的同时在国内市场广泛采取降价策略以抢占丢失的市场份额,导致模拟芯片领域的国产替代节奏放缓,国内外厂商盈利均承压。目前商务部启动反倾销调查,有望进一步推动模拟芯片国产替代加速,更多厂商有望受益。

华创证券今年6月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2024年中国模拟芯片自给率约为16%,消费电子领域国产化率水平较高,而工业、汽车等中高端市场份额仍相对有限。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共3人参与)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