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参考消息
继“美国湾”“麦金利山”之后,特朗普政府又又又发动“改名”大法了!直接让人看清美国“好战”真相。仿佛这一届美国政府天生自带“挨批”气质,让西方媒体屡屡“破防”,就差直接“骂街”。
前几天,特朗普嫌“国防部”气势太弱,一边宣称“我们不仅要防御,还要进攻”,一边下令将“国防部”改回旧称“战争部”。而他手下首任“战争部长”赫格塞思立马欢呼:“(我们需要)最大的杀伤力!”
此举立刻让一众热衷将美国塑造成“和平捍卫者”、将美国对手描绘成“邪恶轴心”的西方媒体炸了锅:如此充满戾气和好战色彩的名称,怎么能用在美国身上?!
英国皇家三军研究所网站一篇文章颇给人一种“痛心疾首”之感,认为此举给美国“招黑”:西方国家多采用“国防部”名称而非“战争部”,并不只是考虑好听,也是为了影响外界对自己可信度、安抚能力与威慑力的认知。“部分盟友会将此次更名解读为美国背离集体防御、转向单边作战的信号;另一些盟友则会质疑华盛顿对真正的共同安全挑战的重视程度与判断能力。”
英国《卫报》在《特朗普的“战争部”只会带来流血和破坏》中直言:“五角大楼从来都不是国防部,而是战争部。”“自从五角大楼(在上世纪40年代末)改名为‘国防部’以来,至少发动了四场未宣战的战争……美国已经搞了200多次军事干预,其中超过一半发生在1989年冷战结束之后。”
据不完全统计,从1945年二战结束到2001年,世界上153个地区共发生248次武装冲突,其中由美国发起的多达201场,约占81%。这还不包括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以及在利比亚、叙利亚等国发动的武装干预,“武德”如此充沛,“战争部”可谓“实至名归”!
埃菲社在报道五角大楼改名消息时特意提到,今年正值德国联邦国防部成立70周年,该机构在第三帝国(纳粹德国)时期曾被称为“帝国战争部”。
真是耐人寻味!
同样令西方媒体觉得讽刺的是,在改名之际,最先遭遇“战争威胁”的却是美国城市。日本《朝日新闻》文章称,特朗普近日宣称有意向芝加哥派遣军队,同时宣称要让当地知道国防部“为什么被叫作战争部”。文章表示:“无论是解决国际冲突,还是弥合国内撕裂、维持治安形势,如果缺少充分的协调和沟通,都不可能仅凭蛮力解决。”
但在特朗普政府喜欢一意孤行的当下,这样的声音,想必在华盛顿无人在意。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